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左右逢源,中国从阿富汗,到底获得了多少技术?

德闲说历史故事 2024-10-22 02:18:4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心飞扬

编辑|t

引言

阿富汗这块埋葬了多少个强权梦想的红土高原上距离中国既远又近,近是指地理上的,远则是只能遥望大国在此博弈。

八十年代,米-24横空出世空中死神般席卷战场所向披靡,毒刺远渡重洋,大战“空中坦克”。对那时的中国来说,它们都是令人眼馋的装备。

为此,我们努力通过多种途径,从混乱的战场上得到了一些“东西”,借此推动了自身武器的研发。

空中死神的无奈——米-24在阿富汗的冒险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为了巩固自己在中亚的战略位置,悍然入侵阿富汗。这一仗不仅烧钱,还让苏联耗费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其中就包括米-24“雌鹿”。

说起这款装备,那可是苏联骄傲的代表作,它的名字也透着股子“杀气腾腾”的味道。设计者赋予了它强大的能力,2台2230轴马力的发动机推动这头钢铁猛兽,能在天上呼啸而过。

4管12.7毫米的加特林机炮,外加反坦克导弹,光是听听就够人头皮发麻。它的火力强劲到能直接扫荡敌军阵地。

可这庞然大物一到阿富汗,就遇上了麻烦,因为那可不是平原,是群山连绵的高原。米-24强悍归强悍,但要在这些复杂的地形中灵活作战,简直让人犯难。

再加上美国偷偷给抵抗军运来的毒刺导弹,米-24再硬,也顶不住导弹的精准打击。这一来二去,米-24在阿富汗频频折戟。

不过,这对中国来说,倒是个好机会。早在七十年代末,陆军航空兵刚刚起步,手上也就几架“小羚羊”,火力简陋。

和米-24这种“带翅膀的坦克”相比,“小羚羊”简直是纸糊的。所以,当机会出现时,中国不想错过。

虽说苏军损失了不少米-24,但是想要缴获它们,非常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机会了,因为除了苏军,还有它所扶持的傀儡政府也有这种直升机。

更加巧合的是,傀儡军队中接连有人驾机逃跑,其中多达6架米-24逃到了巴基斯坦。嘿,机会这不就来了,简直就像是专门为中国打开的一扇窗口。

据后来巴方的透露,至少有一架米-24被转给了中国。不知是何缘故,我方也没有隐瞒此事,而是光明正大的把那架飞机展览了出来,供观众尽情参观。

当时,人们可是激动坏了,这就像是给孩子送来了一个可以拆开的“超级大玩具”。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一架外形狰狞的米-24缓缓被拖进了实验场,工程师们眼睛发亮,围着这架巨型机器,仿佛是发现了宝藏。

每一颗铆钉、每一根电线、每一块钢板,都被小心翼翼地拆解。试想一下,当时的气氛有多么紧张和兴奋:为了不破坏原件,他们用尽各种细致入微的手法去分析它的每一个结构。

因为火控系统,再到座舱保护层,每一步都关乎未来中国航空工业的进展。测绘工作开始之后,米-24的结构被一点一点地描摹出来。

虽然这架飞机不可能直接用作仿制,但它的技术能够为我国的科研人员提供新的思路。比如说防护装甲、发动机布局,以及武器配置上的独特之处,都为中国日后的武直项目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如今,人们如果想要去一睹这架远道而来的“功勋”直升机,可以去小汤山,它就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之中。

122毫米的致命火力——D-30榴弹炮的秘密

除了米-24,还有一件“宝贝”不能忘记,它就是D-30型122毫米榴弹炮。这玩意儿可是苏军火炮系统的中坚力量,苏联人把它用得炉火纯青,甚至在摩步师和空降师中广泛配备。

相比老式的M-30,D-30的射程更远,火力更猛。经过结构优化,大幅提升了它的射速和初速,足以让敌军头疼不已。

作为一款经典火炮,它既能高射,也能直接对准目标进行平射,既能打击集群目标,也能精确消灭个体设施。

想象一下战场上的景象:阿富汗的黄沙漫天,山谷中的炮火连绵不断。D-30的炮声震耳欲聋,炮弹划过长空,落地之后掀起漫天尘土。

对于当时的中国军工来说,D-30的引入极其重要,参数终究只是纸面数据,真正摆在面前的实物才是“活教材”。如果不是阿富汗,我们也很难有机会得到这种武器。

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方法把这款武器里里外外给吃了透,然后根据需要运用在了国产武器的设计中。最终,在90年代推出了自己的96式122毫米榴弹炮。

这不仅填补了当时我国炮兵部队的装备短板,更是大大提高了陆军的火力投射能力。“舶来品”经过消化与创新之后,在中国获得了新的生机。

一把毒刺,刺破空中霸主

作为大国角力场,阿富汗除了苏式装备满天飞,美式武器也不少,那都是美国为了给他们支持的反对势力增强力量而支援的。

所以,除了米-24和D-30这种苏式的“代表作”,美国人的“杰作”毒刺也流入到中国手中,为彼时处于跟它处于蜜月期的中国军事发展贡献了一点小小的力量。

它在阿富汗战争中可谓大放异彩,因为击落了不少米-24,成为阿富汗抵抗军的一大“杀手锏”、苏军头疼的武器。

这款单兵导弹设计精妙,具备强大的红外制导功能,所以对目标打击的精度很高;同时,便携易操作。它的出现,改变了苏军空中武器的优势。

想想看,面对高空中呼啸而过的米-24,毒刺能够精准锁定并追踪,最终击落。这场空中与地面的对抗,正是冷战时代“科技竞赛”的缩影。

而中国,通过某些渠道,秘密获得了一些毒刺。尽管当时我国在相关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但它的出现,还是给了设计人员新的启发。

小型化、便携性,以及其在复杂地形中的作战效果,为日后研制“前卫”系列防空导弹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参考资料:

叛逃的米24如何到中国 我军日后拿武直10回报..2016-04-21

《红海行动》中出现过的“毒刺”防空导弹,真有那么厉害么?.澎湃新闻.2022-04-05

0 阅读:0

德闲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