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旧影话九江|良友—何香凝与汪精卫之子在庐山,1927年

冯晓晖 2024-05-08 22:25:33

文 / 冯晓晖

"故纸旧影话九江"系列深入挖掘报刊书籍、档案文件、照片地图等原始史料,以当代视角进行解读,多维度地展示九江近代的历史风貌。

【本篇资料】

来源:《良友》第十九期,民国一十六年(1927)九月三十日

标题:何香凝女士及汪孟晋等在庐山

作者:不详

出版: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

背景说明:

《良友》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摄影画报,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于1926年2月创刊,至1945年停刊,出刊期间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报。1945年后曾多次复刊,但影响已非从前。《良友》在民国时期的画报中刊行时间最长,印刷精美,又极富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摄影史等多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良友》共出版174期,有20多期介绍了庐山及周边的风景名胜、社会生活、政治人物活动和军事战争等。编者对其中部分报道、图片进行了整理解读,分多篇发布。

【解读】

《良友》第十九期本页的标题为《紫罗兰女士在南洋—何香凝女士及汪孟晋等在庐山》。页面上半部分为《紫罗兰女士在南洋》,紫罗兰女士是一位舞蹈家,活跃于民国中期。

页面中部有三幅照片,即《何香凝女士及汪孟晋等在庐山》,其中何香凝一幅,汪孟晋两幅。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荔湾区东漖棉村)人,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妇女运动先驱,国画家,中国国民党改革派元老。何香凝是国民革命元勋廖仲恺夫人,1925年廖仲恺被暗杀后,何香凝在较长时间内远离党派政治,但仍积极组织支援抗日战争。1948年,何香凝参与共同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众多高阶政府职务。

上图中,何香凝女生站正中,所在的位置不详,或可能是庐山黄龙潭、五龙潭一带。

何香凝是岭南画派著名画家,曾就读于日本私立女子美术学校,在发展革命事业期间,曾出售大量画作以募集资金,并积极组织妇女运动。照片中还有陈仲章夫人,陈仲章为齐白石弟子,后号称“齐派传人”。

上下两图有文字说明:汪精卫之子(右图立者)及其游伴友辈在庐山泅泳之神气。

泅泳:游泳。

汪孟晋:(1913年-2011年),又名汪文婴、汪文晋,曾留学德国学习政治经济,后任汪精卫政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军需处处长。晚年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以上两幅照片中,汪精卫的长子汪孟晋都是主角。在《良友》画报中,给政治名人未成年子女如此重要的篇幅,很少见。子凭父贵,彼时汪精卫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理论上的国民党党务、政府、军队的最高长官,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宁汉之争”,将要决定未来的国家元首。

《良友》画报将廖仲恺遗孀与汪精卫长子放在一个版面和同一个标题中,是否想说明何香凝代表的国民党左派对汪精卫武汉政府的支持?不明就里的人或许会认为是的,然而何香凝与汪精卫的儿子并没有在同一个画面中。

历史的真相与画报中制造的和谐恰恰相反。何香凝的确曾对汪精卫寄予厚望,并带着她所组织的劳动阶级妇女前往武汉。然而,当她认清汪精卫的嘴脸后就离开武汉。而她带到武汉的那批妇女干部中的很多人在1927年的大肃清中被杀或受迫害。

编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找到了一张照片,说明文字是这么写的:“何香凝在江西庐山留影。汪精卫叛变后,何香凝愤然离开武汉。这是她赴上海途中于江西庐山留影。拍摄时间:1927年7月。”

图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对照《良友》画报的照片可以看出,这两张照片很可能是在同一个时间、地点拍摄的。然而不同的表述方式, 不同的排列组合,传递的信息却大相径庭。

【编后记】

《良友》画报中记录的庐山故事与风景,有些价值很高。编者还在陆续整理中,因此该子系列的篇数未定,敬请期待。

0 阅读:9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