汉匈战争|白登山之战,刘邦插翅难逃,匈奴为何放虎归山?

佳霖谈历史 2024-05-15 05:19:30

匈奴号称"百蛮之国",兴起于今天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期的漠北游牧部落,如西戎、北狄等,组织结构松散,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战斗力有限。

然而随着中原各诸侯国陆续变法,国力增强,向北开拓疆域。为了生存,这些游牧部落开始抱团,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

当时比较大的部落联盟有三个。

一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

二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对燕国和赵国构成威胁;

三是匈奴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对赵国和秦国构成威胁。

草原上资源匮乏,以前游牧部落势力弱小,还不敢南下打秋风。现在形成联盟,胆子自然也大了。

战国末年,匈奴屡屡进犯赵国。赵孝成王不胜其扰,遂以李牧为帅,发动雁门之战。

针对匈奴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李牧起初故意示弱。待匈奴人麻痹大意之际,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骑兵1.3万、步兵5万、弓箭手10万,采取诱敌深入,两翼包抄战术,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雁门之战后,李牧趁势灭了襜褴,大败东胡,降服林胡。

匈奴单于意识到中原有能人,惹不起。此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南犯。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视北方边境。

在行至燕国时,一个叫卢生的方士献上《录图书》。

秦始皇第四次出巡线路图

这是一本号称能预测未来的谶书。

书上说:“亡秦者,胡也”。

始皇帝认为书中提到的“胡”,是北方的胡人。

于是回到咸阳后,便命令大将蒙恬带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

匈奴人也是倒霉催的,莫名其妙挨一顿揍,狼狈向北迁徙。

但风水轮流转,倒霉了几十年的匈奴在秦朝末年,终究还是崛起了。

带领匈奴走向辉煌的关键人物叫冒顿,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冒顿单于。

冒顿是个狠人,即位前用鸣镝射杀父亲头曼单于,还屠尽异己大臣。

继位后,大肆扩张,先重挫了东胡,吞并楼烦,夺回昔日被秦军所占的河套地区。

接着痛击月氏,迫使月氏向西域迁徙。并降服了北方及西北的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一统漠北草原。

东、北、西面的强敌挨个揍了一遍,冒顿不满足于只做草原王,渐渐将目光投向了南边的中原。

此时的中原,印证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情况非常糟糕。

秦末汉初,群雄四起,长年的战争导致民生凋敝。

等到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国力较之始皇帝时代,已经大不如前了。

更悲催的是,汉初还存在七个异姓王。分别为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和韩王信。

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反叛,刘邦亲自领兵征讨。

平叛后,刘邦看谁都像反贼。

而韩王信的封地颍川郡乃兵家必争之地,一旦生变,威胁就太大了。

于是,刘邦便以防御匈奴为名,将韩王信移封至晋阳。

韩王信也叫韩信,由于与著名军事家、齐王、楚王、淮阴侯韩信同名,且同时代,后人为做区分,便称此人为“韩王信”。

移封不久,韩王信上奏,说晋阳离边疆太远,不利于守御,请求建都马邑。

也就是将王都从今天的太原迁至朔州。

刘邦认为没什么不妥,当即批准。

但刘邦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引出了后来一连串的变故。

韩王信北迁

公元前201年,冒顿亲率大军包围马邑。

马邑被围,刘邦第一时间派兵救援。

其实这事儿不大。只要韩王信固守,等援兵赶到,匈奴大军就会退回塞外。

可由于不知道援兵什么时候来,韩王信病急乱投医,瞒着刘邦向匈奴求和。

这下坏事了。

刘邦本就不信任异姓藩王,韩王信私通匈奴,让刘邦大为不满,一面写信安抚,一面却又在信中出言责备。

刘邦的责备让韩王信十分恐惧,他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被铲除异姓诸侯王。便索性反水,率军投降了匈奴。

韩王信倒戈后,引匈奴军入关,攻打晋阳。

由于汉军没有防备,一时间,大半个河东沦陷。

河东是关中的“东大门”,如果匈奴继续南下,关中危矣。

所以消息传至京城,刘邦坐不住了,决定亲率大军征讨。

随行的谋士有陈平、娄敬,将领有周勃、樊哙、夏侯婴等人。

兵力方面,刘邦统帅的部队,加上此前增援马邑的汉军,合计32万人。

公元前200年冬天,汉朝和匈奴的第一战打响。

汉军发起反击后,先在铜鞮(山西沁县)大败叛军。

韩王信见势不妙,带着残部撤退,找冒顿借兵。

冒顿听说汉军威猛,派左、右贤王各带一万骑兵南下,打算在晋阳挫挫汉军锐气。

不过晋阳一战,韩王信又败了。前来救场的匈奴军也死伤惨重。

随后,周勃领兵在离石(山西吕梁)追上韩军残部,一通暴揍。

匈奴军残部退至楼烦西北,准备集结兵力再战。汉军趁胜追击,以骑兵对骑兵,又一次击溃匈奴军。

至此,汉军四战四捷,收复大片失地。

当然,这只是开胃菜,匈奴军的主力还未出动。

为了摸清楚对面的实力,刘邦先后派出十几批使者,打着谈判的旗号,前往匈奴军大营侦查情报。

面对试探,冒顿故意示弱,将精锐隐匿起来,导致十几批汉使都只见到老弱残兵,回去跟刘邦说:匈奴人很弱,可以攻击。

一个人这么说,刘邦可能还会怀疑。

十几个人都这么说,刘邦也就深信不疑了。认为匈奴也不过尔尔,决定继续北上。

大臣们也都支持刘邦的决定。

当时只有娄敬极力劝阻刘邦不要进攻。

他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如果匈奴人真的不堪一击,就应该马上撤退。赖着不走,还暴露老弱病残,明摆了就是想引诱我们出击!

娄敬所言,不无道理。

深入敌占区作战,不是小事,需要谨慎对待。

但刘邦心态飘了,当场骂道:娄敬,你就是齐国孬种,凭着嘴皮子捞得官做,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大军行动!

骂完之后,刘邦将娄敬羁押在广武县,扬言待得胜而归后再行处罚。

此时汉军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

先前在楼烦西北,汉军只是击溃了匈奴军。

包括楼烦等三座城邑,仍然在韩王信残部手中。

刘邦急于北上,便留下周勃、樊哙指挥步兵围攻固守不降的叛军,然后亲率五万车骑部队追击匈奴军。

而刘邦孤军北上的结果,就是被40万匈奴军团团包围在了大同附近的白登山。

听说被围是汉朝皇帝,匈奴军士气大涨,可不能让这条大鱼跑了。

不过,冒顿亲自指挥数倍匈奴军围攻了白登山几天几夜,始终无法突破汉军防线。

究其原因,匈奴骑兵虽然机动能力强,但技术水平落后,如士兵箭头多为骨制,刺透力较弱。攻坚能力不强。

而汉军虽然兵少,但刘邦带在身边的都是装备精良的禁卫军。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打运动战,汉军可能还吃点亏。但要是打阵地战,匈奴军的劣势就会被无限放大。

所以白登之围,别看刘邦是被围困的一方,可实际上,冒顿占不到便宜,拿他没辙。

其实相比于匈奴军。严寒天气对汉军的威胁更大。这才是刘邦最怕的。

刘邦出征时,正好是冬天。汉军士兵大多来自黄河以南,不适应雁北的寒冷天气。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

汉军被围期间,战士冻掉手指的人,有十分二三。差不多就是一万多人。这比在战场上的伤亡率要高得多。

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加之与外界失去联系,不知道援兵什么时候赶到。

陈平便主动献出了贿赂计。刘邦表示可以试试。

接下来就是名场面了。

陈平拿着金银财宝和一幅美人画像找到匈奴阏氏。

阏氏拿了好处,随即给陈平打包票,表示一定能说服冒顿。

不久,匈奴骑兵解围一角,刘邦带着部队趁机跑路。

冒顿为什么放走刘邦,显然不是因为阏氏吹耳边风。

想当年为了上位,冒顿能舍弃爱马和爱妻。

女人,他从来不在乎。不可能仅仅因为阏氏的“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就放走刘邦。

而真正的原因,《史记》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汉救兵亦到,胡骑遂解去。汉亦罢兵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军撤围前,周勃、樊哙率汉军主力已经杀到了大同外围。

加之本来约定前来会师的韩王信残部也迟迟未到,这让冒顿单于产生疑虑,担心叛军可能再次反水。

另外,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但也不难推测。匈奴人世代游牧,这次南下侵扰也只是为了掳掠物资。冒顿心理上并没有做好逐鹿中原的准备。

尽管韩王信叛变,给他献上了一份大礼。

综合考虑,冒顿便顺水推舟,坐视刘邦退入大同城内,与赶来支援的周勃会合。

白登之围解除后,战争并未立即结束。

为了避免再次被围,刘邦一面率主力向东南方向撤退,一边令夏侯婴阻击敌军。

夏侯婴不负众望,先是在勾注山以北与匈奴军打了一仗,大获全胜。接着又在大同城南屡破敌阵,完成了掩护刘邦撤退的任务。

匈奴军见汉军不好对付,在雁北洗劫一番后,从容地退回塞外。

韩王信随之退入匈奴

四年后,韩王信再次勾结匈奴入侵参合城,被棘蒲侯柴武率军斩杀。

汉城与匈奴的第一战,双方打了个平手。

虽然汉军吃了点亏,但战略目的达到了。收复失地,斩断了匈奴人逐鹿中原的幻想。

所以刘邦心情还不错,亲自到广武赦免娄敬,封为关内侯。还赐国姓,以刘敬相称。

刘敬也是顺着杆往上爬的性格,见刘邦礼贤下士,便又献上一计。说国力未复,无法用武力征服匈奴。建议刘邦和亲。并直言和亲的好处。

昭君出塞

首先,汉匈和亲可以拉近关系,减少战争,为汉朝创造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其二,汉朝嫁公主到匈奴,肯定是正妻,生下的儿子必定是储君,将来冒顿死了,即位的就是刘邦的外孙。世上哪有外孙揍外公的道理?

从事后来看,刘敬显然高估了和亲的作用。

匈奴人父子相残的现象很常见,谁说外孙就不能和外公分庭抗礼了?

刘邦自己就是靠着厚脸皮夺得天下,一身痞气,他都未必有这套道德观念。

不过,刘邦还是采纳了刘敬的建议。

因为在白登山上,刘邦亲眼见到了匈奴骑兵的军容之整齐。

战马多到可以摆成四种不同颜色的马阵。

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史记·匈奴列传》

而反观汉军,基本为步卒。很多王公大臣上朝,坐的是牛车。就连天子平时出行,也找不出四匹颜色相同的良驹。

缺乏战马,这仗怎么打?

用后来晁错的话说:找到他们,你追不上;你追上之后,又打不赢;而等你累了,想休息的时候,他们却不觉得累,频繁来骚扰你。

如此明显的硬件差距,就算是让韩信领兵,也未必能团灭匈奴。

毕竟西汉初年的匈奴,实力要远强于李牧、蒙恬、所处的时代。

另外,异姓王的存在也迫使刘邦不得不和亲。

区区一个韩王信造反,就差点要了刘邦的命,若是异姓王同时动手,后果不敢想。

所以,要想解决匈奴这个外患,就必须先剪灭内忧。

公元前198年,刘邦找了个宫女,以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

同时,刘邦派遣刘敬前往匈奴订立盟约,以每年奉送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财物为条件,缓和了汉匈关系。汉朝也由此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但匈奴人闲不住,时不时就会南侵。

公元前133年,忍无可忍的汉武帝决定反击,汉匈即将迎来更激烈的对决。

1 阅读:44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