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期为太原会战系列第18期。上一期主要讲述了晋军各部分散部署到山西各未沦陷区。本期将讲述为了破坏日军继续南下的计划,国军在太原南部的平遥组织防线发起新的战役……
(本期全文约54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大举屠杀无辜居民。12月28日、蒋介石通知在中日两国之间奔走调停的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 Oskar PaulTrautmann) ,国民政府拒绝日本政府提出的4项“和平条件”。1938年1月17日下午,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发表声明,“帝国政府尔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之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中日战争无可挽回地继续扩大。
被枪决的第5战区上将副司令长官韩复架。
1938年的春节是1月31日,山西百姓度过了一个看似平静的新年。表里山河之外其他省份的老百姓却没有这样的福气。1937年底,日军沿津浦铁路进犯山东,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架率部在鲁北组织抵抗,但被日军突破第一线后,就像丢了魂一样大举撤退。12月26日,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山东省会济南。随后,名城泰安、曲阜相继沦陷于日军之手。
韩复榘官拜陆军二级上将,在军事上是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在行政上是山东省政府主席,守土抗战本是他不容推卸的责任,日本人打来了却望风逃窜,引得全国舆论哗然,纷纷指其为卖国贼。1938年1月11日,韩复渠奉命前往河南开封参加军事会议,刚下火车便被扣押,随后被解送到武汉接受军法审判,以“不尽其守土职责及抵抗能事”被判处死刑。13天后,韩复渠遭到枪决,成为抗日战争中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处决的陆军上将。
韩复渠之死震动军界,却无法改变日益崩坏的战局。1月间,日军华北方面军以第5师团、第10师团进犯鲁南,华中方面军以第13师团攻略皖北。陇海铁路与津浦铁路交会点、同时也是中国军队第5战区司令长官驻地的徐州成为日军下一个目标,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为了缓解第5战区的压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月29日发布新的作战指导意见,根据日军南北对进围攻徐州的情况,下令第1战区所属各部队向津浦铁路北段的德州、沧州,第2战区所属各部队向正太铁路沿线的太原、石家庄,第3战区所属部队向沪杭之间的湖州、嘉兴迅速出击,牵制并迟滞日军其他部队向徐州方面增援。
此时,第1、第2、第3战区都处于休整期,没有能力快速实施如此大规模的反攻,但都对军事委员会的意见做出了相应部署。2月3日,第2战区下达了本战区的作战指导方针:
一、战区以主力保有晋城、陵川、东阳关、韩侯岭、汾阳、吴城镇,及绥西后套地区,相机推进。
二、一部向平汉、正太、同蒲、平绥各路出击,破坏交通,并扫荡残敌,伺机规复石家庄、太原各要点。
“相机”、“伺机”的表达,将这份作战指导方针的避重就轻表现得淋漓尽致。仔细分析,向平汉、正太、同蒲、平绥各条铁路出击破坏交通,看上去来势汹汹,实际不过是此前全省游击战的翻版。至于不仅要收复省会太原,还要打出太行山区规复石家庄,只能说是壮志可嘉,或者是难以实现的梦想。
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作战指导方针,也在日军抢先一步的攻击下落空了。
1937年12月25日,日军第1军通过了参谋部提出的“河北裁定战”作战计划,于次日下达各师团。第1军的计划要旨是,“首先以第14、第108师团攻占新乡平原及潞安平原,然后以数个兵团的有力部队向曲沃及临汾平原追击”,赋予第20师团的任务更加明确“与上述部队联系南进到同蒲沿线地区,攻占临汾、曲沃及蒲州平原”,第109师团的任务为追随第20师团前进,并接替其守备勤务,并对离石方向作战做好准备。简而言之,第1军的作战目标是占领第2战区正在组织抵抗的晋南地区,并一路追击到黄河北岸。这作战的预订实施时间是2月11日至3月10日。
香月清司
担任作战主力的日军第20师团番号虽然比攻占太原的第5师团要靠后许多,但同属日本陆军13个常备师团之一,在装备和兵员充实程度上相差无几。但是,与参加过日俄战争的部队不同,第20师团在1915年才出现在日本陆军的序列中,长期担任朝鲜殖民地的驻防任务,没有什么大规模战争的经验,直到七七事变时,才以“第一个动员参战的师团”博得一点声名。1937年7月下句,第29军南苑驻地遭日军袭击,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牺牲,其元凶之一便是第20师团。
日本作为亚洲唯一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第20师团在火力、机动力等方面远胜于中国军队。该师团所辖步兵第39旅团辖第77联队、第78联队,步兵第40旅团辖第79联队、第80联队。在这4个步兵联队之外,师团还直辖骑兵第28联队.野炮兵第26联队、工兵第20联队和辎重兵第20联队。为了这次作战,第20师团还得到了第1军直属部队的加强,获得的配属部队计有轻装甲车1个中队、山炮1个联队、150毫米榴弹炮1个联队(欠1个中队)、100毫米加农炮1个大队、迫击炮1个大队、高射炮1队、独立工兵1个联队等。
第20师团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中将和参谋长杵村久藏大佐,都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的“秀才”。川岸以尉官身份参加日俄战争时就到过中国东北,日后在参谋本部担任部附时,又到华南、东北等地进行参谋旅行,在日军中算是半个中国通。杵村曾被日军送往美国考察军事,被视为陆军中的明日之星。两人在侵华战争爆发以来的一系列作战中合作顺利,这一次也准备在“河北载定战”中大显身手。
第20师团的高级军官中,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当属步兵第77联队联队长鲤登行一大佐。他曾在1937年10月的娘子关之战和1941年11月的郑州之战中,两次被中国军队宣布击毙。实际上他一次也没有阵亡,而是晋升到陆军中将的职务并活到了日本投降之后,1972年81岁时才病死。
鲤登行一
在第20师团西侧,配合其作战的是第109师团。这支部队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才以留守第9师团为基础动员起来的特设师团。步兵实力和第20师团相同﹐其步兵第31旅团辖有第69联队、第107联队,步兵第118旅团辖有第119联队、第136联队。但该师团的骑兵仅有1个大队,番号为骑兵第109大队,炮兵则为与师团番号相同的山炮兵联队,另外还辖有工兵第109联队、辎重兵第109联队。
第109师团得到了独立机关枪1个大队、150毫米榴弹炮1个中队、高射炮1队、后备步兵3个大队、后备骑兵及野炮兵各1个中队等部的加强。对中国人来说,第109师团的师团长山冈重厚中将、参谋长仓茂周藏大佐和两位旅团长谷藤长英少将、本川省三少将都很陌生,远不如师团司令部中的1名中佐参谋声名狼藉——此人便是1933年1月策动榆关事变,鼓动日军占领山海关,拉开中日热河、长城之战序幕的前日本中国驻屯军山海关守备队队长落合甚九郎。
山冈重厚
2月12日,第20师团离开榆次、太谷集结地,开始沿同蒲铁路南侵,第一个目标便是此前丢掉的平遥。此时的平遥城内混杂着散兵游勇、各部队的采买人员和谍报人员,鱼龙混杂。原本驻防的川军第122师奉命撤走之后,县长魏允之及地方官员也无力维持秩序,直到接防的第17军军长高桂滋派第501团团长吕晓韬带领1个步兵营和1个骑兵营抵达后,会同县政府和公安局清查户口、实施戒严,才将局面稳定了下来。
高桂滋认为,沁源、子洪口、王和镇才是第17军的主阵地,平遥只能算作临时前进据点,一个消息源而已。所以当谍报人员报告平遥以北的祁县“城内的敌人仅百余名,城门紧团”,他也不感兴趣,没有想过予以收复。同样,他也没有要求第501团在平遥建立坚固的阵地,做好死守的准备。12日下午,第17军第251旅旅长高建白被派到平遥布置防务,巡视一番并听取汇报之后,也对日军为什么不切实占领富庶的祁县深感疑惑。
平遥西门。
答案很快揭晓了。2月13日天刚刚亮,平遥城北的五里店的第501团前哨部队遭到日军攻击。战斗中,第501团判定对方超过1500人,还拥有火炮支援。消息向上传达,高建白和高桂滋逐级上报战区,准备将部队撤出平遥。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却认为日军的进攻和上一次攻击子洪口一样,只是试探袭扰性质,下令对平遥“务须固守,不能放弃”。卫立煌还告知高桂滋、他将派出第83师驻张兰镇(位于介休县以北,距离平遥县城约14公里)的1个团前来支援。
卫立煌判断错了。来犯的日军是第20师团步兵第80联队,这个联队不仅拥有师团配属的山野炮,还得到了航空兵的支援,很快就突破五里店守军阵地,一路追击到平遥城下。日军此前已经侦察到守军兵力不大,无意采取围城之后再进攻的传统战法,而是决定集中炮火于城墙薄弱地段猛烈轰击,打开突破口之后大举攻城。面对日军的优势火力,城墙上的第501团官兵无法立足,只能退到城墙内侧的临时掩体里躲避。
高桂滋
午后3时,平遥东南城角在炮火的倾泻下崩塌。散落的墙砖形成了便于攀爬的斜面,第8O联队的步兵开始在重机枪的超越射击掩护下向城内突击。第501团官兵从内侧冲上城墙,试图阻拦日军,堵住突破口。但躲在突破口外侧的日军士兵以掷弹简向突破口内发射,压制住守军后续部队的增援,很快将这道斜坡牢牢掌握。占领突破口后,日军以中队为单位分路挺进,一部向城内突破,另一部沿城墙分别向平遥东门、南门进攻,在城墙上架以掷弹简和重机枪打击守军阵地和集结地。
由于缺乏工事掩护,第501团官兵被来自头顶的枪炮压得无法抬头,只能贴着屋墙行动,战斗组织能力被大大削弱。更痛苦的是困居城内的骑兵营,因为街道被日军火力封锁,完全没有施展威力的空间,官兵只能徒步参战,与日军逐屋逐巷地争夺。被集中起来的军马成了城墙上日军的显著目标,多数惨死在掷弹简的轰击之下。
增援的第83师1个团还没有赶到,平遥守军已经难以支持。日军突破城防1个多小时后,城内已经陷入混乱。骑兵营营长史殿丞战死,部队失去掌握,纷纷溃散。步兵营各连、排之间也失去联系。高建白事后曾回忆“我指挥巷战,处处敌我肉搏,死尸遍地,血流遍地”,眼看已经无力挽回局势,他和20多名随从跨上战马,从还在守军掌握中的西门飞驰突围。谁料城外已经是日军天下,无论战斗兵还是有枪的辎重兵,只要看到这支骑兵便举枪射击。高建白冲出西门后向西、向南突围都未成功,索性绕道城北再折往西南,兜了一个大圈子才返回第17军防区。下马时,“衣裤都被子弹穿成乱孔”,跟随他的官兵只剩下了6个人。
高建白
据战后统计,平遥战斗中国军队伤亡480余人,损失军马100多匹。第20师团则称日军战死6人、负伤26人,并判断中国军队损失1500人左右。日军最大的收获是第80联队山根大队缴获了一份卫立煌签发的作战命令,其中记载第2战区即将实施反攻太原作战。
日军在攻城的同时便开始屠杀平民。据在平遥县大阎村抗日区公所工作的高仪卿回忆,“日寇一路从南门进城,不论男女老幼,见人就杀,把一条南街杀得尸体遍地,血流成河。一路是从小东门城角打开的缺口,仅在第十街就杀了百姓40多人。这股日寇,沿着城壕向北进犯,走到上东门北面尹吉甫庙前,碰到20多个逃生的百姓,将他们刺死。搜到在炭市场房间躲藏的进城买东西的70多人,又将他们刺死”,被枪弹打死的“至少有七八百人”。
战后,平遥成为第20师团的集结点。休整2天之后,川岸文三郎下令编组先遣队和右侧支队。前者以第80联队为主体组成,由第40旅团旅团长上月良夫指挥,继续沿同蒲铁路南下攻击介休。后者以第77联队为核心组成,由该联队所隶属的第39旅团旅团长高木义一指挥,渡到汾河以西集中后与先遣队并肩南下,攻击孝义。2月16日午后2时、上月先遣队攻占介休。黄昏时分,孝义也落入高木支队之手。这—天的战斗中、第20师团战死1人、负伤3人,声称打死打伤中国军队500余人。
日军的南下无疑给第2战区当头一棒,卫立煌也不得不承认日军开始南下的现实,却没能拿出任何应对的方略。充满了投机色彩的反攻太原、石家庄计划虽然难以继续实施,但阎锡山却不肯放弃反攻太原的梦想,只是向军事委员会要求解除反击石家庄的任务,以便集中力量规复太原。对这种小修小补,军事委员会自然从善如流,于2月17日复电“着即向正太路转取攻势、相机规复太原”。随后,第2战区下达了新的作战指导方针和部署:
第一,方针
本战区为导致第1、第5两战区作战于有利态势,以一部沿同蒲路转移攻势,先将太谷以南之敌歼灭,乘势攻略榆次、太原,并进出娘子关、石岭关等地区。
第二,部署
一、右翼军总司令朱德,指挥第18集团军、第3军、第47军、第17师、第94师,及第177之第529旅,以一部固守晋城、陵川、东阳一带;主力袭击榆次、太谷及同蒲路北段之敌,更须彻底破坏交通,阻绝敌军向同蒲路南段增援。
二、中央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第9军、第14军、第15军、第17军、第19军、第85师,及骑兵第1师,俟左右两翼军将正太、同蒲两路阻绝后,主力转移攻势,先将太谷、交城之敌歼灭,乘势攻略榆次、太原。
三、左翼军总司令傅作义,指挥第35军、第71师、新编第6旅及骑兵第1军(欠骑兵第1师),以一部进出太原以南,破坏交通,扫荡残敌,并阻绝敌之增援与撤退,主力适时向交城、文水之敌进攻,协助中央军之作战。
四、总预备队指挥官陈长捷,指挥第61军及第66师在汾西临汾地区集结,随中央军推进。
五、骑兵第2军、骑兵第6军、挺进军,及绥西各部队,分别向归,、包头之敌袭击,并破坏交通,以牵制敌军南下增援。
第2战区的计划是,以右翼军固守晋东南太行山脉各通道,袭击同蒲铁路与正太铁路的交会点榆次,以阻绝山西之外的日军向同蒲铁路沿线日军增援,避免再度重演太原会战的悲剧。同时,以左翼军装击太原以南,截断日军第20师团的后路。待左、右翼两军完成任务,再由中央军转移攻势,出动主力将孤立的第20师团予以歼灭,继而攻略太原,乃至光复娘子关,打出山西去。
虽然在第2战区的眼中只有沿同蒲铁路和汾河河谷南下的第20师团。但第20师团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的行动计划并非只是南下这么简单。日军用于山西的兵力,也不仅仅只有第20师团。策划着歼灭战的第2战区正副司令长官们,很快就将尝到疏忽的苦果。
【未完待续……】
感谢您的观看,下期将继续讲述太原会战的战斗战史,点关注不迷路
点击主页橱窗,精选的军事、历史丛书等你选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