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为什么看匈奴不顺眼,还要揍它?

历代经典历史 2024-04-14 11:16:36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西汉外戚,汉末始握朝中大权,后于初始元年(公元8 年)夺取西汉王位,废汉立新。王莽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缓和国内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民族政策即是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众民族之中,“百蛮之首”———匈奴是王莽民族政策的一个重点,因为当时的西域和东北各民族多受到匈奴的牵制,所以王莽在处理汉同这些民族之间的问题,就必须首先考虑单于的反应。

纵观王莽在摄政期间和废汉立新之后的汉匈关系,战争是他们的主旋律,“莽之欲攻匈奴,其意始终未变”。据史书记载,莽对匈奴的和亲只有一次:天凤元年(公元14年),“匈奴单于知死,弟咸立为单于,求和亲”。后来莽又欺诈单于,“遣使者厚赂之,诈许还其待子登,因购求陈良,终带等。单于即执良等付使者,槛车诣长安。莽燔烧良等于城北,令吏民会观之”物,和亲之愿也就破灭了。对匈作战从根本上是为了满足王莽拓边统一,树立权威的政治愿望,但作战条件是否具备和成熟,应是莽发动战争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战争会给生活在下层的广大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更是作为统治者的王莽所要重点关心的。

据《汉书》匈奴传及王莽传记载,汉平帝年幼,王莽秉政,元始二年 (公元2年),王莽遣中郎将王骏等使匈奴“, 乃造设四条:中原人亡入匈奴者,乌孙亡降匈奴者,西域诸国佩汉印绶降匈奴者,乌桓降匈奴者,皆不得受······收故宣帝所为约束函还”。通过这四条的颁布,莽打破了宣元以来汉匈之间的和亲局面,破坏汉宣元时“长城以南,天子有之,长城以北,单于有之”的汉与匈奴的约定,干涉匈奴内部事务,挑起匈奴与长城以北各民族的矛盾,不久就发生匈奴与乌桓的激烈斗争。废汉立新后,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完成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实行“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的民族政策。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莽遣五威将王骏等至匈奴,易单于故印,改“匈奴单于玺”为“新匈奴单于章”。“汉赐单于印,言‘章’不言‘玺’,又无‘汉’字,诸王以下仍有‘汉’言‘章’。今去‘玺’加‘新’,与臣下无别,愿得故印”。后来,王莽进一步压抑、侮辱匈奴,更名匈奴为“降奴”,“恭奴”,单于为“服于”,“善于”,引起匈奴极大的不满。王莽还想分裂匈奴,始建国三年(公元 11 年),莽“分匈奴为十五单于,遣中郎将蔺苞,副校尉戴级将兵万骑,多赉珍宝至云中塞下,招诱呼韩邪单于诸子,欲以次拜之,使驿出塞诱呼右犁汗王咸,咸子登,助三人,至则胁拜咸为孝单于······拜助为顺单于”。

王莽的这种对匈奴族的压迫行为,必然会“激起匈奴的不满,于是单于历告左右部及诸边王入塞侵扰,大辈万余,中辈数千,少者数百,杀死雁门、朔方太守、都尉,虏略吏民、牲畜不可胜数,北方又重遭大害”。王莽见匈奴对抗,便采取武力镇压。始建国二年(公元 10 年),王莽“怙府库之富,欲立威,乃拜十二部将率,发郡国勇士武库精兵······议满三十万众,赉三百日粮,同时十道并出,穷追匈奴”。大将严尤认为不可,上书切谏,王莽不听,依然大规模地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从而激化汉匈矛盾,汉匈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深。

莽在蓄意挑起与匈奴战端的同时,还利用周边的其他民族来实现汉匈的统一。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匈奴数犯边,杀吏民,驱掠畜产甚众”,后来,莽“发告句骊兵,当伐故,不欲行,郡强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为寇”。大将严尤奏言:“貉人犯法,不从驺起,正有它心,宜令州郡且尉安之。今猥被以大罪,恐其遂畔,夫余之属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余,秽貉复起,此大忧也”。而“莽不尉安秽貉遂反,诏尤击之······于是貉人愈犯边,东北与西南夷皆乱云”。他的这种“以夷制夷”策略不但没有达到解决汉匈统一的目的,反而引起了周边其他民族的强烈不满,从而使汉匈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那么,当时的新莽政权发动对匈战争是否恰当,作战条件是否具备呢?

在王莽之前,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对匈奴进行作战,较为成功的是汉武帝,武帝时期“吾国国力方盛”,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实现华夷一统,发动对外战争,其政治,经济,军事条件都较为成熟,具备了一定的作战能力。故武帝对匈奴进行几次大的作战都取得成功了,并获得相当不错的战绩。但莽之此时非武帝之彼时,对匈战争莽会受到哪些不利因素的限制呢?

首先,汉匈之争,可以视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两个不同气质的民族交战,双方的优劣之势就会凸现出来,但富有侵略性,作战力较强的游牧民族在战争中有时会略胜一筹。当然,中原的农耕民族也有一定的作战优势,但新莽时期的劣势较为明显。

当时大将严尤就指出了王莽对匈奴作战有五难,他说:“······发三十万众,具三百日粮,东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备。计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师老械弊,势不可用,此一难也。边既空虚,不能奉军粮,内调郡国,不相及属,此二难也。计一人三百日食,用米备十八角角斗斗,非牛力不能胜;牛又当自齐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卤,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军出未满百日,牛必物故且尽,余粮尚多,人不能负,此三难也。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风,多齐鬲甫 钢复薪炭,重不可胜,食米备饮水,以历四时,师有疾疫之忧,是故前世伐胡,不过百日,非不欲久,势力不能,此四难也。辎重自随,则轻锐者少,不得疾行,虏徐遁逃,势不能及,幸而逢虏,又累辎重,如遇险阻,衔尾相随,虏要遮前后,危殆不测,此五难也”。

从严尤给莽的谏书中可以看出,中原的士兵要跑到寒冷的北方作战,战线拉得太长,作战的兵力不能及时衔接上,粮草又供应不足,这些作战的基本条件不具备,势必不利于战争的进行。“盖用兵必知彼知己,敏捷以赴事机,而莽则固执成见”,不听尤的劝谏,仍继续与匈作战。

其次,我们来侧重了解一下莽的作战力。到了王莽时期,骑兵应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军了,尤其对于匈奴这样擅长骑马作战的民族,为此大量优质的战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西汉后期几代皇帝,昏庸侈靡,政治黑暗。“天下被饥馑,士马羸耗,守战之备久废不简”。这是由于一方面,统治者把大量马匹用于宫廷“乘舆服御,”对宗室贵族也赏赐无度;另一方面大量裁减边郡马苑。如元帝初元元年“省苑马”,平帝“罢安定呼池苑”。残存的牧场也“苑马多死,官奴婢乏衣食”。马政残破,来源穷竭,军马数量日趋下降。王莽承此余敝,作战的军马难以征集,为此他大伤脑筋,先是大臣奏请“募吏民人马”,“又请内郡国十二买马。”不够,“令匈奴却塞于漠北,责单于马万匹”。

匈奴反叛,王莽又令“公卿以下至郡县黄绶吏皆保养军马,多少各以秩为差”。但都收效不大。战马供应不上,骑兵队伍则不能在战场上发挥效用,而匈奴本来就是一个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他们拥有优质的战马,骑兵建设也越来越完善,作战时来去自如。另外,从王莽摄政以来,汉匈之间的战争不断,致使兵员速减。

莽之后期,天凤六年(公元19年),“匈奴寇边甚,莽乃大募天下丁男及死罪囚,吏民奴,名曰豕突逐希勇,以为锐卒······又博募有奇技术可以攻匈奴者,将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宜者以万数:或言能度水不用舟楫,连马接骑,济百万师;或言不持斗粮,服食药物,三军不饥;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辄试之,取大鸟鬲羽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坠。莽知其不可用,苟欲获其名,皆拜为理军,赐以车马,待发”。为了补充兵力,莽招募这些毫无作战能力和经验的人来对抗强悍的匈奴人,其结果可想而知。

再次,莽对匈作战时,天公又偏不作美。据气象学家竺可桢分析:“公元之初,我国天气又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冻死了不少穷苦人民”。严寒气候的逼迫,也是匈奴不断南下入侵中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北方寒冷的气候也不利于中原士兵的对匈作战。

除此之外,水灾,旱灾,蝗灾也频繁地侵袭中原地区,据统计:王莽时期旱灾两次 ,水灾多次,甚至在始建国三年(11年),出现黄河决溢的情况,“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此外,“西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河王莽天凤六年(19),在这段历时 67 年的时间里,共发生了 19 次震灾,灾次占该阶段年份的 28%以上”。除了这些灾害以外,还有蝗灾,风雪霜雹等灾害也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的威胁不能使王莽集中一定的人力与财力来发动战争。

作为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实现华夷一统是他们每个人的政治抱负,王莽也出于这种考虑,想通过战争的形式实现汉匈统一。战争的出发点总是首先从统治阶层的根本利益来考虑,他们是战争的决策者,但是作为战争参与者的心态未必与统治阶层的一致,更有那些受到战争牵连的一些无辜百姓,他们通常是战争的牺牲品。据《汉书·匈奴传》记载“: 初,北边自宣帝以来(即匈奴款塞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及王莽扰乱匈奴,与之构难,边民死亡系获,又十二部兵久屯而不出,吏士罢弊,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可见,王莽挑起战事后,使得“匈奴愈怒,并入北边,北边由是败坏”,给居住在那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北境人民遭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过一种流离失所的生活,这种不稳定的生活把他们一步步地逼入绝境,再加上自然灾害非人为因素的威胁,人民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做起了盗贼,地皇四年 (公元21年),“四方皆以饥寒穷愁起为盗贼”,“青、徐民多弃乡里流亡,老弱死道路,壮者入贼中”。但莽殊不知,北境的破坏,流民、盗贼的大量存在给本来就不稳固的新莽政权又增添一危险因素。到了天凤五年(公元18年),“赤眉力子都,樊崇等以饥馑相聚,起于琅邪,转抄掠,众皆万数。遣使者发郡国兵击之,不能克”。他们最终举起了反叛的旗子,成为摧毁新莽政权的一股力量。

从严尤给莽的谏书中可以看书,莽与匈作战存在着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而“莽不听尤言,转兵谷如故”,大用民力,“扰民甚矣”,形成“天下骚动”的一片局势。为了征集军费,莽还“税天下吏民,訾三十取一,兼帛皆输长安”,取赋于民,这给本来生活就没有多大保障的广大人民来说,又加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

天凤五年(公元18年)莽下诏曰:“详考始建国二年胡虏猾夏以来,诸军吏及缘边吏大夫以上,为奸利增产致富者,收其家所有财产五分之四,以助边急”。这些官吏本来就对莽之改制存在很大的不满,现在为了与匈作战又取赋于他们,搜刮他们的钱财,这一举动与他们的根本经济利益不相容,因此这场战争就不会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得不到这些官吏们的财力相助,莽将会失去一个重要的靠山。从上所述中可以看出,莽发动对匈战争,其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都不具备,那么莽欲取胜于匈奴谈何容易?

此外,王莽篡夺汉政权后,“迂阔而不切于事情”,对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均贫富,兴教化,改官制,修庶政,兴学术。受种种条件的约束,“莽之所怀抱者,多未能行,或行之而无其效,虽滋纷扰,究未足以召大乱,其召乱者,皆其均贫富之政,欲求利民,而转以害之之故也”。改革不但没有给人民带来好处,给整个社会带来稳定和发展,反而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困难,究其原因,乃“举事规模过大,遂致流于奢侈而不自知”。

在解决民族问题的时候,莽又没有审时度势,根据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状况,而轻易地发动对外战争,莽“殊不知国家若民族之争斗,关涉之方面极多,初非徒计度土地人民,较量兵甲械器,遂可判胜负之数也。一意孤行,内未安而外亦终不能攘”。到了莽末“自以法禁烦苛,吏不能治盗;莽又不能用兵;遂至星星之火,终于燎原耳”。内外夹击下,新莽政权终在风雨飘摇之中走向灭亡。

0 阅读:0

历代经典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