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枪击案”背后的深度剖析,原来他竟想……

鱼籽酱文化 2024-07-21 20:20:09

前几日,特朗普大选2分钟演讲轰动全世界。

川普凭一己之力,登上各国头版头条。

“举起右手”的一幕将成为世界“名画”。

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我要找到我的鞋”

7月13日,将是被载入美国史册的一天。

当地时间13时左右,美国宾夕法尼亚巴特勒的集会上,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在发表拉票竞选演讲。

两天后又是一次新的选民投票。

演讲慷慨激昂,进行到第6分钟抨击对手拜登时,现场响起枪声,连续8枪。

射出的每一枪都是以“死亡”为目的,瞄准头部,毫不犹豫。

甚至有记者抓拍到子弹在空中滑行的瞬间。

特朗普右耳中弹,突感耳部不适,伸手捂着脸蹲下。

从特朗普身旁的麦克风发出声音,让群众们“趴下、趴下……”

现场一片混乱,令人心有余悸。

在桌下的特朗普,至少两次说到“我要找到我的鞋”。

枪响结束,特朗普在特勤人员保护下撤离了演讲台。

民众们看到一个白头老翁站起来,右边满脸是血,衣衫不整,红色帽子拿在手上。

他沉着冷静片刻后,振臂高呼:“战斗!战斗!战斗……”

现场仿如灾后重生。

支持者们紧跟着咆哮道:“美国!美国!”。

美联社的一位记者,拍下了这张精彩的瞬间,有种美国英雄大片的既视感。

背景是天空和星条旗,特勤人员拉着特朗普离开,他不顾安危地第一时间去给民众以互动和回应。

《纽约时报》用了四千字还原了当时的现场情况,标题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刻”。

报道中,特朗普光辉形象跃然纸上。

他反应机敏迅速,鲜血喷涌而出时,立刻蹲下。

摇头晃脑的习惯,挽救了他的一条命。

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

“我立刻意识到我出事了,……听到了嗖嗖的枪声,感觉到子弹穿过了皮肤……流了好多血……”。

当时,美国总统拜登正在度假屋所在地的教堂内,他走到媒体前,谴责了枪击事件。

他说:“美国无论到哪里,都不能容忍这种暴力行为,这是令人作呕的……我们必须团结这个国家的原因之一……”

紧接着,打电话对特朗普的状况表示慰问,随后返回白宫。

当晚,特朗普也乘飞机回到了新泽西的家中。

此次事件是“暴力事件”,旨在搅乱白宫的选举。

混乱2分钟,川普的表现评价很高。

不管是演技高超,还是勇敢灵敏。

这波操作赢麻了。

事件发生后的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迅猛增长到69%,而拜登只有16%,被甩飞了。

离大选还有三个多月,不知这期间还会发生什么。

02

20岁的真凶

7月14日的凌晨,FBI发表声明:

凶手当场被击毙,是一名20岁的宾夕法尼亚州居民托马斯.马修.克鲁克斯。

这位年轻的嫌疑人,其动机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可能数月后才能揭开谜团。

托马斯当天手持一把半自动AR-15步枪,潜伏在距离特朗普演讲舞台100多米的屋顶上。

他的冷血射击,造成现场1名支持者死亡,2名受伤。

枪响几秒钟后,拿枪的嫌疑人被狙击手击毙。

据美国媒体披露,托马斯身穿“Dionlition Ranch”字母的T恤,这是一个以枪支和爆破内容闻名的YouTube频道,该频道有数以百万计的粉丝。

他不仅是当地射击俱乐部1年以上的会员,还是一名注册的美国共和党人。

事后,FBI走访了100多名托马斯接触过的人,破解了电脑、手机,搜查了住所、工作的餐馆,都无法确定作案动机。

他从未公开发表过任何威胁性的言辞,这使得人们对他的动机充满了疑惑。

有人说他的行为是“孤狼行动”,但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幕后黑手,仍需进一步的调查。

在社会动荡不安之际,阴谋论总是不请自来,被各种猜测和谣言充斥着。

美国大选不仅是国内的大事,更牵动着整个世界的关注。

拜登与特朗普,两位风格迥异的候选人,他们的支持率一度难分伯仲。

拜登以其稳健和经验著称,而特朗普则以其特立独行和民粹主义吸引了众多支持者。

在上个月的竞选演讲中,81岁的拜登,时而思路清晰,时而显得有些糊涂。

而78岁的特朗普,天生的演说天赋和激情澎湃的演讲风格,赢得了众多喝彩。

刺杀行动后,不知是否会博得选民的同情和支持。

有人说,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但这种猜测未免太过于轻率。

毕竟,子弹的轨迹稍有偏差,便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

同时,事件中支持者的伤亡也引发了民众的强烈反响。

在调查结果公布之前,所有的个人猜测不过是空中楼阁,证据链不充分。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人们更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被无端的猜测和谣言所左右。

真相,总会在时间的洗礼下,逐渐浮出水面。

03

命最硬的职业

这起事件不仅是一个悲剧,更是一个警示。

美国总统,看似荣耀无比,却是个实打实的高危职业。

历史上的多次刺杀事件,从林肯到肯尼迪,再到里根,每一次刺杀事件都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攻击,更是对国家体系的挑战。

不断提醒人们,这不仅是一个高危职业,更是一个随时可能被暴力威胁的岗位。

林肯在剧院被刺,肯尼迪在达拉斯的敞篷车上遇刺,里根在华盛顿的希尔顿饭店外被枪击。

这些悲剧不仅仅是历史的注脚,更是对现实的警示。

被刺杀过的总统有10位,4位丧命。

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悲痛和国家的动荡。

林肯曾说:

“我将为我的国家付出最后的代价。”

这不仅是个人的牺牲,更是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美国总统,是权力中心的重心所在,拥有行政权和军权。

众所周知,美国实行两党制,权力的分配,激烈的党争源源不断。

总统的权力不断扩张,风险增加,导致三权分立制度逐渐失去平衡。

再加上美国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永恒不变,背后财团也有主导地位。

这样的局面不是一天两天了。

陈旧的历史矛盾不断积压,几乎到了僵持的白热化阶段。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阶级构成了等级分明的社会。

贫富差距悬殊、种族歧视明显,合法持枪等等问题,存在已久。

这些问题如同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而美国总统大选,更像是多方势力博弈的舞台。

特朗普作为美国前总统、纽约房地产大亨、多产的作家等拥有多重身份的公众人物。

他在耄耋之年,冒着被刺杀的风险,再次竞选总统。

难道仅仅是人们普遍认为的爱出风头?

我看不尽然,应是作为美利坚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正如被誉为“世界最富盛名的主持人”拉里.金对特朗普的评价:

“他是个传奇人物,一生起伏跌宕,现在没有低潮,未来只有高潮”。

从始至终,他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竞选者。

写在最后

“特朗普枪击案”暂时告一段落,选票高低拭目以待。

遇刺事件本身只有短期效应,但是特朗普的高分表现却是长期效应。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

作为普通人,还是保命要紧。

不管谁上台,愿战争早日结束,恢复世界和平。

愿幸福与安康常伴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作者|鱼籽酱·爱笑的太阳花

0 阅读:34

鱼籽酱文化

简介:有料有梗有温度,百万青年的娘家人。我有故事,想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