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的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展映着超过400部中外电影。
上影节的国际影片展映分为16个单元。其中,“华语新风单元”聚焦当代华语电影新力量,多位青年导演的新作将于此单元率先绽放光彩。
柯汶利执导的悬疑片《默杀》,正是今年“华语新风单元”展映影片之一。300多人在豆瓣打出8.4分,观众纷纷为影片的反转剧情和现实意义点赞。
《默杀》讲述了女中学生小彤(宸颐 饰)放学后失踪,她的母亲李涵(尹馨 饰)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牵扯出了校园霸凌、连环谋杀、家庭暴力等一连串案件。
《默杀》中的罪案,涉及到施暴者、受害者以及旁观者。施暴者固然可憎,但是旁观者的默不作声,间接助长了罪犯气焰。强烈的真实质感引发观众的同频共振,每一桩案件都在拷问人性的良知。
观众通过《误杀》认识了青年导演柯汶利,而《默杀》才是他的导演长片处女作。影片为何此时才亮相电影节?这样一部充满现实力度的悬疑电影,在创作和拍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近日,影艺独舌在上影节见到了导演柯汶利,他与我们分享了有关《默杀》创作的来龙去脉。
以下是柯汶利的讲述。
真实案件激发创作
2022年11月,我当时在青岛筹备新片,我的团队为《默杀》报名参展上影节。组委会的选片人看过后,敲定影片入选展映单元。我非常开心处女作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展示。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上影节,它作为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拥有庞大的展映规模,以及规范化的管理。我在6月12日参加了一场“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与各国电影人一起交流分享创作经验。这样的交流让我进一步了解世界影坛的发展趋势,收益很大。
《默杀》经历了五年的创作才完成,它和观众见面的这一刻,我心情很忐忑。我参加了一场《默杀》的映后见面会,观众给到积极的反馈,让我倍感欣慰,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默杀》的创作缘起要回溯到我在台北读研究生时,看到新闻报道一名女孩遇害的案件。案件中的一个细节触动了我:罪犯在行凶时,周围有不少人听到女孩呼救的声音,但是没有人出来制止。
这宗案件让我感到非常难受,一口气憋在胸中无法释放。我由此开始创作《默杀》的剧本,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为压抑的情绪找到出口。《默杀》的主题非常明确,我就是想表达沉默有时也会“杀人”。犯罪的元凶固然可怕,但是沉默者也很可怕。
《默杀》的电影内容和那宗真实案件相去甚远,新闻报道已经把案件的过程写得一清二楚,我不希望电影是现实案件的直接复刻。
剧本确定了“沉默杀人”这个主题之后,人物塑造由此展开。每个人物或多或少地背负着“沉默杀人”的原罪。譬如房东太太发现租客李涵遭遇家暴,只是躲在门后冷眼旁观;学校保安看到小彤被霸凌,也没有积极制止。他们看到不同的罪恶行径,但是都选择了沉默,导致悲剧不断发生,构成了一幅沉默众生相。
《默杀》于2018年4月在基隆开机拍摄,前期拍摄用了40天。《默杀》刚拍完没多久,正好赶上网络剧《唐人街探案》向我发出邀约。我拍完《唐探》之后,又接着开始执导电影《误杀》,这就把《默杀》的后期工作暂缓下来。我非常珍惜这部处女作,希望能够把它细腻地打磨出来。
万万没想到,2020年疫情开始了,这就影响了《默杀》的后期制作进程。我们待到疫情稳定之后重新开始工作,期间还用了5天补拍一段海边戏份,影片直到2022年下半年才完成了全部的后期制作。
《默杀》是我第一次拍摄电影长片,我作为导演,要应对现场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电影里一直在下雨,剧本最初不是这样的设定。我们开机之后发现基隆时雨时晴,为了连戏,就把所有的戏份都设定在雨天发生。剧组后来即使遇到了晴天,也会安排降雨车制造下雨场景。
悬疑片的故事多数发生在黑夜。《默杀》的白天场景占多数,即便是罪犯行凶也会选择白天,我想挑战在阳光下营造出的紧张氛围。
真凶不会藏到最后
《默杀》虽然强调悬疑感,案情也会多次反转。但是,真凶这个悬念不会藏到最后,观众看到一半,可能已经猜到凶手是谁。因为这部电影的片名已经点题,即“沉默杀人”。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会卷入不同的案件中,有的角色还背负着案中案,我需要演员们始终处在一种痛苦和彷徨的状态。演员们都非常敬业,在拍摄中都拿出百分百的努力,从而达到了预想的表演效果。
影片中饰演小彤的宸颐,我是给梁咏琪拍摄一支MV时发现了她。宸颐拍《默杀》时,她就是一名中学生,角色的年龄与心态和她契合。宸颐非常上镜,镜头从哪个角度拍都很理想。
影片中也有其他的中学生角色,我们在开机前邀请了很多女生来试戏,专门组成了一个班,请来表演老师给她们上课。她们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会通过女生们的表演来安排角色。宸颐进步很快,最终确定由她来饰演小彤。
张世在片中饰演一名警官,脾气火爆,颇具正义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角色。他是经验丰富的演员,此前在电视剧《神话》中出演赵高,内地观众对他很熟悉。他和我的老师王童导演合作过,王老师知道我要拍这部戏,就把张世推荐给我。
我先把剧本寄送给他,第一次见面时,我看到他的剧本上已经贴满了便利贴,上面写的都是他对角色的感悟和分析。他做足了功课,一坐下就向我详细地表述自己对角色理解,非常用功。
我们正式开机之后,他也会经常和我沟通表演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这种互动中完成对角色的塑造。
映后见面会中,观众对影片里的鸽子很感兴趣。鸽子是我设计的一个意象,比如片中礼堂里飞不出去的鸽子,它的寓意是礼堂里发生的罪案一直被掩盖,真相始终被禁闭在礼堂里。这就像英国谚语“房间里的大象”,人人都看见了大象,但是却选择避开它。
鸽子意象的设置,是我在剧本创作时就构思好的。我希望给电影增添一分诗意,让观众感受到鸽子带来的想象空间。
我执导的电影《误杀》《默杀》,以及网络剧《唐人街探案》都是悬疑类型,这可能是源自我从小对悬疑片的偏爱。我喜欢看希区柯克、大卫·芬奇的电影,他们在电影中营造的悬疑氛围带有强烈的沉浸感。
我喜欢在创作时运用逻辑思辨的方法,通过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来辩证看待一件事的对错,所以剧情常常会有反转。《默杀》在上影节获得好评,我备受鼓舞。观众只要喜欢,我还会继续拍摄悬疑片。
【文/崔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