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经常给新手心理咨询师进行就业指导、考证指导及督导的老师来说,我常常会遇上让我很崩溃的心理咨询师:
有的时候,一上线,就有新手或老手同行发一条消息过来:
“老师,你可以指导一下我开心理工作室要怎么和政府合作吗?”
“老师,我应该考哪个证更利于我发展?”
“老师,心理咨询师怎么样可以有收入?”
“老师……”
每当我接下来的回复是:100元30分钟,付费后可以预约我咨询后,对方立刻是处于下线的状态。又或者是来一句长长的:“哦”
还有甚者:“我们都是同行呀,这也要收费吗?”
每当这时,我都是很肯定的告诉对方:“这叫督导!”
对于80%的咨询师来说,他们所认知的督导就是:自己遇上了搞不懂的个案、危机干预,付费找你咨询,这个概念他们是有的。但是遇上了其它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困惑,然后来找你咨询,这个是免费的。
我想说的是:毕竟,我不是开慈善机构的。我凭什么要浪费我接单咨询的时间来回答你的问题,又或者要把我总结了几年、几十年的经验免费的分享给你?如果不是你给我一种合理的知识付费的方式,我是没有这个义务的。
你以为你问的简单一句:心理咨询师入驻哪个平台好,这个资源的给予,这个回复的给予,真的不是我随口把我的经验、我的笔记去给你的。如果你真的要免费,你可以完全去百度,没有必要在我这获取捷径。
本来学习这件事情、摸索这件事情,最难的不是回答问题,而是这些经验的累积,在我和你们一样是小白的时候,这些经验也是我靠自己的失败、挫折以及付费的方式所获得。当我千辛万苦总结了比较精华的捷径的时候,我又凭什么要把我自己费尽几十年的东西在5分钟就给予你答案?
是因为你比我努力,还是你长得比我好看呢?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知识点就是精华和少走弯路。但是这些积累的总结,谁不是靠一字一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如果你仅仅是想通过不劳而获的捷径而得到最精准的答案,你对别人的努力,又是否给予过尊重和肯定呢?
不是一句谢谢或一句感恩就完事。
能说出口的话,多简单,但能悟出的修行,有的人是三生生世,也有的人是几年、几十年……
因为在我人生的前几十年,没有互联网,没有这么多学习资源的时候,谁告知我这些?不也是靠着自己挑灯夜读、密密麻麻的笔记、一次又一次上千、上万昂贵的督导、一次又一次的心理实验总结而来的知识的结果?
那时谁会免费帮我?谁会免费回答我?甚至连对方的联系方式都没有。
不是说社会便利了,资源获取简单了,你就可以凭白无故的从别人那儿偷师学艺。古代拜个师还得三跪九叩,你一句话就想搞定你几十年的人生,这个买卖也太划算了。
如果做水煮的都一句话把自己的配方底料告诉了同行,销量NO1的自媒体运营者都免费开课包教包会,老师也义务辅导你上清华北大,那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价值又是什么?
尤其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本人对于督导、求学、咨询的定义都处在不接受付费的这个概念,你拿什么和来访者谈边界感?谈按小时收费?
时间到了,来访者再多问你半个小时的问题,你觉得OK?
咨询结束,来访者总是不断地发一句话的问题问你,你总会免费地、不厌其烦的解答?
那你做心理咨询师的意义?是来扶贫的吗?
在这样一个免费、廉价的资源给予中,你能确保你学术上的提升,对专业度的认可,以及对于知识付费、心理咨询的尊重?
如果任何行业都没有了边界感和责任义务感,全都以免费、公益来对接,那么金钱都要贬值。
作为心理咨询师,你可以是一个善良的人,无私的人。但是你可以开展公益解答日或者限时解答课,但是不可能24小时都开仓放粮,一是会扰乱市场经济,二是对你自我专业的否定。
因为任何学术、技术,不是以收费为目的的教学和答疑,都是耍流氓。因为只有不自信、没有底气、学术不精的人,才会以实习生的名义,做着24小时的公益。
因为24小时无底线做公益的根本,是自我不认可。对方只能通过他们言语中的一句话的谢谢以此获得自我的肯定感。而忽略了自我在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和价值的存在。
就像钻石一样,其实钻石本身并不值钱,但是却是物以稀为贵。当它贵的时候,你才觉得它是好的、独一无二的。如果货币通行,人人都有无限的货币、无限的钻石,那只会带来严重的经济灾难、物价贬值,社会大乱。
所以,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首先你需要先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同行、尊师重道,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和知识付费,你才可能在学术的领域上异于常人。如果知识都是一句话可以轻松获得,那学术的意义又何在呢?
真正的尊重,是从职业、自身的深度认可。因为当你和你的督导师有了明显的界限感,你才会和来访者做到专业的伦理界限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的提升。
愿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可以不断地突破自我,挑战自我,懂得知识付费的分寸感与边界感。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成为一名同行中的佼佼者!
作者:心理咨询师曾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