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军衔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中的一个衔级,目前执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是1988年10月1日颁布的新军衔制,在此之前的1955年军衔制度是新中国第一次批准公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经历一废两立数次修改的完善过程,那么上将军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中是处在什么位置,又相当于地方的什么级别呢?这要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的诞生和发展来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实行的军衔制度,军衔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军衔制以军官的职务、资历、贡献、才能等综合因素作为评定和晋升军衔的标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5年-1965年执行的军衔制度,现在称为“旧军衔”。1927年,中国工农红军创建起便不设军衔。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后,红军改编为名义上属于国民革命军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些担负对外交往的干部曾被临时授予军衔。这次临时授予的军衔总共有23人,其中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叶剑英、聂荣臻等,这些被授予临时临时军衔的红军及新四军将领。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总司令,授予上将军衔,居所有军衔之首。由此可以看出,上将军衔在军内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将领也是第一批被授予“十大元帅”的高级军事将领。
1950年7月-195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的罗荣桓和朱德总司令先后提出:应进行军衔、奖励的准备工作,建立军衔制度,尽量争取在第二年的服装上把军阶标出来。
随着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夜间外出时,他看到有两支不熟悉的部队在狭窄的路上争执通行,双方的干部身上没有军衔标记,结果分不出上下级、互不相让。后来在与美军谈判过程中,军衔讲究对等,也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中央军委意识到军衔的设置问题是重中之重了。
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和苏联专家初步制定出一套军衔方案上报中央军委。该方案将军衔设为6等20级,这套方案跟苏联基本一致,最高级为元帅级,具体如下:
元帅3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
将官4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4级: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
军士4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1953年,在苏联建议且参考当时朝鲜的军衔制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具体情况,在第一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设有6等21级,最高级6等21级,最高级仍为元帅级。增加大校一级;将上将、准上将改称大将、上将;将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改称大尉、上尉、中尉;其它与第一方案相同。
1955年1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共设6等19级,最高级为元帅级,具体如下:
元帅2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实际未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官4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3级: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1955年,在中南海举行将官授衔典礼,授予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等10人帅元军衔(“十大元帅”),授予罗瑞卿、粟裕等10人大将军衔(“十大将军”)、萧克等31人上将军衔、徐立清等65人中将军衔、陈沂等 76 人少将军衔。因毛泽东坚辞不授大元帅军衔,同时周恩来总理、刘少奇委员长均以不在军队担任职务为由,放弃元帅军衔。另外李先念、谭震林、滕代远等一大批高级将领因去地方工作未被授予军衔。
1958年,由于军官实际军衔严重偏低(与编制军衔相比)、军衔晋升制度不完善、军衔在承担军人待遇方面作用不大(军人薪金仍以职务等级为标准)、军衔的识别功能被弱化,1965年5月,第一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被取消。
二十年的“无衔期”后,1979年,(原)总政治部最早提出恢复军衔制。1980年3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军队还是要搞军衔制。1985年到1987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精兵减政,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员额由423.8万减少到323.5万,为“新军衔”的制定打下基础。
1988年9月23日,新军衔制度公布,并当年国庆正式实施。新军衔分6等18级,不设元帅级,具体如下:
将官: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基本没有大变动,后面的几十年里,增设了预备役军衔,也对士官的衔级进行调整,但最高一级都是上将,上将是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最高军衔,是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正战区职军官的编制军衔。(正战区职包括: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陆海空火箭战支五大军种以及武警部队的司令员和政委。此外,由于地位特殊重要,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四个副战区级单位的主官也可酌情授予上将军衔。),特殊的是,预备役军官军衔最高等级为少将,没有上将军衔。
那么,军队的上将军衔相当于地方的什么级别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地方”是指什么?地方是指地方政府,是在一个国家的特定地方内,具有规范性之自我治理能力(即所谓地方自治)的政权团体,与中央政府相对。广义的定义系管理特定行政区域内公共事务的政府机构之总称,狭义的定义则专指地方之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以及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国务院统一领导,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行政工作。
相对予地方政府的就是中央政府,国家全国事务主管机构的总称,中央政府通常的作用负责全国事务,如起草国家宪法和适用全国的法律、负责国防、外交以及代表本国和其他国家签署条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报告工作
其次,上将军衔是现行军衔中的最高军衔,与之对应的地方级别,则是对应地方的前三个级别,具体如下:
(授上将)??军委副主席?——对应地方副国级,实际地位与?政治局委员相当。
(授上将)??军委委员?——对应地方国务委员级别。
(授上将)??正战区级?——对应地方正省部级。
上将的待遇如何?
2、生活方面:上将通常配备警卫员和秘书,享受较高的生活待遇,而少将则没有这些待遇,除非在身体出现重大变故时才可能获得配属医生和厨师。
3、其他福利:副国级退休人员可以享受国家赠送的各种礼品,如旅游补贴、学习补贴等。
这些待遇体现了国家对副国级退休干部多年工作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新军衔中的上将军衔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中最高的军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军人的最高的一种荣誉,是对为国家做出了最大贡献的军人的一种认可和激励。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