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千秀校区的门口,施工队在雕刻“一带一路”地图时,特意把“起点”中国,打磨得鲜亮,站在水池边上,池水里倒影着“七大洲”七座最高峰的意象。
“我们期望,从中国西部,能走出众多未来为‘一带一路’发展服务的人才,他们位于各个大洲各种行业的高峰,具有民族自信心和全球胜任力,带着中国魂和成都味。”学校党委书记何光友说,这就是学校6年来做大大小小一系列创新变革终极的目的。
站在2024年的年末,回忆2018年建校伊始,很多人都不禁感慨它的发展速度:短短6年,北二外成都附中就从一个仅被设计为“公办初中”的学校,发展成了覆盖6个校区、学生超过9000人、教师超过600人的K12公办学校教育集团。
何光友书记在入学仪式“外交之门”前欢迎高一新生及家长
“如果只有初中,即便名为北二外附中,也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隔得很远,怎么让课程和生源形成与高校的校地融通?”
“放眼全国7所北二外附属学校,成都是否能有一所学校真正将第二外语作为育人亮点,而不只是名字?”
“有没有一种可能,让工薪阶层的家庭,不用缴纳一年几万的学费也能学到第二甚至第三种语言?”
时任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及成都市西北中学兼职督学的何光友接手创建学校时,为怎么办校辗转反侧。最终,毅然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为学校选择了一个创校支点——结合校名与资源,国家政策与家庭梦想,决心办一所坐落成都,声名远播的“以二外为特点”的公办学校。
要以“外语”树品牌,教师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不难,可以招聘。但要做出效果,语言学校该有的环境、时间、积累甚至可持续的机制一样都不能少。
自古中国,言说“局” 。是什么构成了“局”?人+资源=局。
正资源被充分运用,顺势而为;负资源被巧妙攻克,迎难而上;无关资源被整合激活,运筹帷幄 ——这一切都是在“破局”。
破师资有限的局。何光友做出大胆决策:在公办学校,教师总数和其他学校一样多,要小班教学就需要多一倍的英语老师。怎么办?先把行政干部逐年减少,最终,行政干部数量减了2/3,相当于同类学校的25%,外语教师增至200%。
破效果难成的局。学校把焦点放在了课程建设上,开设“英语小班,人人多语”。最终,英语小班达到100多个,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25-30人的小班中学习英语。
破时间有限的局,就太多招数了。每日30分钟的英语过关课,强化了口语和听力训练,连部分体育课也设“双语”,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独它,还破了市场认知的局。学校摒弃设立国际部的传统做法,免费开设了德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等7门多语种课程,雅思,初中高中也能免费学。
太多的创新实践,完全打破了传统思想,“不是不可能”、“我们这样来尝试”的设问在师生之间多了起来,而北二外成都附中也因此成为西南地区少有的开设如此丰富多语种课程的公办中学。
但谁都知道,从锁定培养“一带一路”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那个念头,到种子开花,改革路上要解的疙瘩还很多。
为了保证外语教师的数量,去行政化做法带来的不确定性就是巨大的,比如副校长们既负责年级管理,又兼顾部门工作,还要到一线去上课!那谁来做管理?
北二外成都附中培养“一带一路”人才
于是,学校尝试扁平化治理,鼓励教师自主申报参与管理项目组或学术项目组,例如,有很多年轻老师的孩子在上小学或幼儿园,放学之后父母还没下班,“看娃项目组”就应运而生。上个学期统计下来,每个老师平均担任1.59个项目,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实质上更促进了“学术治校”。
就这样,“问题”在这里始终能孕育“新解法”,又带来了“新破局”,在这“再破”-“再立”之中,一所独特的创新型学校也逐渐被立了起来。
在建第一个校区时,学校就将“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人”烙在了校园。守护这份人本发展的期许,2019年,当原百草园小学被纳入集团成为附属小学后,学段的丰富化更让何光友与老师们坚定要从“源头”去建立学子信心,培养“小小外交家”的信念。
何光友与学生一起跑步运动
怎么才能让每个人在国际舞台上都能骄傲而自信?学校摒弃“木桶理论”,积极践行“长板理论”,致力于发掘并培养学生的特长。
于是,每个学段基于匹配年龄与力求效能最大化而做的教育创变,就走得更加深入。
目前,小学因实施识字阅读改革,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周课时达到7节,成为全国首批人工智能基地学校,植入人工智能课程……过去的一个年级2个教学班迅速增长为17个,让家长感叹孩子进入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如何凸显各类学生的长板? 学校没有保送名额,又从育人模式上突破打造“长板发展,双轨升学”的新型育人模式。
小学打基础,初中人人可修两种语言,高中学子就能确定自己是双外语还是多语种特长生。双外语特长生每周多语种课程5节,确保高二结束能达到申请国外大学的语言要求。一外多语课程则增至每周9节,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考外语成绩,还能满足国内外名校选拔标准。
对于理工科拔尖生,学校增设国际国内理科竞赛课程,配备数学、物理和信息学领域的专职教练,以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标准来培养学生。在此背景下,2023年,马浩翔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录取。
对于雅思特长生,除了免费学习的“福利”,每周额外增加5-9节雅思课程,为参加托福、雅思、ACT等国外大学升学测试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看见每个人的不同,继而带来的课程、教学、管理与体制机制的改变,让北二外成都附中,因为一份“诚”、一份“敢”而持续维持在高速创新的氛围中。
学校生态的变革,让学校实现了首届高三毕业生中,就有4名被英国伯明翰大学(迪拜校区)录取,1名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录取,1名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录取,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所大学均是世界百强名校。
据统计,通过语言与综合成绩,已有超160名学生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其中不乏QS前100和前200的大学。小语种教学更是连续两年赢得名额稀缺的CEAIE-AFS日本全额奖学金。
至今,以英语小班教学、7门多语种免费学,以及创新“科技+外语”“竞赛+双轨”教育模式,让北二外成都附中成为省内公办外语学校的独行者,众多家长期望通过“让工薪家庭子女登上世界舞台”的北二外成都附中模式成全家庭梦想。
而学校也因为一个特殊支点的选择,实现了区域中学发展的三大突破:外语课程的创新、现代管理的革新以及育人模式的重塑,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