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花一万亿对黄土高原进行改造,能成塞上江南吗? 当“推平黄土高原、造一亿亩良田”的设想出炉,多少人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绿意盎然的画面!
可真动手时,一边是几万亿的投入,一边是高山、沟壑待平的挑战。生态修复专家直言:“这工程不是想干就能干成的,水土流失和资金黑洞可不是说笑的!”花大钱到底能换来绿地,还是另一个生态灾难?
要推平黄土高原?这是“钱多山少”的活儿!黄土高原,听着就够土的!是的,它就是黄土,是“土”到掉渣的地方。老一辈人的印象里,黄土高原就是一片黄沙漫天、荒山沟壑的土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也说,黄土高原的人世世代代只能靠天吃饭——大旱少收,天公作美收成也不多。
所以如今提出“推平黄土高原、造出一亿亩良田”的计划,听起来真是让人精神一震!只不过,实际操作起来,情况并没那么简单。
要说“推平黄土高原”,这活儿就像要给一整片沙发地毯除螨虫,表面上简单,细究起来让人头大。
黄土高原地势破碎,沟沟坎坎多得数不过来,地形复杂程度堪比一碗泡面,一条条沟壑就像面条一样绕在一起,要把这片地全平了,那可是一项烧钱烧脑又烧体力的活儿。专家们算了算,光是推土的工程量都得上万亿,花费得比修条城际铁路还多。
有人问,既然这么贵,那为啥还要推平?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粮食安全——如果黄土高原真能种出一亿亩良田,那咱们的粮仓就多了一个大本营。
说得简单点,如果真能搞成“塞上江南”,让黄土高原变成粮食“增产大户”,那还真能改善咱们的粮食供应链。
可现实情况往往很打脸。黄土高原的土壤和气候不像南方温润肥沃,土质松散,雨一大就“跑”到黄河里了。一推平,水土流失问题立马跟过来。
这么一折腾,推平了黄土高原还得把“塞”推回去。要想让这片“土疙瘩”不下雨就跑土,还真得靠先进的水土保持技术来帮忙。
于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跑来了,他们要给黄土高原插上“科技的芯片”。听着够酷炫吧?技术名字叫“集雨补灌工程”,弄了一套啥集雨池、蓄水坝、光伏泵站,把雨水好好蓄起来再缓缓用上,感觉还挺高大上。
榆林市有个农业园区,靠着这套“黑科技”种上了苹果,还真长得不错,个大圆润,比以往增产20%多呢!
可是,问题又来了——这么高大上的设备,一亩地要搞成高科技,投资就不小。更何况,这片地平了,接着还要投资技术改良,试问谁有那颗“铁公鸡”能下出这么多金蛋?
科技“上阵”救荒地,难道真能把“黄土”变“金土”?推平黄土高原不容易,那好,那咱们换个思路,直接改良它。自从搞“退耕还林”以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改善了不少。据说1999年开始,植被覆盖率从32%硬是涨到2013年的59%,黄沙漫天的情况好了一些,可土质问题还是个大疙瘩。
榆林市那边又开始搞“黑科技”了,这回搞的是“集雨补灌”,啥意思呢?就是下点雨他们可不让水跑掉,全蓄起来备用。还真别说,这一套技术用下来,园区里种的苹果还真不错,看着个大、皮薄、甜滋滋,给人一种“北方也能产江南果”的感觉。
不过要真让全黄土高原都用上?这钱一撒下去简直就是“烧”出来的产量。
再说了,黄土高原可不光是缺水的问题。咱再聊聊它那“疏松型”土质。有人说这土就像一块“压缩海绵”,沾了水容易坍塌。
前不久延安新区搞了个平山造田,还真给大家表演了“泥土崩塌”的戏码。要不抓紧改良土壤,一场大雨下来,农田直接变水槽。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科学家们发愁,老百姓更是无奈。
于是又有人提了建议——既然土壤松散,那就加入一些秸秆和生物质,增强它的“黏性”,这样地力不就稳定了吗?于是各种高科技土壤改良技术纷纷上阵,什么生物质炭、秸秆还田,一亩地成本又要增加,短期内成效虽有,可一场暴雨还是让大家提心吊胆。
说白了,科技虽说是个好帮手,可对黄土高原这片地方来说,治理生态还得三思而后行。即便是小规模试点有效,真要大面积推广,那可是一条“烧钱的路”。
花一万亿,买得到“塞上江南”吗?既然要花钱,那可得算算账——要是花上一万亿,搞一亿亩良田,咱能值回票价吗?
理想是丰满的,黄土高原的良田计划也算是大好前景,可推平造田说得轻巧,这一大片地貌复杂的地方,真要推平,工程量堪比给地球做个“大手术”。一万亿的投资,放到长远来看,这得多少年才能把本儿赚回来啊?
有些专家倒是算得清账:推平黄土高原之后,亩产每年约800斤,光看产量不低。可是,这些“良田”能稳产多少年?一旦水土流失防不住,搞不好再过几年又得重新改造。
更别提日后的维护成本,比如每年清淤、种植的水资源供应,这些都不是一锤子买卖,甚至可能成为长期的“烧钱机器”。
说到延安新区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这地方地势平坦点,却因为湿陷性土壤问题,导致边坡滑坡,农田湿陷,修好了再修,投入更是滚雪球。搞不好到最后,项目还没收益,账倒是先堆了一大摞。
当然,并不是说这项目完全不行。若要找出路,适度地造田是可以试试的。毕竟,榆林市那边的生态农业园区算是小试点,确实带来了不错的增产效果。
农田里果实累累,大家心里踏实。用小范围试点带动大范围生态治理,或许是一条稳妥的路子。这样既不至于投入太大,又能避免后期“入不敷出”的窘境。
总体来看,“一万亿推平造良田”还真是个烧脑的问题。黄土高原真要变成塞上江南,可能短期内没那么容易。
专家建议,生态工程不应一哄而上,反而应该“量力而行”,慢慢摸索,看看那些既能抗旱又能防风的土壤治理办法是否适用,再进行推广。这样既能保住生态,也为农业生产留出一片未来。
说到底,花一万亿能不能造出“塞上江南”,这个愿景看着美好,可实际操作还真是个技术活儿,短时间内指望“平了造田”变成米粮仓,可能还是有点悬。
倒不如一步一步来,毕竟一片江南不是靠砸钱砸出来的,只有在“对症下药”的生态工程下,才能真正为后代造福。
参考资料
走进新时代的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生态治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9-01-04
“科技芯”助力黄土高原展“新绿”2024-10-30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