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解放军到达赛图拉哨所,发现还有8位国民党士兵驻守在这里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1-16 13:39:20

50年,解放军到达赛图拉哨所,发现还有8位国民党士兵驻守在这里

1950年的一个寒冷清晨,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五师第十团的一个加强连正艰难地攀爬着通往赛图拉哨所的山路。这里位于新疆与印度交界处,常年积雪,空气稀薄,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当他们终于到达哨所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惊愕不已:在这荒无人烟的雪山之巅,竟然还有士兵在执勤巡逻。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士兵竟是已经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他们是如何在这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坚守四年之久?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背后,又有着怎样惊人的故事?

赛图拉哨所的历史渊源

在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赛图拉哨所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这里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更是通往中亚的咽喉要道。在历史上,商队常常需要在此停留数日,等待合适的天气才能继续前行。

同治三年(1864年),新疆局势陷入动荡。俄国和浩罕汗国觊觎这片土地,频频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一支浩罕商队借道此地进入新疆腹地后,突然露出獠牙,在喀什噶尔等地烧杀掳掠。这一事件引起了清廷的高度重视。

同治十年(1871年),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开始筹划收复新疆。在详细调研边境地形后,左宗棠发现赛图拉地区居高临下,扼守着进入新疆南部的重要通道。于是,他派遣陕军统领刘锦棠率领一支百人队伍,开始在赛图拉修建哨所。

然而,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建造哨所绝非易事。刘锦棠的队伍不得不在冰天雪地中一点点凿开山石,就地取材建造营房。期间,有十多名士兵因高原反应和严寒失去了生命。但他们仍坚持施工,终于在半年后建成了第一座哨楼。

为了解决补给问题,刘锦棠在哨所周围开辟了一片耐寒农田,种植青稞和土豆。同时,他还派人与附近的柯尔克孜族牧民建立联系,通过以盐和茶叶换取牛羊肉的方式,保证了驻军的给养。

光绪元年(1875年),英国探险队曾试图从这里潜入新疆腹地,被哨所的清军发现并驱逐。这一事件更加凸显了赛图拉哨所的战略价值。此后,清廷加强了这里的防务,将驻军增加到三百人,并在周边设立了多个瞭望点。

到光绪末年,赛图拉哨所已发展成为一个设施完备的边防要塞。哨所内建有三座箭楼、一座储粮仓和一口深井,围墙由片岩垒砌而成,坚固异常。在哨所的最高处,清军还建造了一座佛塔,既可用作导航标识,也能安抚来往商旅和当地居民的心灵。

民国时期的边境防务

辛亥革命后,赛图拉哨所一度陷入无人管理的状态。1912年至1927年间,新疆军阀杨增新统治时期,这里仅维持着极其微弱的军事存在,驻守士兵不过十余人。由于缺乏统一指挥,边防工作几近瘫痪。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将新疆纳入管辖范围。当年冬天,国民政府派出了一支考察队,专程勘察新疆边防情况。考察队到达赛图拉哨所时,发现这里的设施已经破败不堪,昔日清军修建的箭楼只剩下两座还能使用,储粮仓也已倒塌。

为了重建边防体系,国民政府调派了山东省籍的退役军官张明远担任赛图拉哨所的首任所长。张明远带领一百余名士兵,在原址上重建了哨所。他们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工程技术,用水泥加固了围墙基础,并在哨所四周布置了机枪工事。

1932年,赛图拉哨所迎来了一次重大改造。国民政府在此设立了边卡队,配备了无线电台,使这里首次能够与省会乌鲁木齐保持通讯联系。同时,在哨所东侧修建了一座能容纳二百人的营房,使驻军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933年至1934年间,新疆爆发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叛乱。赛图拉哨所成为了阻击叛军南窜的重要据点。在这期间,边卡队成功拦截了多批企图越境的武装分子,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

1937年,盛世才在新疆全面掌权。他特别重视边防建设,将赛图拉哨所的编制扩大为一个加强排,并在此设立了专门的情报组。每月都有特派员从迪庆运送补给物资,保证了边防工作的正常运转。

盛世才统治时期,赛图拉哨所还承担起了气象观测的任务。边防军每天都要记录气温、风向等数据,通过电台发回乌鲁木齐。这些珍贵的气象资料,为后来研究高原气候提供了重要参考。

1942年,随着盛世才倒向国民党,赛图拉哨所再次进行了一次军事整编。国民党在此部署了一个正规步兵连,装备了美制卡宾枪和轻机枪。哨所的防御能力达到了建立以来的最高水平。

1946年,国民党在此地部署了最后一批边防部队。这支由150人组成的边防小队,配备了较为完善的军事装备,包括重机枪、迫击炮等武器。然而,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补给线很快被切断,这支部队最终只剩下了8人坚守在这片高原阵地上。

八位士兵的艰苦坚守

1946年冬季,随着大部分国民党军队的撤离,赛图拉哨所只剩下了八名士兵。这八人分别是:排长李显中、通讯员王德培、炊事班长张国华,以及五名普通士兵。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在这片生命禁区坚持了下来。

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八人首先解决的是取暖问题。由于补给中断,煤炭储备很快见底。他们发现附近山谷中生长着一种耐寒的灌木,于是开始采集这种植物作为燃料。为了提高燃烧效率,他们将灌木晒干后压实,制成了类似煤饼的燃料块。

食物供应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储存的军粮在第一年就消耗殆尽。张国华带领战友们在哨所后方的缓坡上开垦了一小块土地,种植青稞和土豆。他们还在营房旁建造了一个简易温室,利用阳光直射和保温材料,成功种植了一些青菜。

1947年春季,王德培发现了一处温泉。这个发现为他们解决了饮用水和洗漱问题。他们在温泉周围搭建了简易棚架,既可以取水,又能利用温泉的热气保持水管不结冰。更重要的是,温泉周围形成了一片小型绿洲,吸引了野兔等小型动物,为他们提供了捕猎的机会。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这八个人轮流值守无线电台。虽然大多数时候只能接收到零星的电波信号,但他们仍然坚持每天按时开启电台。他们还在哨所顶部设立了一个简易气象站,用自制的仪器记录气温、风向和气压的变化,这些数据后来成为研究高原气候的宝贵资料。

1948年夏天,一支印度商队经过赛图拉时遇到暴风雪。八名士兵冒着风雪将商队救下,并在哨所收留了他们三天。这次援救让他们与商队建立了友好关系,此后印度商人经常会给他们带来一些食品和日用品。

同年冬天,他们遇到了最严峻的考验。一场持续两个月的暴风雪切断了所有对外通道。储存的燃料和食物几近耗尽。他们不得不轮流到风雪中寻找燃料,并挖掘储存在雪下的土豆充饥。期间,最年轻的士兵差点被冻伤,所幸及时发现并得到救治。

1949年,他们开始系统整理边境地理资料。利用执勤巡逻的机会,他们绘制了详细的地形图,记录了各个山口的情况,还标注了水源点和可能的避险场所。这些资料后来被证明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科研价值。

在最后的一年里,他们与当地的柯尔克孜族牧民建立了稳定的联系。牧民们经常用牛羊肉换取他们种植的土豆和青菜。这种互助关系不仅改善了双方的生活,也为哨所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到1950年解放军到达时,这八名士兵已经成功建立起了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型社区。

解放军接管赛图拉哨所

1950年1月15日,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五师第十团的一个加强连在连长杨树民的带领下,开始了向赛图拉哨所进发的征程。这支部队此前已经完成了新疆南部多个战略要地的接管任务,赛图拉是他们的最后一站。

由于地形复杂,加强连被分成三个梯队逐步推进。第一梯队由侦察排组成,负责探路和与当地牧民联系;第二梯队是主力部队,携带了重要的军事装备;第三梯队则负责运送给养和医疗物资。整个行军过程持续了七天,其间遭遇了两次雪崩,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月22日清晨,侦察排登上了最后一段山路。令他们意外的是,哨所的烟囱里正冒着炊烟。通过望远镜观察,他们发现哨所的围墙上挂着国民党的旗帜,岗哨处还有士兵在执勤。这个发现立即通过电台报告给了杨连长。

杨连长命令部队在离哨所两公里处驻扎,同时派出了由政治指导员王明和三名战士组成的谈判小组。他们带着收音机、罐头等礼物,徒步走向哨所。在距离哨所约五百米处,他们举起了白旗。

哨所的大门打开了,走出两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经过短暂的对话,这两名士兵带着谈判小组进入了哨所。在哨所内,他们见到了八名国民党士兵的全部成员。这些士兵的军装已经破旧不堪,但武器保养得很好,显示出他们始终保持着军人的警惕性。

谈判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排长李显中表示,他们早就通过电台得知了全国解放的消息,只是一直在等待正式的接管程序。他们向谈判小组展示了这些年来积累的各项资料,包括地形图、气象记录和边境情报。

第二天,解放军正式接管了赛图拉哨所。在交接仪式上,八名国民党士兵整齐列队,向升起的五星红旗行礼。他们主动上交了全部武器,包括一挺重机枪、三支步枪和相当数量的弹药,所有装备都保养完好。

接管工作持续了一周。解放军官兵们对哨所的设施进行了详细的清点。他们发现这里不仅有完整的防御工事,还建立了小型农场和牧场。八名士兵开垦的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土壤经过精心培育,适合高原作物生长。他们在温室里种植的蔬菜品种达到十几种,显示出了非凡的农耕智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建立的气象观测站。虽然设备简陋,但四年来的观测数据非常完整,记录了这一地区的气温、气压、风向等重要气象指标。这些资料后来被移交给了中国科学院,为研究高原气候提供了重要参考。

2月初,八名国民党士兵在解放军的护送下离开了赛图拉。临行前,他们将自己种植的土豆和青稞种子送给了接管部队,并详细讲解了高原种植的经验。这些经验为解放军后续驻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建国后的赛图拉哨所

1950年2月起,解放军第五师正式接管赛图拉哨所后,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造工程。首先是扩建了营房设施,将原有的200人规模扩大到可容纳500人。新建的营房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更好地抵御高原恶劣天气。

1951年春,中央军委下达了加强边防建设的指示。赛图拉哨所被列为重点建设项目,获得了大量物资支持。当年7月,一支工程兵部队进驻此地,开始修建永久性工事。他们在原有地基上,建造了三层高的主楼,配备了供暖系统和净水设备。

为解决高原缺氧问题,工程兵部队专门设计了氧气供应系统。在主楼的每个房间都安装了供氧管道,保证官兵们能够适应高海拔环境。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小型医务室,配备了高原病防治的基本药品和医疗设备。

1952年,赛图拉哨所迎来了第一批女兵。这支由15名女兵组成的通信班,负责操作新安装的电台设备。她们成功建立起了与乌鲁木齐总部的24小时通讯保障。此外,女兵们还承担了哨所的卫生防疫工作,定期对营区进行消毒。

1953年,根据前任国民党士兵留下的农耕经验,哨所在东侧山坡建立了更大规模的农场。农场采用梯田形式,总面积达到了5亩。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成功培育出了适应高原环境的青稞新品种,产量比原来提高了近一倍。

1955年,中国科学院在赛图拉设立了高原气象观测站。这个观测站除了继续收集常规气象数据外,还增加了大气压、紫外线强度等专业指标的监测。科研人员利用这些数据,发表了多篇关于高原气候的研究论文。

1957年,哨所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改造。这次改造的重点是军事设施现代化。新建了地下指挥所,安装了先进的雷达系统,能够监测方圆百里的动态。同时,还修建了直升机停机坪,改善了后勤补给条件。

1960年代初,赛图拉哨所开始承担边境科研任务。中国科学院的地质队在此设立了永久性考察站,对周边地区进行地质勘探。他们发现了多处矿产资源,为后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1965年,哨所建立了自己的广播站。这个广播站不仅服务于驻军,还用多种民族语言向方圆百里的牧民播报天气预报和政策信息。广播站的设立,加强了军民联系,也丰富了官兵的文化生活。

1970年,赛图拉哨所完成了最后一次扩建。新建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等设施,改善了官兵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建立了一个室内体育馆,让官兵们在恶劣天气时也能保持体能训练。这些设施的完善,标志着这座始建于清朝的边防哨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边防基地。

0 阅读:38

崔以安沧桑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