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戛纳轻撩一下裙摆,突然现出一抹绿色,使她成为最受尊重的人

电影烂番茄 2024-06-03 20:12:36

没想到,本属于娱乐圈的戛纳红毯,这次因为一位女星的表现,直接升华了价值。

她就是“大魔王”,澳洲女星凯特·布兰切特。

而此次她在戛纳的一身裙装,被外媒誉为“裙摆下的正义”。

在戛纳电影节,凯特·布兰切特出现在主竞赛单元影片《飞黄腾达》的首映礼红毯上。

与其他女星不同的是,她的一袭r礼服,其实暗藏玄机。

这件礼服选用了撞色配色,修身造型,前面是黑色,后背为粉色,高开叉设计,在媒体灯光的闪耀下,粉色则更像是白色。

乍一看,礼物本身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站定拍照的时候,布兰切特却将裙摆微微掀起,露出了裙摆的绿色内衬。

明眼人都看得出,绿色、白色和黑色,是巴勒斯坦的国旗配色。

而这件衣服最大的巧妙之处在于,整套礼物并没有大红配色,设计师可能很早就想到了,礼服会在红毯上展示,所以“红毯”成了巴勒斯坦国旗上“红色”的色彩来源。

布兰切特轻撩裙摆的动作,显然是经过设计的,整套衣服加上她个人的身份,似乎就是在戛纳红毯上,声援处于战火下的巴勒斯坦国。

在全球大牌明星都噤若寒蝉时,只有“大魔王”敢对着全世界的闪光灯表明立场。

这顿操作,为布兰切特圈粉不少,也让世界上所有的观众,看到了巨星和普通明星之间的差距。

英国《卫报》表示,在红地毯的映衬下,布兰切特似乎在向巴勒斯坦国旗致敬。

虽然事后,布兰切特没有专门就这件事发表看法,但她的行为本身,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伟大。

让人唏嘘的是,整个戛纳红毯的1500多张官方照片中,没有一张是布兰切特拎起裙摆的影像。

欧洲的虚伪和布兰切特的高尚,在此刻形成了最为讽刺的互文。

我们都知道,在一切敏感问题上表明立场,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

尤其在舆论场颇为极端和尖锐的国外,几句不合时宜的言论,或几个不经意的行为,都有可能被无限方法,从而影响演员的职业生涯。

例如:之前JK罗琳对所谓跨性别者的讨论,就是个典型。短短几句话,让几乎所有《哈利波特》的演员,完成了跟JK罗琳的切割。

但越是如此也越能证明,布兰切特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明星,是一位有大爱、有担当、有正义感的人道主义者,她敢在公开场合进行声援,这项举动意义巨大。

事实上,了解布兰切特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么刚的事,或许也只能是布兰切特,才能做得出来,因为她骨子里,就有这种为民请命,为弱者请命的高尚人格。

布兰切特生于澳大利亚,父亲是前美国海军,这多少给她的性格里,注入了正义的基因。

90年代,她从澳大利亚国立戏剧学校毕业,直到1997年才因《奥斯卡与露辛达》崭露头角,并进入了娱乐圈。

这部电影中,布兰切特将自己的演技完美发挥了出来,这让她有了之后成名的契机,因为《伊丽莎白》的导演谢卡尔.卡普尔,很喜欢她在片中的角色。

于是次年,布兰切特顺理成章,成为历史传记片《伊丽莎白》的女主伊丽莎白一世。

或许因为凯特本身自带的气质,也或许因为她与生俱来就有女王气场,她把伊丽莎白从一个小白兔到权倾天下女王的过程,呈现的入木三分,也因此拿到了金球奖。

导演卡尔对她的发挥赞不绝口:我第一眼看到凯特,就从她脸上看到了成为一名伟大演员的天赋。

好莱坞的女王+大魔王,由此诞生。

此后,布兰切特的演艺事业就像开了挂,频频出现在大制作的商业系列电影中,并扮演重要角色。

我们熟悉的,就有魔幻史诗巨作《指环王》三部曲中的精灵女王Galadriel,《飞行家》中的好莱坞传奇女星凯瑟琳•赫本,以及《巴别塔》和《丑闻笔记》里不伦恋的老师。

这几个角色,让布兰切特无限接近于奥斯卡,就等那临门一脚。

这是她从女王到大魔王的过渡,也是布兰切特真正打开演技任督二脉的关键节点。

2007年,她在《我不在那》中扮演一个男人,民谣巨星鲍勃迪伦。

这部片让布兰切特拿下了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奖。

这之后,她的名字,便响彻了好莱坞。

声明日盛的时候,布兰切特选择了远离好莱坞,和老公在澳洲经营起了一家剧院。

回归荧幕后,她终于靠《蓝色茉莉》,拿到了那座欠了她许久的小金人。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布兰切特关注的领域,也渐渐开始从影视圈,向其他方面延伸。

布兰切特从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早年成名时,她就自费到过不少贫困国家旅行,这让她内心深受震撼,也让她下定决心开启了为难民权益发声的道路。

之后,布兰切特不仅关心电影,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导出为难民奔走呼号,呼吁世界和平,停止战争。

2016年,布兰切特终于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她被联合国任命为难民署亲善大使。

从2016年“上任”到今天,布兰切特走遍无数个难民营,跟那些经历过战争、瘟疫和地区纠纷创痛的难民亲密接触,了解他们的过往,全身心投入到为他们服务的事业中。

这八年时间,除了拍电影,布兰切特的大部分精力,也投入到了自己作为难民署亲善大使的工作里。

早在戛纳展示裙摆之前,布兰切特就不止一次,为加沙的难民发声声援了。

2023年11月8日,布兰切特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她呼吁以色列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并提及,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夺走了数千名无辜者的生命。

其中有一段话颇为著名,在网络上有超过百万次的传播量:

“我并非来自以色列或巴勒斯坦,我不是政治家,我甚至连专家都算不上,但我是目击者。”

布兰切特的发言里,强烈谴责战争、暴力造成的人员伤亡,尤其是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的人道主义罪行。

演讲结束后,整个欧洲议会掌声雷动。

当然,布兰切特对难民的关心,绝没有仅仅表现在嘴上。

今年初,布兰切特用自己的影响力,与55位影星发表联名信呼吁“停火”,为当今世界动荡的局势,带来一丝和平的曙光。

这些影星,都是好莱坞的大牌,包括伊斯梅尔·费尔南德斯、朱丽安·摩尔等。

采访中,布兰切特也提到,作为艺术家,自己有责任用我们的声音传递爱与和平,改变世界。

布兰切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她跟许多伪善的明星不同,她的每一个动作,其实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包括敏感时期下,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影响。

而在红毯上这个拎起裙摆的细节,其实也经过了精心设计。

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7年底,一辆犹太卡车闯入加沙地区“加伯利亚难民营”,故意压死了四名巴勒斯坦人。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怒火中烧,他们一起在耶路撒冷投掷石块,开始了与以色列当局持续数年的对抗。

事后,以色列明令禁止了巴勒斯坦的旗帜出现在公共场合,任何携带巴勒斯坦旗帜的人,都将被逮捕。

出于无奈,巴勒斯坦的妇女们,只能将旗帜的颜色绣在自己的裙摆上,以此找回巴勒斯坦的身份认同——“裙摆正义”由此而来,戛纳的布兰切特,只是用自己的行为,提醒人们还有这段历史。

当她穿着黑绿白配色的裙子,拎起裙摆一角时,她或许与那些在高压下穿裙子进行抗议的巴勒斯坦女性,完成了精神上支援和互文。

一位不缺名利的好莱坞巨星能做到这种程度,其精神令人折服。

正如一位美籍巴勒斯坦研究院所说:巴勒斯坦妇女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她们的意志,这件裙子让我想起了这种表达。

布兰切特的行为,在中外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外国网友直言不讳:爱所有为正义挺身而出的人们。

我们永远都不该忘记那些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那些永不停歇为不公正之事奔走呼喊的人们。

中国网友也不吝溢美之词:

这一刻她就是英雄,光芒万丈。

这一刻她身上的光,照亮了通往和平世界的路。

而关于巴以问题,除了布兰切特,依旧有很多人道主义者,在公开场合,为巴勒斯坦发声支援。

法国女星莱拉·贝克蒂曾专门录制了一条视频,以支援加沙地区的儿童。

值得一提的是,她佩戴了一枚西瓜别针,因与巴勒斯坦国旗拥有相同的颜色,这被看做是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象征之一。

在印度电影《我们想象的一切都是光》的主创登上红毯的那一刻,我们同样被一颗西瓜提包所吸引。

这也是这位印度女演员,对巴勒斯坦无声的声援。

美国顶流女星碧昂丝和金·卡戴珊,曾数次在社媒公开呼吁停火,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法国传奇球星坎通纳,本泽马,NBA巨星欧文,我国女星景甜,都曾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为或发声,声援巴勒斯坦。

保持对弱者的同情,是全人类文化的共识,也是全人类发展的共识。

宽仁厚爱,向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这种理念,也是世界和平发展主旋律下的核心。

我们能看到发生在加沙的惨剧,当然也能看到,布兰切特这样真正闪着人性光辉的明星们。

世界总不是非黑即白,总要有人,为弱者呐喊,为被欺凌者发声。

这些事,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所以当下见到,我们感同身受。

希望布兰切特这样的明星越来越多,早点结束战争,早日回归和平。

最后,或许我们也应该庆幸,生于华夏,何其幸福。

(电影烂番茄编辑:淼淼)

0 阅读:436

电影烂番茄

简介:专注于自媒体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