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我以前总开玩笑说,布妞一分钟能叫我30次“妈妈。”
妈妈,你看我。
妈妈,陪我玩。
妈妈,我渴了。
我状态好时,还能时时回应。状态不好时,一听到那声“妈妈”,我就犹如戴了紧箍咒听到咒语,头都要炸。
突然有一听,我听到了一句:“老妈,我鞋呢?”
那一瞬间,我没反应过来。老......妈?
看着女儿望向我的眼神,我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似乎有一点空落落的。
我侄女上初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也叫她妈妈“妈”。
孩子喊“妈妈”变成“妈”,这种改变,意味着什么?
别看一字之差,心理变化却很大。
一:语言发展
孩子刚学说话的时候,还说不清楚,他需要不断重复地听和说。
这就导致,他说话一般都是叠词“饭饭”、“碗碗”、“凳凳”。我们和孩子说话,也会不自觉地说重复的话。
孩子在这种多说、多听的过程中,慢慢掌握说话的能力。
等到了6岁以后,他们基本已经掌握了生活用语。
这就像骑自行车,刚开始需要辅助轮,等熟练了,就不再需要辅助了。叠词,就是孩子的“辅助轮”。
孩子一般到了6岁左右,就不会再说叠词了。
这时候,他甚至开始探索,将叠词“简化”。
于是,有些孩子到了6岁以后,就会喊你“妈妈”变成“妈”。
这意味着,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也由之前的依赖,慢慢与你走向分离。
二:受同伴的影响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不叫“妈妈”,也不叫“妈”,而叫“老妈”。
我堂姐每次听到儿子“老妈”、“老妈”的叫,她都要回一句:“叫妈就行了,我有那么老吗?”
“老妈”这种叫法,可能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有点酷。
他们一方面觉得,嗯,爸爸妈妈确实上一辈人了。而我,却正是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的了。
另一方面,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叫自己妈妈为“老妈”。
受同伴影响,孩子回家也这么叫。既合群,又符合自己个性。
于是,他们“老妈”“老妈”地叫,便改不了口了。
三:心理上长大
我之前读《儿童敏感期》,看到其中一句话,很是触动:“孩子在出生那一刻,就在努力与你分离。”
他从时刻要你抱,到爬,到走,然后是跑,接着是上学,最后是离家就业、拥有自己的家庭。
他的所有进步、所有努力,都在为与妈妈分离做准备,包括语言。
一开始,“妈妈”是非常依恋的词。
一声“妈妈”,就像根无形的绳,牵着孩子和妈妈,两个人谁也离不开谁。
慢慢的,孩子开始长大,他的世界,不再只有妈妈一人,还有同伴、朋友、老师、社交等等。
并且到了青春期时,孩子会经历“心理断乳”过程。也就是在心理上,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不再是“小孩”了。
这时候,他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包括动不动就跟你杠、顶嘴、一言不合就生气。
因为在他心里,他已经和你一样,是一个同等的大人,而不再是不懂事的“小屁孩”。
既然是大人,那言行举止,怎能幼稚呢?
“妈妈”这种称呼,一听就是小孩子叫的。我既然是大人,当然要叫“妈”或者“老妈”啦,这样才显得成熟稳重嘛。
孩子喊“妈妈”到“妈”,不仅是语言上的改变,更是他内心的成长、心理的分离。
这样一种改变,也见证了他与你走向分离的过程。
不过,孩子终究是要展翅高飞,走向自己人生的。
不管他亲昵地叫“妈妈”,还是调皮地喊“妈”,这些称呼,都足够让妈妈内心甜蜜了。
你觉得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