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剧荒的小伙伴们应该都发现了,两部新剧扎堆上线,一部主打现代都市生活,一部玩转年代家庭温情,都聚焦于家庭生活这个永恒的主题。
《好团圆》和《小巷人家》,名字都挺吉利,但内容却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把生活扒得底朝天,恨不得把所有狗血都泼上去;另一个则像一碗温热的鸡汤,暖胃又暖心。
(《小巷人家》截图)
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哪种才是观众真正需要的“家庭味”?到底是“人间真实”更能引发共鸣,还是“岁月静好”更能抚慰人心?家庭剧的双面镜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人物与剧情设定《好团圆》这部剧的设定,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扎心。向家三姐妹,各有各的糟心事,凑在一起,简直就是一部当代女性“血泪史”。
大姐向前,妥妥的女强人一枚,老公却出轨养小三,用她的钱去外面潇洒。这剧情,简直就是对独立女性赤裸裸的嘲讽。职场得意情场失意,编剧是嫌现在的女性压力还不够大吗?
(《好团圆》截图)
二姐向中,嫁了个“妈宝男”邓海洋,游手好闲不求上进,就知道吃喝玩乐。陈赫的演绎,看得人尴尬癌都犯了,和李纯更是毫无CP感,这对夫妻的相处模式,简直就是大型灾难现场。这样的婚姻,真的还有继续的必要吗?
至于小妹向南,剧情虽然没有过多展开,但按照这走向,估计也好不到哪去。三姐妹的人设,仿佛是故意制造矛盾冲突,为了“狗血”而“狗血”。
难道当代女性的困境,就只能用出轨、离婚、婆媳矛盾来体现吗?编剧对女性角色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好团圆》截图)
与《好团圆》的“狂风暴雨”相比,《小巷人家》则像一股清流,缓缓流淌进观众的心田。苏州棉纺织厂的小巷,生活节奏缓慢,人情味浓郁,庄林两家更是把邻里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没有大战,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家长里短的琐碎日常,却让人倍感亲切。
黄玲和宋莹,这对“神仙闺蜜”,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性格互补,相处融洽。她们把家庭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也把中年女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巷人家》截图)
蒋欣和闫妮的对手戏,更是火花四溅,让人看得欲罢不能。
庄超英的“愚孝”,虽然让人恨铁不成钢,但也展现了那个年代的家庭伦理观念。他的“愚孝”,并非愚蠢,而是对家庭责任的另一种诠释。
这种“愚孝”,或许在今天看来有些过时,但也正是这种“过时”,才更能体现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视角和叙述的差异(《好团圆》截图)
《好团圆》的剧情,用五个字概括就是:过于戏剧化。离婚、出轨、婆媳矛盾,这些元素几乎是家庭剧的“标配”,但《好团圆》却把这些元素放大到了极致,让人感觉脱离现实,难以产生共鸣。
编剧似乎是为了制造话题而刻意制造冲突,忽略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导致剧情空洞,缺乏深度。
(《小巷人家》截图)
相比之下,《小巷人家》则更注重现实主义的表达。剧中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它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而是通过对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让人在平淡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小巷人家》截图)
《好团圆》为了制造话题,过度依赖狗血剧情,结果适得其反。观众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穿编剧的“套路”,这样的剧情,只会让人觉得无聊和乏味。
而《小巷人家》则巧妙地将戏剧性和生活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既有温情脉脉的日常,也有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演员表现与角色深挖白百何和李纯在《好团圆》中的演技无可挑剔,她们将角色的无奈和挣扎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即使是影后级的表演,也无法拯救糟糕的剧情。
(《好团圆》截图)
出戏的设定和缺乏逻辑的桥段,让她们的表演显得有些无力。反观《小巷人家》,郭晓冬、闫妮等一众老戏骨的表演,则更加自然流畅,他们将角色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让人感觉这就是生活本身,而非演绎。
向前作为独立女性的代表,她的困境本应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然而,编剧却将她的遭遇简单归结于“渣男”的背叛,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深入剖析。
庄超英的“愚孝”看似落后,实则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他的挣扎和妥协,更能引发观众对人性和家庭关系的思考。角色的深度,决定了剧情的厚度,《好团圆》在这方面显然有所欠缺。
(《小巷人家》截图)
情感共鸣与现实反映《小巷人家》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家人间的嬉笑怒骂,这些看似平凡的场景,却蕴藏着浓浓的人情味。
它没有刻意煽情,却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观众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好团圆》虽然话题性十足,却缺乏真正的感染力。它过于注重制造戏剧冲突,忽略了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导致观众无法与角色产生共鸣。
过度追求娱乐性,反而失去了现实基础,让观众感到疏离和隔阂。
(《小巷人家》截图)
结论与比较两部剧都以家庭生活为主题,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叙事方式。《好团圆》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都市生活的焦虑和困境,却落入了狗血的窠臼。
《小巷人家》则用平实的视角描绘了小巷里的温情与感动,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从观众的反馈来看,《小巷人家》显然更受青睐。这说明,观众更渴望看到真实而有温度的家庭剧,而不是充满狗血和套路的肥皂剧。
(《小巷人家》)
市场需求决定了创作方向,《好团圆》的失利,或许能给其他创作者一些警示。
家庭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应该承担起反映社会现实、探讨家庭伦理的责任。未来的家庭剧创作,应该更加注重现实主义的表达,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挖掘人性的深度。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品,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好团圆》)
家庭剧的创作,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对生活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索。如何在真实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娱乐性与深刻性之间取得统一,是摆在所有创作者面前的难题。
《好团圆》和《小巷人家》的对比,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我们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能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思考,能触动更广泛的情感共鸣。
信息来源:
百度:《小巷人家》截胡《好团圆》,收视下降,剧情憋屈气坏网友 2024-10-30
新浪:《好团圆》与《小巷人家》同播,你更倾心于哪一部? 2024-10-23
搜狐:现实题材剧的春天来了吗?看新剧探索平凡生活的力量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