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置顶了毒鸡汤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
01
小时候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努力学习,长大后考个好大学,在染着金光的校园湖边看书。
然而长大之后发现大学并非如此简单,不去清华北大,并不是因为自己不想。
而且就算真的能去到理想的大学,也总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因素,瞬间打破我们对象牙塔的幻想,比如来自学校的区别对待。
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校享受“超国民待遇”的现象,在前几年就引起过广泛讨论,最知名的就是山东大学的学伴事件。
讨论的人多了,高校也终于收敛了一点,但就在人们以为中国学生的诉求终于被正视的时候,又有一间大学,在2024年的当下闹出了幺蛾子。
这次出事的,是南昌航空大学(下称昌航),该学校虽然在全国范围内不一定有名,但在江西省内还是挺受欢迎的,被称为“小211”,而且航空专业具有稀缺性,每年都有不少优秀的学生报考。
据百度百科显示,昌航有普通本科生2.1万余人,研究生4200余人,相比之下留学生人数就少很多,只有240多人。
然而就在最近,江西省发改委发布了一份文件,称同意了该校申请的留学生宿舍建设项目。
如果该校原本没有留学生宿舍,那专门建个宿舍楼也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留学生们本来就已经有宿舍住了,而且宿舍的条件,比中国学生们的好简直不要太多。
这个新批准的留学生宿舍建设项目,更是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诠释得淋漓尽致,在留学生人本就少的情况下,新项目还打算增加36000多平方米的宿舍面积,也就是说起码有十几层。
至于投资金额,按照文件的说法,预计超过1.4亿,下面这个才是重点:
“资金来源为由学校从事业收入解决,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
翻译成人话就是,政府拨款不一定有,只是会“积极争取”,大头还是得学校自己出,而学校的事业收入,其实就是指学生交的学费。
用几万个本科生+几千个研究生交的学费,来给几百个留学生盖宿舍,也难怪昌航的学生会无比气愤了。
老话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留学生宿舍导致中国学生在网上“揭竿而起”只是结果,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潜藏在昌航日积月累的管理漏洞之中。
02
按理说,学校建宿舍是一件好事,就算名字叫“留学生宿舍”,但在留学生只有几百人的情况下,以后肯定会有中国学生住进新宿舍楼,对整体来说是有好处的。
但为什么这次昌航学生反应会如此剧烈,宁愿“家丑外扬”也要把反对声音传出去呢?绝不是小气,而是因为压抑得已经太久了。
从很多昌航学生分享的照片来看,昌航的中国本科生的宿舍条件算不上好,甚至可以说简陋。
小小的宿舍一打开门,一边是上下铺,一边是书桌衣柜,因为空间太逼仄,书桌上经常连电脑都放不下。
学生已经跟学校反映多年,但学校总以经费不足为由,拒绝改善条件。
宿舍条件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用电器了,和全国大部分高校一样,昌航禁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甚至查寝规定里还有一条,宿舍没人时要断水断电。
在宿舍维护方面,学校也是处处流露着一毛不拔的穷酸气息,有宿舍的外墙瓷砖开裂了,露出黑乎乎的水泥,学校也没修。
有宿舍厕所门坏了,学校愣是从垃圾桶里捡回门的“残骸”,随便修修继续用。
至于那些实在修不好的厕所门,你以为学校就会花钱换新的了吗?当然没那么简单,别忘了还有淘宝五块钱一张的浴帘这个选项。
对自己人抠抠搜搜,后爸后妈的既视感扑面而来,然而对于外国留学生,却财大气粗,犹如精分。
昌航的外国留学生宿舍一般为双人间,配有电视和厨房,在中国学生用个电饭锅都算违规的情况下,外国学生早已光明正大地在宿舍生火做饭。
如果只是条件好也就算了(毕竟中国高校留学生宿舍条件普遍比中国学生好),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管理上的纵容。
中国学生宿舍天天查寝,留学生的却从来不查,不久前就因为留学生使用电器不当,发生过宿舍火灾事故。
在事故发生后,学校的查寝查得更是严厉,然而针对的却是中国学生,对留学生宿舍依然放任。
其他方面也大抵如此,中国学生违纪,动辄重锤出击,但对留学生却轻轻揭过,连半夜闯女生宿舍这种恶劣的行为,也只是给了口头教育的处分。
去年昌航公布的一份处分结果显示,两名非洲留学生在凌晨试图闯女生宿舍被制止,其中一名留学生已经不是初犯。
无关种族歧视,只看行径,如何能相信他们能循规蹈矩,更惶论配得上比中国学生更高级的待遇。
就算日后留学生宿舍建成了,有空余的床位,但又有谁愿意和留学生住在一起呢?基本的人身安全能保证吗?出事了学校会不会负责?
顺便说句,昌航的留学生大多来自非洲、中东、东欧等国家,行为规范上和从小卷惯了的中国学生,不可同日而语。
不是说外国学生就一定会出问题,但在这基础上,学校还不加以约束,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本应该立德树人的高校,又在给年轻的学生们输出怎样的价值观呢?
03
昌航给留学生修宿舍的批复文件,其实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发了,但引起大规模讨论是最近的事,个人猜测导火索是前面提到的留学生宿舍着火事件。
在反对声音最大的时候,昌航校园论坛的服务器都被愤怒的学生们冲崩溃了,也引起了校外公众的关注。
不过让我感觉最迷惑的,是学校的态度。
正常来说,面对汹涌的民意,学校再不济也得画个大饼,承诺改善中国学生宿舍的条件,争取两方平衡,事情说不定就这样过去了。
然而这次的昌航,似乎打算偏心到底,问题没有解决的迹象,提出问题的人却被薅着使劲挨刀。
根据昌航学生透露的最新进展,学校已经给所有学生开了会,态度非常严肃,称如果事态扩大了,将会追究发帖人的责任。
至于大家关心的超国民待遇问题,学校诡辩,噢不,解释称留学生宿舍和普通宿舍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个厨房。
以及1.4亿不是全用来修留学生宿舍的,还有一部分是要拿来“科研”,科研内容是和留学生交流。
只是我很好奇,一共才200多个留学生,要交流什么,才用得了那么多科研经费,别最后弄出个学伴事件2.0就好。
网上还有很多学生们列出的反驳证据,这里就不赘述了。
不过有一个让人很在意的点,帖子中提到,学校之所以特别重视这次的留学生宿舍建设项目,是因为它和学校“升博”的计划有关。
升博就是指申请博士点,从公开资料里看,目前昌航的确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
如果博士点申请成功,代表学校的实力走向另一个层次,排名会水涨船高,教师编制、待遇自然也会提高。
然而博士点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申请的,要看学校的综合实力,而综合实力的其中一个加分项,就是“国际化程度”。
国际化程度=留学生人数和好评度=给留学生超国民待遇,在急于给自己增加政绩的学校领导眼中,一条简单粗暴的等式就这样形成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校对自己人抠抠搜搜,却不惜用高额奖学金,招募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来的留学生,宁愿给中国学生用没有门的厕所,也要给留学生住双人间,配电视和厨房。
只是这样的学校,真的配得上大众的期待吗?就算博士点申请成功,又能指望它培育出怎样的人才呢?
这恐怕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反思,当然了,除了学校本身之外,过度重视所谓的“国际化程度”的标准,也是一个问题。
大清已经亡了很多年了,只是有些人的骨子里还是跪着的。
中国的大学要如何走向国际,固然是个很大的议题,但我很确定在所有的答案中,都不应该有“牺牲中国学生的尊严”这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