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打造了张圣圭的《Workman》和黄光熙的《协商王》后,高通焕PD再次在Youtube上开更了一档新综艺——《转学者》。
节目的模式简单清晰,主MC李昌燮每期“测评”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体验该专业的课程,和同学们共度一天的校园生活,最终用一句话给出该专业的测评结论。
截止目前,节目已经以周更的形式更新了16期,在Youtube上平均单期点播量将近300万。在艺人个人自制的微短综中,属于非常优秀的成绩。
对于娱乐内容而言,夸张猎奇的内容天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而从近处的生活中寻找亮点,则更需要创作者有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不妨借助这档节目的选题和创作,来聊一聊综艺内容如何向校园要选题。
校园综艺的新切入点
校园一直是各平台看重的综艺题材。《沸腾校园》《百川高校声》《怦然心动20岁》等节目,都将目光聚焦校园,尝试从学生群体身上发现不同的亮点。
但细看这些节目就会发现,他们大多将已有的综艺品类和模式移花接木到校园之中,将节目的参与者限定在“在校生”这一群体:《沸腾校园》是高校版的《这就是街舞》,《百川高校声》是高校版《中国好声音》,《怦然心动20岁》则是高校版的《心动的信号》。
尤其近3年受到防疫政策限制,综艺制作难以真正走入校园,只能利用架空的校园设定和临时搭建的虚拟校园场景,更容易让节目显得隔靴搔痒,少了几分味道。
校园题材还有别的思路吗?
《转学者》给出的解法是,从学生的真痛点出发。
《转学者》的导演高通焕PD在接受《韩国日报》采访时提到,节目的创作初衷就是回答学生们“这个专业是这样的吗?”的困惑。
在选择大学报考专业时,高三的学生其实面对着巨大的信息鸿沟,学校官网上的专业介绍文字冷冰冰,互联网上的资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而父母和社会的固有评价,则暗含着刻板印象。
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清楚自己选择的专业究竟学什么?未来就业的出路是什么?就匆匆决定了未来四年,甚至是更久的发展路径。
面对这个信息鸿沟,《转学者》给学生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经验”,即用李昌燮的真实专业体验,用他从学长和学姐口中得来的真实情报,为学生们提供第一手的经验。
在节目的设计中,主MC李昌燮每期都将转学到一个新专业,身穿学院院服、体验专业特色课程、和学生一起打卡校园食堂和周边美食、体验课后生活,甚至通过去教务处缴纳当天学费,展现求学成本的高低。
而李昌燮和校园中学生的互动里,则能提供身为“过来人”的学长学姐的第一手建议。
警察行政专业毕业就一定能成为警察吗?体育大学里的现代舞专业有什么意义?学电子竞技每天打游戏就可以吗?
正如李昌燮在采访国际贸易专业的同学毕业的常规去向时,得到学长的回答是:失业。
这些回答有些暖心,有些扎心,但都无比真诚。
除此以外还会展露丰富有趣的校园文化,如高丽大啦啦队讲述自己和延世大啦啦队多年来的恩怨情仇,以及彼此喝酒联谊时排座位的潜规则:必须一一交叉,以防队友间互相照顾。
这样的“人间真实”是以往在校园官网等常规渠道中难以得到的,但却是学生们真正好奇的。
在《转学者》每期大学的选择上,也同样贯彻了为普通学生服务的理念。
韩国顶尖SKY(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的重点专业和热门专业,对普通学生可望不可及。因此相较于这些话题性强的顶尖专业,《转学者》将目光投向了更多的普通大学,从这些普通的学校里寻找宝藏的特色专业,甚至选择了很多冷门的韩国外省市地方大学。
他们没有SKY的关注度,没有大量的情报和曝光,却需要被高中生们了解。
除了单纯提供资讯的功能,这档节目在2023年的现在有了另一重意义。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当校门打开的时候,我已经毕业了”、“明明是同学,却活生生处成了网友”……
受到疫情影响,校园封闭,社团活动取消,大型校园活动无限期延迟,本该精彩丰富的校园生活缺失,成了这届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的遗憾。
《转学者》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能够帮助这群大学生,弥补失去的校园生活的遗憾。
在《转学者》的第二季寒假特辑中,将目光对准各个大学的特色社团,如檀国大学的股票社团、中央大学话剧社团、首尔大学的广播社团等。未来节目还将尝试校园活动、体育赛事、校园节日,呈现更丰富的校园生活。
正如冷眼在《综艺创作者们,该如何关注「附近」?》中提到的,一档好的综艺需要有它的时代痕迹,甚至可以说,综艺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体系构建出一整套的时代记忆,成为留给未来的一个文化样本。
《转学者》用“校园测评”为抓手,构成了一个鲜活的韩国大学图鉴。里面展现了具体的专业,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面貌,也有鲜活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果节目的IP能够以年为维度,长期存在的话,几年后再重返同一所学校,或许能看到不同的面貌。曾经的热门专业现在如何?曾经大一的同学到了大四心态又有什么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录制7小时,成片20分钟,如何从平凡日常找看点?
进入校园究竟能看到什么?校园生活每个人都熟悉,如果节目组没有发现综艺看点的能力,稍有不慎节目就让节目平淡乏味。这是对创作团队最大的挑战。
无论是《Workman》还是《转学者》,都通过将主MC当作一个陌生的体验者,以“闯入者”的身份与日常生活产生碰撞,从而从陌生视角重新发现生活的精彩。
在《Workman》中,张圣圭以一个完全不熟悉状态的新人打工仔,进入快节奏高强度的兼职工作中,从而碰撞出戏剧效果。而《转学者》中,主MC李昌燮则作为一个对大学校园和专业知识并不熟悉的“新生”,与严肃的课堂环境和专业性满满的课程产生戏剧效果。
为了强化这种陌生体验带来的反差,在选择每期体验的专业和课程时,节目组也特意选择了艺人并不熟悉的场域,做出能够和李昌燮产生反差的内容设计。
例如在让李昌燮体验警察行政学系的逮捕术课程,紧凑的高强度体能锻炼让李昌燮戴上“痛苦面具”,紧接着格斗擒拿的动作练习中,他又如同沙袋一般被反复地摔来摔去,笑点百出。
节目中除了李昌燮的艺能,一批鲜活的普通素人学生,是《转学者》的另一个看点。
从《Workman》到《转学者》,导演打造有综艺感的素人的能力始终让人赞叹,甚至有弹幕感叹:为什么韩国综艺能找到那么多有综艺感的素人。
在冷眼看来,倒也不是韩国人有综艺感,而是节目组真正做到了让艺人和素人之间做到有效沟通,而不是各说各话、各抒各情的尬聊。
沟通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要让艺人和素人之间能够达成有效的沟通,就需要双方能产生实质性的信息沟通。
首先,艺人需要对话题本身自带好奇。
《转学者》的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曾经透露,主MC李昌燮因为早早出道,他的大学生活其实并不完整,留有很多遗憾。究竟现在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李昌燮本人也有充分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沟通需要能产生信息的交流。
在《转学者》中,李昌燮“乱入”陌生的大学,在缺乏指引的情况下,想要顺利完成体验,自然需要向其他学生求助。当嘉宾的身份从高高在上的艺人变成了需要帮助的新人,身份地位的反转,有助于磨平星素互动中的一部分鸿沟。
同时,李昌燮本人承担着收集校园专业情报的任务,也为他和学生们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话题方向:专业的压力高低、忙碌程度、就业前景、学费、课余生活,甚至还有八卦话题,如这个专业是否容易脱单、教授凶不凶等。
这样,MC与学生的每一次沟通都承载有趣的信息,时不时还会有猛料爆出,配合上花字和剪辑,就能感受到学生本人的生动性格。
而在那些让我们感到尴尬的星素互动中,往往艺人和素人之间并没有达成有效沟通。素人被当作工具人,不过是引出艺人自身八卦故事的钩子。工具人何谈综艺感?
在节目的剪辑风格上,《转学者》也延续了《Workman》以来一贯的快节奏。节目几乎不将时间浪费在流程性的交代上,仅保留最具看点的内容,让笑点能够以更高的密度爆发,观众的注意力不至于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流失。
也正因为如此,节目每次录制时长一般需要7个小时左右,但最终的成片只有20分钟。一次90分钟的课堂体验,节目中仅短短5分钟不到,其他看点不足的地方都被导演组果断舍弃。
那如何在节目保持快节奏的同时,让观众不会因为一时的走神而迷失?
《转学者》选择简化单期的叙事结构,每期都是固定的校园体验流程,用最简单的时间逻辑码出一个清晰的故事线:
李昌燮抵达学校-寻找教务处缴纳当天学费-上午体验专业理论课-中午和同学共进午餐-下午体验专业实践课-放学后生活。最终,李昌燮将用一句话总结和推荐这所学校和这个专业。
配合类似“课程表”的进度条提示,观众不动脑也能轻易跟上导演组讲故事的逻辑,才能做到快而不乱。
都说“艺术创作源于生活”,但有时候生活本身的亮点却是最难被发现的。
当我们不断向着更新更潮更前沿的世界寻找的综艺选题时,不妨多看一看近处的生活,这才是综艺最天然的选题库。
如何“重新看见”生活?从生活中找到真正的痛点,用反差的任务和人设重新发现生活的新鲜感,从真正的素人身上寻找新鲜故事,是《转学者》给我们的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