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无情吗?
并不,对于不可为的无力回天之事,宝钗不为,但是在能力范围内,宝钗成全了身边能够成全的所有人。
薛蟠避羞去做生意,宝钗便趁机和妈妈要香菱,只说:“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作活,越多一个人岂不越好。”其实是知道香菱羡慕大观园已久,才趁此机会让香菱随愿。从后文可知,香菱一进来,就找黛玉学诗,夜里不是看诗集就是做诗,究竟也没看到拈针拿线。(见第四十八回)
袭人央求湘云做针线活,宝钗对袭人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上次他就告诉我,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湘云开社做东,大包大揽,自己却没经济实力,宝钗慷慨帮她办螃蟹宴,体面地解决了难题。(见第三十二回)
邢岫烟家境贫寒,把衣物当了出去,宝钗知道后,悄悄地帮她赎回,成全了邢姑娘的体面。这事儿上一章有写到。
最感动的是和黛玉的关系,黛玉因为宝钗的出众,生怕宝玉喜欢宝钗,所以对宝钗有很大的敌意,常常冷嘲热讽,针对宝钗。但是宝钗并不在意,后来因行酒令黛玉不慎说了牡丹厅里的句子,宝钗便教导了黛玉一篇话,黛玉开始感佩于宝钗的大度。(见第四十二回)
及至宝钗来看病,让黛玉吃燕窝,黛玉至此完全看清了宝钗的善良,也不禁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见第四十五回)
只不过,宝钗的成全是建立在顺便的基础上的,绝不越界:不逾越自己的界限,也不逾越别人的界线。
这没有什么不对,帮助别人,首先得保全自己,皮之不存,毛将蔫附。如果失去了自己这个“皮”,那帮助别人的“毛”将依附于何处呢?
有人将宝钗比贾雨村,两人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其实不然。贾雨村在遇见英莲的母亲时,也封了银子以报答士隐知遇之恩,也答应帮助找寻英莲。但得知英莲被薛蟠买去,便胡乱判断了此案。
如果是宝钗,可能也会为了保全自身而胡乱判案。但绝不会主动贪赃枉法,更不会伤天害理。那贾雨村为了弄到那石呆子的扇子,讨好贾赦,就讹人家拖欠官银,拿了人,让其变卖家产赔补。连贾琏都不耻,说:“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见第四十八回)
若是帮助别人越了界,即便想得对,也是吃力不讨好。
因薛蟠娶妻,贾宝玉见香菱便那么兴头办这种事儿,实在是忍不得,便冷笑说出替她耽心虑后的话。谁知倒被香菱怼了几句,且以为宝玉有意唐突,从此决心远避开宝玉。(见第七十九回)
宝玉的担心其实是正常人都能够理解的,但香菱自己丝毫意识不到自己做为薛蟠的妾侍,薛蟠要娶的妻极其可能容不下她。可能对于香菱来讲,薛蟠只是主人,对这个男人的责任和义务都只是一种负担,所以香菱毫无醋意,反为美事。
宝玉是一腔热诚的赤子之心,他愿意保护所有美好,哪怕这份美好和他无关。但是,遇见这种心境的香菱,便成了好心当作驴肝肺,双方都不快活。
宝钗便绝不会做这等事,帮别人的时候,要考虑别人的接受度。你的好心,在到达别人心里的时候会变成什么,跟传播媒介有关,跟传播方式有关,跟接受者更有关。不要认为:“我是为你好”,千万人父母都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和儿女把关系搞得很糟的,就像宝玉和香菱一样。
你看宝钗对黛玉,如果没有劝看杂书一段事做底子,宝钗送燕窝给黛玉吃,黛玉可能会想:
“分明是讥讽我无依无靠,连燕窝都吃不起吧!”
“是显摆自己家豪贵吧,可怜我虽贫,却不食嗟来之食!”
甚至会揣测:“怎么会好端端的送燕窝给我,莫非是想害我,成全她自己的金玉姻缘?”
皆因黛玉自己喜欢宝玉,总觉得宝钗没有理由不喜欢宝玉,便如智子疑邻一般,怎么看宝钗都像包藏祸心。有色眼镜一摘下,便看到了真实的宝钗。
真实的宝钗想嫁给宝玉吗?下一篇再谈。
大家好,我是今社,心理咨询师,自由职业者,关注后加微信送一次免费的心理咨询或者免费心理学电子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