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出关》创作于1935年12月,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20日上海《海燕》月刊第一期,后收录于《故事新编》。
小说主要就是两部分:一是孔子求教于老子,二是老子出关。第一部分中,孔子不止一次地拜会了老子,不过孔子与老子的会面却被写得暗藏杀机,最终孔子胜利而老子退走。于是就有了第二部分的老子出关。
而老子在出关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木讷、呆滞和被动无奈。他到了函谷关,本想偷偷出关,所以绕城而走,无奈他骑着青牛爬不了城,“用尽哲学的脑筋”也想不出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最后被守关的官员关尹喜留住,还要他讲学,听众是巡警、签子手、探子、书记、账房和厨师等等。至于老子讲的内容,都是一些抽象难懂的东西,听众们听得昏昏欲睡。
总之,《出关》看来平淡无奇,却含意深刻,讽刺尖锐,耐人寻味。那么,鲁迅写《出关》到底要说什么?在《文化偏执论》中,鲁迅说:
“老子书五千语,要在不撄人心;以不撄人心故,则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无为之治;以无为之为化社会,而世即于太平。”
所以,在这里,鲁迅实际上是反对老子思想的无为。鲁迅借关尹喜之口嘲笑老子:“‘心高于天,命薄如纸’,想‘无不为’就只好‘无为’”。老子为什么要倡导“无为”呢?因为他无能为力,他改变不了什么,于是就只好“无为”了。
鲁迅对道家的“无为而治”“无是非观”“无为而真无为”“自无为而入于虚无”等思想是持批判态度的,因为国人的奴性之所以这么难改就是这种几千年的“无为”,民众沉浸在专制统治者构建的意识形态控制之中,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鲁迅《出关》其实本质直指专制统治对民众的精神奴役和意识形态的控制。
专制的统治、精神的奴役和意识形态的控制专制统治的本质在于权力的高度垄断、封闭,且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垄断于君主就是君主专制,垄断于军阀就是军阀专制,这跟鲁迅生活的时代是相符合的。在鲁迅看来,当年的大革命并没有改变什么。
辛亥革命名义上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那种封建皇权专制的思想并没有被推翻,而是根深蒂固的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民众剪掉了头上的辫子,但心中的辫子并没有剪掉,以至于各种复辟的闹剧反反复复的上演。
只不过是军阀专制取代了君主专制,军阀还是一个专制的统治者,他们垄断权力,实行个人独裁,并且通过以层层任命为特征的自上而下的权力授予方式来完成权力的行使,呈现出了明显的封闭性。
这种自上而下的层层任命的方式不仅使得权力牢牢控制在统治集团自己手中,而且决定了下级官吏的权力来源于上级。所以他们只需要对上级负责,根本不需要对人民和政绩负责,人民自然无权监督他们的权力。
于是一个个官吏变得权势熏天,他们仗着这种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的权力,任意妄为,社会治理上充满了武断、任性、野蛮、暴力。
一边采取专制的高压统治,经济上剥削、压榨,一边对民众进行思想专制、文化管控、意识形态控制,通过欺骗、愚弄、奴化教育等手段来加强思想统治,给民众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利用一套虚假的意识形态完成对民众的奴役,让人们安分守己的干活,坐稳奴隶。
他们一方面打着为“国家”“民族”和“全民”的利益服务的旗号,还给人民许诺,构建美好的乌托邦图景,但这些所谓的图景就如同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一般,民众根本感受不到。另一方面又对民众继续奴役、剥削、压迫,要他们忍受暂时的剥削。今天的奴役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平等、幸福和自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这种空洞、虚伪的说辞。
在这种不断的洗脑、重复和密集的灌输下,民众往往不自觉地相信了,即“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完成愚弄和奴役。
道家所谓的“无为而治”实际上是让人民彻底陷入在精神硬化的“铁屋子”里,麻醉在统治者宣扬的空洞虚幻中,逃避现实。在《出关》中鲁迅借助老子“呆木头”的主体表象,表现出国民无论遇到了什么屈辱,都要“不动弹”“无动静”,心平气和,麻木的看待。
在鲁迅看来,老庄的这种思想彻底抹杀了人民的各种欲念和争夺之也,造就了“不争之民”,所以说鲁迅所批判的老庄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麻醉启蒙精神的“鸦片”。鲁迅认为老子的这种“无为”“不与人争”对启蒙思想发展形成了阻碍,他鼓吹“安弱守雌”主张,即让人们安于软弱低下的地位,不逞强好胜,说白了就是让人民始终处在极端粗陋、落后、保守的混浊状态,而也甘情愿地接受统治,不思进取,不思变革。
老子所谓的“不撄人心”这是一种把人永远留在蒙昧状态的思想主张,使人无法找到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获得独立存在、自为而立、个性解放的思想。同时,“无为”的目标也是一种精神麻醉剂,一种奉害品。为了所谓的“无为而治”而压制人的精神,巧灭人的欲念、情感与求知的愿望,消除合理竞争之规则等,最终让人的也归于寂灭,无欲无求,清静虚脱,造成社会的停滞不前,实现一种带有乌托邦性质的“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
参考文献:
鲁迅.《故事新编·出关》
林银花.《神话隐喻与鲁迅启蒙思想研究——<故事新编>为中心》
刘铭璋.《也谈<出关>——<故事新编>探索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