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高炮68师入越作战,毛主席亲自点名:中央警卫团一同前往

这这这哈哈 2024-11-30 11:22:53

1968年高炮68师入越作战,毛主席亲自点名:中央警卫团一同前往

世人皆知中央警卫团是保卫中央领导的卫士,却不知在1968年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里,这支神秘的部队曾远赴异国他乡,在越南战场上谱写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那一年,当越南战事正酣之际,毛主席一个看似令人不解的决定,让这支久经考验的卫士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为何主席要点名中央警卫团随高炮68师一同入越?这支习惯了警卫勤务的部队,又将在战火纷飞的越南丛林中经历怎样的考验?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一、特殊的选派

1968年3月的一个清晨,中南海西花厅内,毛主席正在与汪东兴商议军事部署事宜。谈话间,毛主席突然提出要从中央警卫团抽调一支精干力量,随高炮68师一同赴越参战。这个决定在当时确实出人意料,以至于连汪东兴也一时难以理解其中深意。

当时的形势是,美军在越南的军事行动日益猖獗,对越南北方的空袭愈发频繁。越南方面多次向中国提出援助请求,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军事支持。中国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派遣高炮部队入越,协助越南军队对抗美军的空中优势。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毛主席选择让中央警卫团参与其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对汪东兴说:"警卫团的同志们,天天在中南海里转,总要见见世面。"这句看似随意的话语背后,蕴含着对这支部队未来发展的深远考虑。

接到命令后,中央警卫团立即开展了一场严格的挑选工作。团领导班子连夜召开会议,制定了详细的人员遴选标准。这些标准包括:政治觉悟高、军事素质过硬、身体素质优良、有一定专业技能等。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300名优秀干部战士组成援越部队。

在这支特殊的队伍中,有着各种专业背景的人才。其中包括了精通高射炮操作的技术骨干、熟悉通信设备的专业人员、经验丰富的侦察兵,以及医疗救护人员。这种专业搭配的考虑,为后续在越南的作战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1968年4月15日,一场特殊的欢送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宣读了上级的派遣命令,参战官兵代表进行了庄严宣誓。当天下午,这支队伍便启程前往广西,在那里与高炮68师会合,为即将开始的援越任务做最后准备。

在出发前,每位战士都领到了特殊的装备。除了常规的军需用品外,还配发了适应越南气候的防潮物资、防蚊虫药物等。考虑到任务的特殊性,他们还特别准备了伪装用具和越南军服,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

这支队伍的组建过程非常严密,为了确保行动的隐蔽性,所有人员都以高炮68师的番号对外活动。就连他们的家属也只知道他们去执行特殊任务,并不清楚具体去向。这种特殊的身份转换,成为了这次行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艰苦的适应期

1968年4月下旬,中央警卫团抽调的这支特殊部队抵达越南北方山区。初到异国他乡,官兵们立即面临着诸多考验。与北京截然不同的气候环境,成为他们必须克服的第一个难关。

越南北方的热带气候,常年高温潮湿。白天气温经常超过35度,湿度高达95%以上。这种环境对于习惯了北方气候的战士们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了尽快适应当地环境,部队采取了分批轮换作业的方式,每次作业时间不超过4小时,以防中暑。

在驻地建设方面,部队充分借鉴了越南军队的经验。他们利用当地竹木材料,搭建了具有通风效果的高脚木屋。这种特殊的建筑结构不仅能避免地面潮湿,还能防止蛇虫鼠蚁的侵扰。同时,他们还在营地周围挖设了完善的排水系统,以应对频繁的暴雨天气。

语言障碍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部队派遣前进行了简单的越南语培训,但实际交流中仍然困难重重。为此,部队专门组织了"互学小组",邀请越南军队的同志担任语言教员。通过每天晚上两小时的集中学习,战士们逐渐掌握了日常交流所需的基本用语。

饮食适应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越南的粮食以大米为主,蔬菜品种与中国北方有很大差异。考虑到这一点,部队专门开辟了一片菜地,种植了一些适合当地气候的中国蔬菜。同时,他们也虚心向越南同志学习当地食材的烹饪方法,gradually调整了部队的伙食结构。

最具挑战性的是作战方式的转变。原本擅长警卫工作的战士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高射炮的操作技能。为此,高炮68师的教官们不分昼夜地进行授课训练。训练科目包括炮位选择、快速架炮、瞄准射击等多个环节。特别是在夜间训练时,常常要在没有任何照明的情况下完成所有操作。

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部队采取了"以战带训"的方式。每当执行实战任务时,都会安排经验丰富的高炮68师战士与警卫团战士搭配协同。这种方式不仅加快了技能掌握的速度,还增进了两支部队之间的战斗友谊。

在这段适应期间,也发生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小插曲。有一次,一个排的战士在执勤时遇到了剧毒眼镜蛇,所幸之前接受过相关训练,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方式,避免了伤亡。这个事件之后,部队更加重视野外生存技能的训练。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适应,这支特殊部队终于完成了从警卫人员到防空战士的转变。他们不仅克服了气候、语言、饮食等方面的困难,更重要的是掌握了高射炮兵的专业技能,为接下来的实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首战告捷

1968年7月15日,这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中央警卫团和高炮68师的战士们迎来了他们在越南的首次实战。当天凌晨3点,雷达观测站传来重要情报:一批美军F-4战斗机正从东南方向逼近阵地。

战前,部队根据实际地形特点,在山区设立了多个高炮阵地。每个阵地都经过精心伪装,用当地的竹木和树叶搭建掩体,从空中俯瞰与周围环境完全融为一体。高射炮阵地呈扇形分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空火力网。

接到警报后,各阵地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战士们迅速就位,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快速完成了弹药准备、设备检查等各项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整个过程都在绝对无声的状态下进行。

清晨5点30分,第一批美军战机出现在射程范围内。这些F-4战机正在执行轰炸任务,完全没有察觉到地面火力网的存在。当敌机进入最佳射击距离时,指挥所下达了开火命令。

第一轮齐射,由三个阵地同时发起。密集的炮弹形成了一道火力屏障,迫使敌机改变航线。就在这时,另外两个预先设置的阵地抓住战机调整航向的机会,展开了第二轮攻击。这种交替掩护的战术,让敌机陷入了被动局面。

战斗中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上午6点15分。一架被击中的F-4战机在坠落过程中,朝着一个高炮阵地俯冲下来。情况危急之际,阵地指挥员当机立断,命令全体人员转移。战士们刚撤离到安全地带,坠毁的战机就重重地砸在了原阵地位置,随后发生剧烈爆炸。

这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的空战,最终以防空部队的胜利告终。战果统计显示,共击落美军战机3架,击伤5架,逼退十余架。这个成绩,在当时的越南战场上可以说是相当亮眼的。

战后分析表明,这次胜利的关键在于几个方面。首先是阵地的隐蔽性做得极为出色,使得敌机始终无法准确定位火力点。其次是火力配置的科学性,各个阵地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火力互补。最重要的是,两支部队之间展现出了默契的配合,中央警卫团战士的警惕性与高炮68师官兵的专业素养完美结合。

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证明了中央警卫团战士们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作战环境,更展现出了他们过硬的军事素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例伤亡。这与他们平时严格的训练和科学的战术运用是分不开的。

战后,越南方面专门派人前来祝贺。他们对中国部队展现出的战斗力表示由衷钦佩,特别称赞了中方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冷静和专业。这次胜利,也为后续的作战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艰难的坚守

随着战事的深入,中央警卫团与高炮68师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1968年8月至12月期间,美军加大了对越南北方的空袭力度,不仅增加了轰炸频率,还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作战策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68年9月3日的一场遭遇战。当天,美军首次采用了"电子干扰"战术,企图瘫痪防空雷达系统。面对这种新型作战方式,中方指挥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他们改用了备用的光学瞄准设备,同时派出观察哨,通过肉眼观察来辅助瞄准。这种临机应变的处置方式,使得当天的防空作战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补给问题是另一个严峻的考验。由于战事持续时间超出预期,部队的弹药储备开始告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指挥部决定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将大型阵地分散成若干个小型火力点,既节省了弹药消耗,又增加了防空网的灵活性。

10月份开始的连续阴雨天气,给部队带来了新的困扰。潮湿的环境严重影响了武器装备的性能,特别是精密的瞄准系统常常出现故障。为此,技术人员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利用当地特产的棕榈油来进行防锈处理。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出奇地好。

伤病救治是另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地处丛林地带,蚊虫叮咬和热带疾病的威胁始终存在。医疗队除了处理战伤,还要应对疟疾等传染病的挑战。他们采取了预防为主的策略,定期为官兵服用金鸡纳霜,并严格执行防蚊措施。

11月的一次战斗特别值得一提。当时,一个高炮阵地遭遇美军的精确轰炸,装备受损严重。在等待支援的48小时里,官兵们就地取材,用竹子搭建了临时掩体,并利用受损零件组装出一门应急高炮,成功打退了敌机的多次侦察。

为了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部队坚持每周举行一次战术讨论会。在会上,官兵们交流作战经验,分析敌军战术的变化,不断改进防空作战方法。这种集体智慧的积累,为后续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物资运输也是一个重要挑战。为了避免被敌机发现,所有补给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运输队采用了"接力式"运输方法,将长途运输分解成若干个短途段,每段由不同的小组负责,既确保了安全,又提高了效率。

12月初,美军开始使用红外线制导导弹,这给防空作战带来了新的威胁。应对这一挑战,部队采用了"热诱饵"战术,在关键位置布置特制的热源,成功地迷惑了敌方的制导系统。

在这段艰难的坚守期间,中央警卫团和高炮68师共同经历了164次大小战斗,击落敌机27架,击伤31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战绩。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两支部队精诚协作的结果。

五、凯旋与经验总结

1969年3月,随着战事的变化,中央警卫团与高炮68师完成了在越南的防空任务。撤离前的最后一周,两支部队还参与了一场规模较大的防空作战,击落美军战机2架,为整个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撤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装备转移,为了不影响战区防空力量,中方提前对越方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在确保越方人员完全掌握装备操作要领后,分批移交了部分防空装备。第二阶段是人员调配,按照"先外围后核心"的原则,依次撤出各个阵地。第三阶段是资料整理,将近一年来积累的作战经验和技术档案进行系统化整理。

在整理战果统计时,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在执行任务期间,两支部队共参与作战275次,击落敌机32架,击伤42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战绩。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实现了零伤亡的目标。这个成绩的取得,与他们采取的一系列创新战术密不可开。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游动阵地"战术。这种战术打破了传统固定阵地的概念,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布防。每个阵地都设有多个备用位置,根据战况随时转移。这不仅提高了部队的生存能力,也增加了打击效果。

另一个重要经验是"三三制"协同作战模式。即将三个高炮阵地编为一组,采用"两攻一备"的方式轮换作战。这种模式既保证了持续的火力输出,又给了各个阵地休整的时间,有效提高了整体作战效能。

在装备维护方面,部队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热带环境的保养方法。比如针对潮湿天气,开发出了"三涂两烤"的防锈技术,大大延长了武器装备的使用寿命。这些经验后来被整理成技术手册,为其他部队提供了宝贵参考。

通信联络也有独特创新。为了应对敌方的电子干扰,部队研发了一套战场手势语言,包含了200多个战术动作信号。这套无声通讯系统不仅保证了命令传达的准确性,还有效避免了暴露目标。

在与越南军队的协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帮一、一带一"的合作模式。每个中方官兵都有一个越方搭档,通过实战配合传授技术经验。这种方式不仅加快了技术转移的进度,还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3月20日,最后一批人员踏上归途。越方特地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并授予两支部队"援越抗美英雄集体"的称号。这个称号不仅是对他们作战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中越两国军队友谊的见证。

回国后,这段经历被整理成详细的战例研究资料。其中包括作战指挥、装备使用、战术创新等多个方面,为后续的部队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在高射炮兵的战术运用方面,这些实战经验极大地丰富了作战理论体系。

这支特殊部队在越南的经历,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更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过硬素质。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警卫部队同样能够胜任复杂的作战任务,并在特殊环境下创造出优异的战绩。

0 阅读:0

这这这哈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