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对东汉末年的历史比较熟悉,我们会对‘谋主选择谋士’这个情节,印象特别深刻。
比如说,刘备选择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隆中对’,制定了接下来整个蜀汉集团的发展纲要。曹操请郭嘉做事的时候,郭嘉也给曹操提出了一个‘十胜十败论’,让曹操颇为满意。
再比如说,刘表刚刚抵达荆州的时候,他招募来的荆州名士蒯越,也给他出了一个‘平定荆州’的策略。大致就是在北方扼守襄阳,东面守住江陵,荆州自然就是刘表的囊中之物。而后来刘表平定荆州,大致也正是沿着这个思路。
除此之外,还有鲁肃给孙权制定的‘二分天下’,贾诩给西凉军团制定的‘祸乱长安’计策……都是很经典的情节。在这类事件当中,往往都是谋主去请谋士,然后让谋士帮自己制定一个策略,协助自己平定天下。
但同时,大家看过这些故事之后,往往却又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这些谋士这么厉害,他们为何不选择自己自立一方,自己去打天下,而是要给别人打工?
另外,为什么只有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会集体性出现这么多类似事件?其他朝代,为什么很少有这类的事情发生?难道说东汉末年的人才,真的就比其他时代多很多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本质上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察举制的衰落’。
简单来说,在以往汉朝稳定时期,察举制一直作为国家的主流上升通道。当这种主流上升通道比较通畅的时候,很多社会中下层的人才,可以通过这条通道,进入国家中高层,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
但是到了天下大乱之后,察举制已经没办法再执行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光下面的那些读书人着急,想要为自己求一个出路。最上层的那些割据枭雄,同样也很着急。因为他们很难找到更好的渠道,来招募到足够多的人才,为自己办事。
如此一来,各种‘简易版察举制’,就逐渐推行开来。比如说,一些被重用的士族人才,他们可以举荐自己的好友或者家人。只要是有真才实学,就可以直接被选拔上来做官。
而为了尽量简化这个过程,以往的策论、品行、家世等考核,能不要的就尽量全都不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实用的治国理论考核。
所以,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人,去考核人才的时候,首先问的问题,都是如何去平定天下,或者如何解决敌人。而再之后,才有了诸葛亮的《隆中对》,郭嘉的‘十胜十败论’,鲁肃‘二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至于说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出现的,我们就要说到察举制的衰落过程了。
作为古代最有名的一种人才选拔机制,察举制在汉朝的历史上,无疑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察举制最初出现,是在汉武帝时代。当年汉武帝刚刚罢黜百家之后,为了打破以往功勋家族对上升通道的垄断,同时也为了选拔更好的人才,所以才建立了这套察举制。
不过,和很多人的传统观念不一样,察举制的本质,虽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推荐制度,但这套制度本身,其实相当复杂。而且,为了防止下面的官员徇私舞弊,这套制度内部,还设置了很多防作弊的保险,尽可能的保证公平。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套制度,或许确实存在很多漏洞,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徇私舞弊的问题。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其实已经相当先进了!至少,同时代世界其他所有文明,几乎都没有非战争条件下,能够和平上升的集体性社会通道。
另外,从察举制诞生的那天开始,此后上百年的时间里,汉朝的历代的统治者,也一直没忘了给这套制度打补丁。
汉昭帝在位时期,第一次更新了补丁。当时汉昭帝扩充了太学规模,直接从渠道上面,拓宽了底层的向上通道。
然后,汉宣帝在位时期,第二次更新补丁。汉宣帝开了一场‘石渠阁会议’,这场会议的基本内容,就是评定标准教科书。自此之后,汉朝的读书人,读的都是一样的书,考核标准就可以进一步被明确。
再往后,汉元帝在位时期,第三次更新补丁。汉元帝大举提升了儒家学说的地位,然后将其他几乎所有学派,都彻底清理出了考试范围。自此之后,儒家学说就成了唯一的考试内容。
放到现代的话,这就叫做‘考前划重点’。
而汉元帝之后,汉哀帝在位时期,又第四次更新了补丁,废除了任子令。简单来说,自此之后,就算是太守和刺史级别的高层官员,也无法凭借官职,直接让自己的儿子做官。想要做官,一样也得通过察举制考试。
等到了西汉末期,王莽掌权的时候,又第五次更新了补丁。这一次,王莽将汉朝太学的规模,扩大到了空前的规模。人数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上万人!这无疑就从最基层,拓宽了上升通道。
而到了东汉之后,东汉几位有作为的皇帝,也都没忘了更新补丁。
刘秀在位的时候,开始实行‘授试以职’,也就是进行文字方面的考试。汉章帝在位时期,诏辟四科,明确了和察举制有关的四项标准。汉和帝在位时期,根据各地人口数量不同,明确的依据人口数量,确定举孝廉的人数。
而到了汉顺帝在位时期,因为这个时候,纸已经被发明出来了,考试的成本大大降低。所以汉顺帝就搞了一个阳嘉新制,第一次将笔试考试,纳入到了实际考核当中。
总之,回顾察举制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从察举制出现的那天开始,后面几乎所有的汉朝皇帝,但凡有所作为,就一定会在察举制上面,更新补丁。
那么,为何这些汉朝皇帝,都对更新补丁这件事,这么热衷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察举制,更公平的选拔人才。同时,选拔更优秀的人才,来巩固自身的统治。
其实在汉朝的时候,不光普通的百姓,担心察举制不公平,耽误了自己升官发财。就连皇帝和高层执政者,也一直在操心这个事。
不过,高层操心这件事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方便底层百姓升官。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民间那些有才能的人,尽量都筛选出来,然后纳入到汉朝的统治机器。
否则的话,如果上层全都是达官显贵的后代,而大部分出身普通的聪明人,都因为没有上升通道,被迫留在底层。这种社会结构,注定是不稳定的。用不了多久,那些留在底层的读书人,就要带着底层百姓造反了!
所以,如何让察举制更加公平,更好的选拔人才,这其实是历代汉朝皇帝,最关心的一件事。甚至哪怕是到了汉桓帝和汉灵帝在位时期,他们也做过相关的事情。
但结果,到了董卓入京,天下大乱之后,所有的补丁,乃至察举制这套制度本身,都彻底失灵了。
天下大乱之后,各地枭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打垮其他人,然后占领更大的地盘。在这个阶段,战争才是主旋律。战胜敌人,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而相比之下,以往察举制维稳的作用,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战争来了之后,平民百姓可以通过战争,获得新的上升通道。同时,战争也转移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
而且,天下大乱之后,选拔人才的成本,也开始迅速提升。尤其是到了群雄混战的阶段之后,这个成本,更是高到大家都无法接受。
就以袁绍为例!袁绍在巅峰时期,统治了幽青并冀四个州的地盘,一度堪称天下最强。但即便是袁绍,也无法将让治下的每一个郡,都推荐十个优秀读书人来做官。
而且,袁绍更不可能保证,被推选上来的这十个人,他们在地方上接受的考核,真的相对公平。有可能这十个被推举上来的人才,都是当地太守或者豪强的亲戚。
但对于这个结果,袁绍又不能彻查!因为如果深挖下去,一定会触及到当地豪强家族的利益。比如说袁绍查出来,某个豪强家族,违规推荐人才。这个时候,袁绍能怎么办呢?如果他坚持查下去,势必会导致这个家族离心离德,继而倒向曹操。如果他不查,就等于是打了自己的脸。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而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这个问题唯一的解法,就是妥协。简单来说,就是那几位割据枭雄,直接把推荐人才的权力,下放给各地的豪强,或者下放给自己身边的信任的官员,让他们随意举荐当地人才。
然后,这几位割据枭雄,由自己或者自己最信任的人出面,对这些推荐上来的人进行考核。考核期间,摒弃一切的道德和家世考核,甚至就连传统的四书五经,也不再过问。真正的考核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打天下,如何统一中原!
这就是简化版的察举制。
连袁绍都是如此,更别说其他的乱世枭雄了。刘表刚到荆州的时候,只有孤身一人,怎么可能依托正常的察举制考核选拔人才?刘备在新野驻扎的时候,管理的地盘也很小,手上也没多少钱,自然也办不起标准的考试。所以他就只能自己出马,一个一个去接触荆州本地的士族,然后凭自己的眼光,挑选谁更有才能!
就是在这样的渠道下,郭嘉、鲁肃、蒯越等人,迅速上位,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
说到底,东汉末年‘谋主亲自考核谋士’的情节,其实并不是当时的那些割据枭雄,真的就那么求贤若渴。而是因为传统的察举制崩溃之后,他们严重缺乏选拔人才的渠道。而如果单纯只用豪强家族举荐的人才,自己又很有可能会被架空。
另外,这种看似很美好的‘求贤机制’,结果其实也未必就那么好。
就比如说向来以会用人著称的曹操,后来就曾发布了《求贤令》。但对于贤能的标准,曹操却完全没管。如此一来,如何评定人才的贤能情况,如何决定谁是人才……这些权力,就统统落入到了那些士族官员的手里。
所以再后来,等到曹魏开国之后,九品中正制这种新的制度,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