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结束后,中国应做好最坏的打算:俄罗斯或许彻底倒向西方

历史名人故事 2023-06-05 10:57:04

中国和俄罗斯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说是没有合作上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和俄罗斯现有的关系虽然非常好,但是不意味着俄罗斯未来没有转向的可能性。

本文中的以下观点主要基于学术方面的讨论,并没有诋毁中俄两国关系的意图,希望大家能够秉着客观的精神继续阅读。

在国际关系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国际体系是一个无政府体系。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在国际社会当中,并没有一个凌驾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超级政府。

虽然国际社会中也有国际法,但是国际法的背后没有强力机构执行强制国际法,这就导致了国际社会中,依然有大量的国家公然违背国际法而受不到惩罚,比如美国就是这方面的反面案例。

正是由于国际社会就有这样“无政府”特点,因此,我们才常常说国际社会是一个“自助”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关照自己的利益,每个国家只能把本国的利益和维护利益的手段和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全球大国,中国和俄罗斯是基于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展开合作的。

但是当我们回顾自1991年俄罗斯独立以来的外交历史时其实不难发现,俄罗斯一开始的战略选择,并不是亲近东方大国。

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时期,就曾经长期坚持与西方交好的外交政策。

那时候的俄罗斯,外交目标就是能够融入西方国家。

俄罗斯钦点的接班人普京在执政之初,也同样继承了这一外交思路。彼时的俄罗斯非常希望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911事件发生之后,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率先给美国总统布什打去电话慰问的国家。俄罗斯甚至选择为美国开放部分机密级别的反恐情报,为美国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大开绿灯。

在普京的执政前期,其外交政策也是完全倒向西方的。在普京的第一任期内,普京至少向西方国家提出过3次要加入北约组织请求。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普京的天真,其实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在历史上,俄罗斯一直想扮演欧洲的大国角色。俄罗斯的国徽是一只双头鹰,一只鹰向西看,一只鹰向东看。

但是俄罗斯自以为是欧洲国家。虽然俄罗斯的文化中有不少东方血统,但俄更愿意积极融入西方世界,这一点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地理位置上就能看得出来。

尽管俄罗斯土地面积相当的庞大,但是其人口和经济重心都放在欧洲一侧,长期都不重视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而言之,独立之初的俄罗斯最开始的选择并不是要把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放在首位。

2007年可以说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一个转折年。尽管在此之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普京在外交场合就曾多次批评过北约东扩,但这种批评仍然是相对克制的。

但自从2007年之后,俄罗斯展现出了要与西方进行斗争的趋势。俄罗斯在外交层面的叙事也开启变化。

普京表示,过去北约的数轮东扩都被俄罗斯选择性的忽视了,然而尽管俄罗斯选择出让了一部分国家利益,但是并没有换回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宽容。

在《纽约时报》的一篇分析文章当中,非常明确的指出了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文章指出俄罗斯想要的,就是在冷战结束之后能获得一块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片区域可能包括中亚地区以及乌克兰。

西方国家把普京的这一外交策略称之为“新帝国主义”,认为普京打算重新缔造一个俄罗斯帝国。

但其实仔细分析,真相可能并非如此。由于前苏联时代把不同的工业产业分配在了不同的国家当中,因而解体后的俄罗斯其实不具有部分关键军工产业的制造能力。

比如乌克兰掌握了苏联的海军制造业,航空发动机工业等,独立之后的俄罗斯拿到了大量的苏联核弹头、常规武器装备以及航母等,但是俄国内尚缺乏一些大型的造船工业。

如果俄罗斯想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国,就必须补上海军这块短板。另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而言,俄罗斯从历史上就把准求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口当做自己的战略目标。

因此乌克兰对俄罗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总而言之,俄罗斯可能并不是想打造一个全新的帝国,而是希望收拢这些苏联解体后的零散国家,来组建一个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军事联盟。

普京曾说,“谁要是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但谁要是想恢复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在普京设想的这个联盟中,不同的国家之间可以互通有无。

但让俄罗斯无法忍受的是,这些俄视为前苏联兄弟和纽带的国家,不断被西方拉拢和左右,甚至不少已经出现了反对俄罗斯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乌克兰身上尤其明显,这也是今天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军事冲突的重要原因。

以上分析足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俄罗斯从1991年开始的外交政策,并没有一开始就把与东方大国的战略关系放在首位。俄罗斯的首要目标是和西方国家恢复外交关系并积极的融入欧洲。只是在受挫的情况下,才有些被动地不得不选择了向东看。

俄罗斯的未来到底会往哪里走?从此来分析的话,可见其中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普京在2022年的时候已经明确表示,他将在未来几年内卸任。但在普京执政时期内,俄罗斯并没有形成一个除普京之外的,有能力执政的在野党。换句话说,普京如果卸任之后,俄罗斯根本找不到一个非常靠谱的领导人。

与此同时,这个新上任的领导人到底会执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目前还是非常不明朗。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因为一个新的领导人上任之后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过。那么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假设,如果俄罗斯未来迎来了新的领导人,这个领导人是否会重新定义俄乌冲突的性质,是否会重新定义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是一个未知数。

具体来说,俄罗斯的这位未来的新领导人上台之后,说不定就可能在乌克兰问题上选择退让,以此来换取俄罗斯重新加入西方世界。

俄罗斯可能把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土地重新还给乌克兰,甚至给乌克兰赔偿一大笔战争赔偿金。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与西方国家之间妥协,让俄罗斯彻底摆脱制裁。这样的事情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即使他不一定发生在普京卸任之后,也有可能发生在未来。

那么,这种情况发生之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影响非常大。

我们都知道,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基石之一,就是中俄有着协作的基础,有共同的价值观。

尤其是在反抗美国的全球霸权上,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但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俄罗斯选择了加入西方阵营,那么中国的处境将会非常被动。

当然有人表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存在。诚然国际关系不需要假设,也没有假设的意义,但是国际社会又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呢,因此这样的情况,值得我们防患于未然。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答案就是做好最坏的准备。

如果俄罗斯真的加入西方阵营,成为了北约国家中的一员,那么我们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解决这个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凭什么让俄罗斯继续和我们合作,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

目前中俄之间尽管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是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俄罗斯已经和中国方面谈妥了,将在2024年正式开工建造“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这条管道将为我国送来每年500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能迅速解决我国的能源缺口。

当前我们进口的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加起来也不过是100多亿立方米,这点天然气约占中澳天然气贸易总量的大约1/3。然而我们都知道,澳大利亚近年来逐步开始更靠近美国的“印太战略”了,我们不能把能源安全寄托在澳大利亚身上。

而总结俄乌冲突,我们不难发现利益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乌克兰当时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反正要加入一个国际组织才能安身立命,那么到底是俄罗斯比较有吸引力还是欧盟比较有吸引力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对于我们而言,战略伙伴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利益”的变化,国家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没有转向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希望俄罗斯重新加入西方,甚至加入北约,那么我们就必须对“利益”问题作出回答。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帮助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以及共同修建天然气管道的本质原因之一了。

0 阅读:324
评论列表

历史名人故事

简介:讲解历史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