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水稻绝收怀疑买到假种子,此类事件频发,粮食安全谁来保证?

清风挽明月 2024-09-29 19:38:36

近日,湖南常德安乡县下渔口镇有网友发视频称当地稻谷颗粒无收,涉及面积可能达上万亩,农户怀疑是种子有问题。当地工作人员称镇上确实有农民遭遇作物减产,但受损作物的亩数暂不清楚,没有网传的上万亩那么多,怀疑买到了假种子。一句买到了假种子,可以说是振聋发聩。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近年来假种子事件却频频发生,令人忧心忡忡。

比如,4月29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黑龙江齐齐哈尔出现套牌侵权、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的情况,未审定的种子也在出售。再比如,5月8日南方周末披露了东北玉米主产区假玉米种子猖獗,存在不少缺少审定字号、“套包” 的假种子公然销售的情况。吉林省农业农村厅配合省公安厅对违法经营假种子立案15起,对11家生产企业注销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还比如,去年10月,丰镇市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接到线索,辖区内农户购买的甘肃某种业公司生产的葵花种子在秋收时,瓜子大面积出现空壳等等案件。

假种子的出现,给农民和农业带来了巨大危害,威胁着粮食安全

一方面,农民们满怀希望地将种子播撒在土地里,辛勤耕耘,期待着丰收的喜悦。但假种子却可能导致出苗率低、生长不良、病虫害多发等问题,让农民的心血付诸东流。不少农民一年的收入就指望着地里的庄稼,假种子不仅让他们经济上遭受巨大损失,更打击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来看,假种子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产量的不稳定会影响市场供应,进而可能引发物价波动,给社会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粮食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当假种子扰乱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口粮保障会面临巨大挑战。

面对假种子事件频发的现状,粮食安全究竟谁来保证呢?

首先,政府部门应担当起监管重任。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种子生产、销售的审批流程,加大对违法生产、销售假种子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种子质量追溯体系,让每一粒种子都有迹可循,从源头上杜绝假种子流入市场。

其次,种子企业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企业作为种子的生产者和供应者,应把质量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种子的纯度、发芽率等质量指标符合标准。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最后,广大农民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种子时,要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查看种子的包装、标签是否规范,索要购买凭证。如发现购买到假种子,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国计民生。面对假种子事件频发的困境,务必齐心协力,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努力,对于制假贩假要有严刑峻法,坚决杜绝,才能为粮食安全筑起坚固的防线。

0 阅读:0

清风挽明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