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基辅夜空里回荡的炮火声似乎提醒着我们这一周注定是多事之秋。在阿卡普尔科,兹维列夫前一天还是英雄,他和布鲁克斯比激战3小时20分,比赛直到当地时间凌晨5点才结束。然而第二天他就在男双比赛中因为质疑裁判对落点的判罚,用球拍打砸裁判椅,最终单双打一起被勒令退赛。
今天,ATP公布了对兹维列夫的处罚,罚款4万美元,取消他阿卡普尔科站3.1万美元的奖金和积分,同时继续对该事件进一步审查,但目前没有禁赛的处罚。
这个处罚结果可能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因为兹维列夫的球拍虽然没有打中主裁,但是都落在在主裁脚边极近的位置,危险性很大。因为带有一定的主观恶意,也远比德约科维奇在美网的发泄击球打中裁判要严重得多。有资深裁判把兹维列夫这件事定性为人身攻击事件,不少业内人士和网友也群情激昂地建议对他禁赛。
但是结合最终的结果来看,我觉得现场的情况更多应该理解成“犯罪中止”。当时兹维列夫情绪一上头,那个架势看起来确实挺像要揍主裁一顿的样子。但是最终他确实还是留了一丁点分寸,有选择地砸了主裁脚外侧椅子的部分。
当然这里说的犯罪中止是指他伤害主裁的“犯罪”中止了,可是砸裁判椅的犯罪实施了。参考我国刑法对于犯罪中止的条款,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所以最终应该按照砸裁判椅的定性来处罚,这个处罚比普利斯科娃砸裁判椅那次还是重了不少,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说得通的。
另外一个值得提出的情况是,前一天被赛会安排在凌晨1点30分开赛,打到凌晨5点钟,人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确实更易怒,尤其是兹维列夫本身情绪管理就有大问题的情况下。
这并不是说为兹维列夫开脱或者洗白,只是我觉得道德确实不应该僭越于法律之上。同时当法律足够完善的时候,道德就不应该再咄咄逼人的增加私刑,而多少应该有些温度。
在没有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情况下,道德的关注点更应该在反思,反思是什么造就了兹维列夫这种有缺陷的性格,如何杜绝此类事情重复发生。毕竟制裁并不是真正的重点,让兹维列夫能够改过自新,让巡回赛秩序井然才是真正的目标。
当然,在法律缺席或者缺乏效力的时候,道德则需要临时扮演法律的角色,甚至推动法律的进步。就像前两天的丰县铁链女事件,如果不是大众的道德和良知的推动,可能很快就淹没在众多“热搜”之中。
此前西西帕斯的洗手间战术事件也是一个正向的例子,当法规不完善的时候,道德最终倒逼法规进行了改善,网球比赛中选手的洗手间用时被进行了限制。
只是你会发现道德尤其是互联网道德有一个弊端,就是更多时候大众只是情绪宣泄,而并非真的追求公平。对于这些看客来说,每一个热点事件之于他们更像是看戏,而非解决问题。只要能把情绪宣泄掉,这个事情似乎就失去了继续关注的动力。但真正解决问题,要考虑的角度更全面,分析的逻辑也更复杂。
ATP此前一直宣称的针对兹维列夫前女友指控其家暴的调查却一直没有进展,职业网球协会其实是有关于这部分事务的态度和程序的,但事情发生一年多却几乎停滞,这就是一次法律的缺席。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事情发生之后根据自己的喜恶选择了立场、宣泄了情绪之后,真相似乎好像也没人继续追究了。
所以在任何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人虽然全情投入,唇枪舌战,但其实本质上只是在看戏,他们的诉求也往往是基于情绪的审判和惩罚。但真正倾向于解决问题的人通常是理智而慎重的,他们需要考虑规则的公平,但也会考虑过高的道德标准是否超越了普通的人性。
昨天还有一件事情,冬奥会双人滑金牌选手隋文静被网友扒出来用微博小号吐槽自己的搭档韩聪,抱怨搭档力量差让自己吃了很多苦头。我看网友的评论几乎也是都在攻击她。
但其实你带着同理心去想,一定程度上隋文静可能把微博小号认为是一个自己的私人空间,背后吐槽同事这种事情我们都没有少干过,更何况隋文静此前被不少网友质疑拖油瓶,受了不少委屈。她的做法并非无可指摘,但又不是完全无法理解。
所以,道德更多时候真的应该只是一种自我境界的追求,当它被用来要求别人的时候,其实是需要相当谨慎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绑架酝酿出过无数人类的浩劫。尤其在这个“有记忆”的互联网,道德审判的刑期可能是终身的,人们一旦犯错,甚至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权利。
会伤人的道德还道德吗?从这点上说,我更加坚信,有温度的道德才是真的道德,也希望法律真正需要道德来越俎代庖的情况越少越好。
如果紫薇不禁赛,德鸡美网和他一比较,是真的冤
小兹韦列夫至少应该被禁赛,这是起码的
连个大满贯都没有,脾气倒挺大的
必须禁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