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首席记者:孙虎彪
成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因此也就可以理解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本文摘取了稻盛先生著作中相关的解读,希望您品读完后能从中收益:
在推进新事业的时候,无论遭遇什么艰难困苦,也决不妥协、决不退缩,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笔直前行,这是非常重要的。
就是说,需要某种“无赖性”。
所谓无赖汉,一般是指反抗父母、对体制举反旗、与权威唱反调、一味坚持自己的主张、作梗捣蛋的人。
但真正的“无赖性”,是指无须依赖他人,具备独立精神。就是说,不是人云亦云,不是说些理所当然的常识,不屈从于多数。
不心存依赖,就是自由。不是依赖他人,而是依靠自己。
只有从自身寻找依据,才会孕育真正的创造性。从一切束缚中挣脱出来,获得自由。就能彻底追求自己的信念。
只有具备这种态度,才能产生创造性。
“挑战”这个词,听起来振奋人心,很有气概。但要成就新事业,就必须持有“无论如何都要干到底”的斗争心。
如果不是这样,只是把“挑战”这个词挂在嘴边,光打雷不下雨,那就不过是空话而已。
我认为,只有不管遭遇什么困难,都能顽强努力、坚决克服困难的人,才能从事挑战性的事业。
当各种形式的困难和压力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往往会畏缩不前,或者改变当初的信念,妥协退让。
而战胜这样的困难和压力的能量,来源于当事人持有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心。“绝对不能输,一定要成功。”必须燃起这种激烈的斗志。
京瓷就是这样一家企业,用顽强的意志挑战困难的局面,获取被认为不可能取得的订单。
而且,不管订单的技术难度有多高,都拼命努力,全力争取在约定时间内交货。就这样不断开拓新客户,不断提升业绩。
这个时候,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可能性,持续不断探索解决之道。
迄今为止,不管遭遇怎样的困局,我都会想:“以前的方法或许不行,但一定可以找到其他方法,杀出一条血路。”进而拼命思考打开困局的方法。
不管面对怎样严峻的、困难的状况,都要绞尽脑汁,思考一切条件,探索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
要想挑战获得成功,必须像这样努力钻研创新,就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秉持“不离不弃”的姿态。
所谓挑战,并不是单纯的勇气,也不止是坚韧不拔;也不是仅仅相信可能性就行。必须彻底地思考怎么做才能打开困难局面的具体方略。
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相信自己的可能性,决不放弃,坚韧不拔,持续思考,钻研创新,“这么做试试,那么做试试”,只有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打开困难的局面,从而挑战获得成功。
人生的富足感,源于自己的工作
在我们的世界里,尤其是制造业,有些人被称为“名家”或“达人”。
他们正是因为倾其一生、埋头工作,所以才到达了那样的境界。如果努力不够,势必无法成为名家达人。
换言之,名家达人不仅专业水准高超,其心灵及精神状态也达到了非常崇高的境界。
不仅技艺高超,还能把自身的心灵状态反映到精美的作品中,让人感动和触动。这样的人才算是名家达人。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能通过认真努力、埋头苦干。
努力埋头工作能够塑造“不变节的人格”
二宫尊德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一名农夫,他也许上过几天“寺子屋”,但绝对算不上有学问。他靠着一锄一锹,从早到晚、披星戴月地在田间耕作。
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努力勤奋,他使自己的村庄脱贫致富,成就了伟业。
各地贵族官绅听闻了他的光辉事迹,纷纷请他指导各地农村的脱贫工作。尊德不辱使命,让原本贫寒的村落一个个变得富足。
这样的事迹最终传到了江户幕府那里,于是尊德被邀至将军府中。对于当时的情景,内村鉴三在书中有如下描述:
“尊德仅为一介农夫,出生贫寒卑微,未受礼数教养。当时他穿上武士阶层的和服上衣与裤裙,与将军府中的武将们交谈。其行为举止和言谈内容,却透着高贵与风雅。”
换言之,塑造人格的唯一手段是埋头努力工作,而非接受教育或研读书籍。
由此可见,通过努力专注于某件事而形成人格的人,是一切组织应该选择的领导人物。
所谓坦诚之心,就是承认自己有不足,从而发奋努力的谦虚态度。
真正能够取得进步的人,是怀着坦诚之心、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经常自我反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
有了这样的坦诚之心,就能推动事业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听起来刺耳的话,往往是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的良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种态度对人生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坦诚之心”是进步之母。如果一个人没有坦诚之心,就无法成长进步。
松下幸之助先生也一直强调“坦诚之心”的重要性。松下先生连小学都没能毕业,却创立了松下电器产业这样的大企业,其原动力正是坦诚之心。
如果当时的他因此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话,那么松下电器的发展恐怕也就到头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却一直没有忘记谦虚的态度,总是说自己“一无学识,二无文凭”,凭借着从别人那里耳听心记所得的学问来不断充实自己。
松下先生就是这样坚持听取别人意见、虚心学习新鲜事物,从而使得其一生都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度过的。
所谓“坦诚之心”,即承认自身不足并努力改进的谦虚态度。而这正是成功的关键。
在那些我们觉得“真了不起、真伟大”的人中,有的人会随着年龄的老去,变回凡夫俗子。
这些人虽然在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的全盛期,拥有过杰出的思维方式,也因此飞黄腾达。
但随着年龄的老去,其思维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这是没有经常摄取能量和营养的缘故。
这个营养指的是心灵的营养,也就是“反省”这种营养。因为没有摄取营养,所以心灵逐渐衰弱。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宗教界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些曾经优秀的大僧正或法师,年轻时努力修行,获得了卓越的见识,但随着年龄的老去,却逐渐不再拥有这样的人格。
所以,要维持这种人格,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反复修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这就是人的本性。
由此可见能否经常进行反省,是人向上成长的关键。
心灵的问题必须要反复再反复地反省,不厌其烦地不断聆听相同的内容,不断进行修正。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成为一名卓越人士。因为这不仅对自己来说,而且对于身边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怀抱这种思维方式才能让充实美好地度过仅有一次的人生。
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使用过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不乏“聪明伶俐”的人。这种人头脑敏捷,对工作要点领会很快,是所谓“才华横溢”的人物。
公司也招聘了一些“笨人”,他们反应迟钝,理解事情缓慢,可取之处只是忠厚老实。
我也曾认为,前者当中特别能干的人,“将来公司里可以委以重任”。是这样的吗?
不,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就是说,那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才,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太平凡,待在公司里大材小用了,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
所以,最终留在公司里的人、有用的,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头脑迟钝的人(用词可能不当)。我为自己曾经的“短见”感到羞愧。
这些“头脑迟钝”的人们,10年、20年、30年,他们像尺蠖中一样一寸一寸地前进,刻苦,一心一意,愚直地、诚实地、认真地、专业地努力工作。
经过如此漫长岁月的持续努力,这些所谓“头脑迟钝”的人,不知从何时起,就变成了“非凡”的人。
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事实时,很是惊奇。当然,他们并不是在某个瞬间发生了突变,非凡的能力也不是宛然获得的。
加倍努力,辛苦钻研,一直拼命地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塑造了自己高尚的人格。
不像豹子那样行动迅猛,而是像牛一样,只是“笨拙”地、“愚直”地、持续地专注于一行一业这样不断努力的结果,让他们不仅提升了能力,而且磨炼了人格,造就了高尚美好的人生。
如果有人哀叹自己没有能耐,只会“认真地做事”,那么,我想对他说,你应该为你的这种“愚拙”感到自豪。
看起来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韧不拔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基石,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能力”。
世上被誉为“天才”、“名人”的人们,他们毫无例外,都发挥了这种“持续的力量”、长年坚持这种努力,那么杰出的技能和优秀的人格也会变成你的特质。
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平凡”变为“非凡”,你就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只有坚持这种愚直的人生态度,人才能抓住改变自己一生的机遇。
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多少去了萝莉岛,请莫言开笔批判这些败类。[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