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去世,有人要求提拔他的儿子,邓:绝不可能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06-03 07:06:44

“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12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刘伯承是当之无愧的军神,也是十大元帅中负伤最多的一位。

刘伯承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从辛亥革命打到了对印自卫反击战,每一处伤痕都是革命的勋章。

叶剑英夸他:“遍体弹痕余只眼”;陈毅也说:“弹触一目眇,枪伤遍体瘢”;朱老总更是称赞刘伯承为“从四川入江的一条龙”。

“刘邓不分家”,刘伯承的丰功伟绩,离不开邓公的支持。

两人出生入死,并肩作战,战友情谊深如渊海。

刘伯承去世后,邓公率领全家出席了追悼会,还亲自作了主持。

邓公在《悼伯承》一文中深情写道:“伯承久病,终于不治。我和他长期共事,相知甚深。他的辞世,使我至为悲通。”

刘伯承离世留下了3子3女,当时,有不少人提出对他们进行破格提拔。

邓公的反应,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刘太行:只认识“朱爸爸,康妈妈”

1939年3月,刘伯承正率领八路军129师与日本侵略者在太行山区激战。

百忙之中,他看到了夫人汪荣华从山西辽县(左权县)寄来的信件。

原来,汪荣华刚刚生了个大胖小子,写信报喜的同时也请刘伯承起个名字。

刘伯承在回信中果断地写道:“孩子叫太行就行!”

不久后,汪荣华就带着小太行,来到了刘伯承驻地。

可是,根据地里条件艰苦,导致汪荣华奶水不足,对于连饭都吃不饱的129师而言,奶粉更是奢谈。

所以,汪荣华只能给孩子喂点野菜糊糊。

这些大人吃的东西,对于襁褓中的刘太行而言根本无法吸收,不是拉肚子,就是饿得整日啼哭。

细瘦的身子,大大的脑袋,一双眼睛瞪得老大,可怜得很,长此以往,肯定会耽误发育。

1940年,徐向前从山东去延安参加七大筹备,恰好路过太行山。

刘伯承把刘太行抱给了徐向前:“你把孩子交给朱老总就行了!”

于是,朱老总的夫人康克清,就承担起了照顾刘太行的重任。

刘太行俨然把朱老总夫妇当成了自己的父母,每天“朱爸爸”、“康妈妈”的叫着,小嘴可甜。

刘太行4岁那年,康妈妈忽然把两个“陌生人”带到刘太行面前:“太行,这是你的爸爸、妈妈。”

离开太行山时,刘太行还没有记忆,所以他完全不记得自己的亲生父母。所以,“爸妈”两个字,他怎么也说不出口。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汪妈妈”来称呼母亲汪荣华。

好不容易到了全国解放,刘太行还是不能跟父母住在一起。

原来,南京军事学院成立后,刘伯承被任命为院长。

其他的弟弟妹妹都跟着父母去了南京,刘太行则留在北京读初中。

刘伯承也想弥补对儿子的亏欠,所以在刘太行读完初中后,坚持要求他去南京念高中。

性格倔强的刘太行,一时间还有些想不通。

刘伯承:太行这孩子,让我养夹生了!

“太行,你爸爸眉毛上的那根筋一暴起来,你就赶快闭嘴,这样就不会挨打了!”妈妈汪荣华,给刘太行“出招”道。

原来,刘太行刚到父亲身边很不适应,加之学习成绩又好,所以经常跟刘伯承顶嘴。

每当刘伯承想敞开心扉的跟刘太行聊聊,总是会被刘太行噎得说不出话。

有时候,被逼急了,刘伯承就会动手揍他。

刘伯承时常感慨:“太行这孩子,让我给养夹生了!得好好调教!”

当然,作为父亲,刘伯承还是很尽责的。

“上学时,语文课要背《社戏》、《故乡》、《鸿门宴》等许多课文,书都被翻坏了。爸爸虽然眼睛不好,但自己动手帮我补书。”

这一幕幕,让刘太行记忆犹新。

不过随着刘太行渐渐长大,也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

最终,刘太行十分争气的考入了哈军工,在此期间,刘伯承每个月都会用毛笔,给刘太行写封家书。

信的内容除了长辈的关怀外,最多的就是教导他:联系群众,不要搞特殊化,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准备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服务。

尽管刘伯承十分欣慰,可还是要保持严父的形象。

他告诫刘太行:“你们不要以为你们的父辈打下了江山你们也就可以伸手向人民要点权力。搞政治的人是要有大才大德的。我看你们都没有这样的德才。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是你们最好的出路!”

刘太行按部就班的学习、毕业,参加工作后,直到30岁才结婚。

刘太行的妻子,是比他小7岁的保健护士肖玉兰。

婚前,刘伯承就有规定:“凡成了家的孩子,不管你们各自的小家住房条件如何,都不能住在我这里。你们今后生活条件如何,都要靠你们自己的奋斗。”

在住房紧张的北京城,刘太行即使如此晚婚,也没分到房子。

婚后,小夫妻只在单位招待所住了三天便分开了。

同在北京城,两人竟成了“异地恋”。

刘伯承是知道这一情况的,不过他并未“开恩”让刘太行和肖玉兰回去住两天。

刘太行也遵守家规,从不开口。

后来,单位给了他一间小平房,虽说又矮又潮,但刘太行心里却乐滋滋的。

刘太行的儿子出生后,刘伯承也没让他们搬回去住。

康克清满是心疼的对汪荣华说:“太行是我带大的,我要去看看太行的儿子。”

见两位老人进来,一开始刘太行还真不好意思:这又乱又小的房子里,老人家连个合适的坐处也没有,真不知怎么办才好。

谁知康克清连声说:“不错不错!比我在延安带你时的条件强多了!你们现在还有个床,那时你连床也没有,是睡在自制沙发上的! ”

刘太行工作调动后,连这间“窝棚”都没有了。

好在,肖玉兰的单位考虑到他住房困难,安排了间简易宿舍。

直到刘太行的职务升迁,他们才一步步住上了营职房、团职房,可见刘伯承的家风有多么严格。

对待子女,刘伯承向来一视同仁,长子如此,次子亦是如此。

邓公为何阻挠刘家后代升迁?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既是刘伯承的座右铭,也是他对次子刘蒙最多的教诲。

刘蒙永远记得,西南解放后,他跟着父亲去了重庆。

刘伯承专门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严肃地告诫孩子们:“虚假的资产阶级生活,会养成真正的资产阶级意识。你们要注意,绝不能脱离群众,忘记人民,贪图享受,成为新的资产阶级。”

这句话,刘蒙铭记终身。

刘伯承教育子女,不仅有言传,还有身教。

刘蒙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记得他有一件毛衣,袖子都破了,他还一直穿在身上。他认为,只要补补还能穿,所以坚决不买新毛衣。”

刘蒙上初中时,还一直穿哥哥姐姐留下的衣服。

入学的第一天,汪荣华给刘蒙拿出了件女儿穿过的旧式军装。

刘蒙一点都不想穿,汪荣华便说:“我答应你,把这个旧军装穿破了,就不再穿了。”

汪荣华还说:“你得多向你父亲学习,他那双棉鞋都穿了多少年了,补了又补,不还是在脚上呢嘛!衣服,不在于新旧,干净整洁就行。”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因病逝世。

听闻老战友离去,邓公悲痛至极。晋冀鲁豫、挺进大别山,一幕幕并肩作战的影像,不停地在脑海中浮现。

“师长”走了,“政委”痛心疾首,肝肠寸断。邓公率领全家出席了刘伯承追悼会,并且亲自主持,他还挥笔写下《悼伯承》,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在悼文中,邓公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刘伯承去世后,留下了3子3女,此时已经全部参加工作,且大都在军中任职。

有人向邓公提出,应火速提拔刘家后代,但是邓公坚决不同意。

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解。

刘邓不分家,两人之间的关系亲如兄弟,而邓公也把刘家的子女当成自己的后代。

邓公为何不让他们“出人头地”呢?因为,邓公是最了解刘伯承的。

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大西南剿匪、对印自卫反击战,刘伯承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劳苦功高”,更不认为子女可以躺在他的功劳簿上享福。

而刘伯承留给子女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自食其力,实实在在为国家为人民做些好事。”

如果破格提拔刘伯承的后代,是对老帅英灵的亵渎。

而且,外国人很可能就此事大作文章,何况,即使邓公同意破格提拔,刘帅的子女也不会同意。

参考资料:

李霄凌.刘太行:永远都是太行山的儿子[J].湘潮,2006(08):52-54.文献收录于中国知网

《父亲刘伯承给了我人生奋斗的无限动力》--刘蒙

54 阅读:31514
评论列表
  • ZXG 35
    2024-07-15 15:18

    一代名帅,才识过人,温闻尔雅,谦逊和蔼,有大将儒将之风范,刘帅千古[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7-14 02:49

    “搞政治的人要有大才大德”致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 2024-07-12 11:12

    军神,古今中外公认的军事家!

  • 一笑 13
    2024-07-30 05:49

    刘伯承的做人智慧[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8-01 12:05

    刘帅军神[点赞][点赞]

烟寒若雨话秋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