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的比亚迪发布会上,全球共同见证了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汽车下线的“高光时刻”。作为全球第一家新能源汽车产量到达500万台的整车企业,比亚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一哥”。回想这几年,从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到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用了一年半时间;从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到今天的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才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很多人不禁好奇,比亚迪是如何实现“井喷式”增长的呢?
发布会上,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提及往事几度哽咽。当初王传福带着对新能源的梦想进入汽车行业,没有人看好,人们嘲笑他:“一个做电池的,怎么敢做汽车?” 王传福想要证明比亚迪能够造好汽车,中国汽车也能惊艳世界!为此他付出了整整20年。
用技术自立自强,再难也要搞研发
王传福被称为“技术狂人”是有道理的。2019年比亚迪利润只有16亿,遭遇了净利润的连续三年下滑。虽然饱受质疑,比亚迪连生存都成了问题,王传福还是咬牙在研发上投入了84亿。也是在这年,比亚迪完成了刀片电池的关键研发工作,第二年刀片电池上市,比亚迪彻底颠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2003年开始比亚迪正式进军汽车制造业,王传福去上海和普通人一样挤地铁,吃饭和员工一样去食堂,个人享受能省就省,却在研发投入上“一掷千金”。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正是靠着在研发投入上的“不遗余力”,这才有了今天比亚迪在技术上的遥遥领先。
潜心打磨,用颠覆性创新填满“技术鱼池”
除了在研发投入上的执着,技术路线的选择也是王传福的“长项”。2002年选择走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坚持18年最终研发出安全通过针刺测试,不起火,不冒烟的刀片电池;2019年发布e平台策略,两年后推出e平台 3.0,实现整车架构开发,一举突破电动车性能短板,解决了售价高、续航里程不足两大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难题;2022年发布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让搭载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正碰结构安全提升50%,侧碰结构安全提升45%。打造消费者“闭眼买,尽情开”的电动车;2023年1月发布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创的分布式驱动结构“易四方”,从感知、决策、执行三个维度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了全面重构;2023年4月发布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实现系统级深度集成,在给消费者带来舒适、操控、安全、越野等维度大幅提升的驾乘体验同时,也让比亚迪成为了首个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
毫无疑问,比亚迪成功了。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10年中国第一、中国乘用车市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双料冠军”。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头背后,是王传福的高瞻远瞩和比亚迪人2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如今比亚迪成为了全球首家达成第 500 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这份荣耀属于比亚迪,也属于中国品牌。正如王传福所说:“我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如今中国造车行业迎来了世界汽车工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信在比亚迪和国内所有车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一定能够创造历史,铸就辉煌,为全球汽车制造业注入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