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丁」第七篇,我们来聊聊「共情」这件事。
今年特别流行一个词,叫做情绪价值。对于综艺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而且不同类型的综艺,越来越被要求能给观众提供非常确定的情绪价值。
可能有人会问,综艺如何能做到提供情绪价值?
粗暴点理解,就是观众现在想要的,你马上就得给到,他们一分钟都不愿意等,且要持续不断的提供才是最佳。稍微文雅一点的说法,就是观众的需求要被综艺在乎到,越重视越好。最好还能让观众在看完这档综艺之后,能够理解和直面自己,并化解掉一些问题。
冷眼认为,综艺能否提供或者持续提供情绪价值,归根结底,就是看能否解决共情这件事。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分析什么是共情的文章,说到共情分为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这也是关于共情的一个经典分类。
前者的意思是,你的内心会很容易产生跟对方同样的感受,体验到对方的痛苦、悲伤、失落。而后者的意思是,你知道对方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但能够跟这种情绪区分开,然后理性地进行思考和行动。
而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很难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如果情感共情强于认知共情,就比如你听到朋友的不幸经历,你比他还要激动,特别容易沉浸进去,难以自拔,或者做任何事都会小心翼翼,生怕冒犯或伤害到别人。
如果是认知共情强于情感共情,最大的一个表现就是冷漠,因为过多地遭受情绪冲击对大脑的负荷很重。所以这类人的大脑会选择关闭自己的情绪通道,避免资源过度被消耗。
回到综艺,为什么说共情重要,就是因为观看综艺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情感共情者。创作者们需要用感性的情绪内容去带动用户的观看,入口一定是感性的、短链条的。但也不是说认知共情者就不看综艺,而是这个人群会更理性更冷静,会跳脱出内容去反观现实世界,会把综艺里的情节带入自身,去问很多为什么,用自我理解实现共情。
那么,对于那些天生理性的认知共情者们,综艺要放弃吗?冷眼认为,这部分人群肯定不是综艺的大盘用户,但是这部分人的忠诚度是非常高的。他们一旦理解了诸多背后的原因与逻辑,也是一种共情。
所以冷眼认为,情感共情带来的是节目整体的声量,认知共情是提升并稳固用户与综艺之间的黏性。
再稍微发散一点,为什么音乐类综艺、游戏类综艺始终是大众的刚需,就是因为这类节目属于典型的情感共情。理解门槛不高,能够很容易激活镜像神经元,用瞬间的情绪爆发实现观众与节目的共情。
而大量的真人秀节目,因为有不同程度的规则、赛制等元素的引入,或者相对复杂的故事背景,就会不自觉的拉高共情的门槛,这种就属于认知共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垂类综艺,这类节目吸引的就是一批特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用户会不自觉的抽离,去思考很多情节背后的原因,如果理解不了,也就很难共情,也就很可能放弃追看这档综艺了。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垂类综艺不出圈,就是因为认知共情者们需要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需要思考。
而往往我们说一个人共情能力很强,就是说他很容易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知道别人想要什么。而这类人去看一档综艺,肯定希望在节目里体验到各种感性的情绪,实现情感共情。
所以我们在创作一档节目的时候,就是在反复解决这一件事,即尽可能多的在一期节目里,不断想办法给观众营造出可共情的空间。把观看一期节目变成对一个观众心理活动的探究之旅,不断思考每一个段落的内容是否足够引发绝大多数人的共情,如果能够做到尽可能多的共情点,节目很难不好看。
针对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冷眼还想引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孟庆延的另一组概念,就是短链条理性和长链条情绪。虽然不是对应关系,但是也再次印证了共情这件事。
所谓短链条理性,就是当人看到网络上的某个事件或现象的时候,会马上对其中一个切面或一段视频进行评价,围绕对错、黑白进行大量的讨论。从事件的发生到讨论,再到观点的输出,整个过程的链条非常之短。而这种就是综艺最需要的群体,有情绪爆发力,有讨论的行动力。
而长链条情绪,就是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发生的一件事,也会迅速让自己把情绪投射到这个人身上去。但这个链条其实有点长,可能是事件的第二天才会产生那个共情点。而习惯这种长链条情绪的人,可能更偏好逻辑性、有深度的综艺内容。
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依然是一个共情匮乏的时代。
所以这不仅对用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综艺的创作者们也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命题:用高情绪价值的内容去吸引有情感共情的人,用高粘性的品质内容吸引有认知共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