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当立,中国终于加冕全球第一!

米米宅 2024-03-06 10:02:45

最近,全球造车界最炸裂的新闻是苹果公司放弃了秘密努力10年、耗费巨量资金的电动汽车研发项目,并将解散2000人的研发团队。

这意味着一直以颠覆式创新示人的IT巨头,挑落电动汽车行业皇冠努力的终结。

苹果的黯然离场既有人工智能蓝海的吸引力,也有全球新能源汽车万马奔腾给予的压力。

当下,全球汽车行业风起云涌。

奔驰推迟原定2030年实现“完全电动化”目标,继续发力燃油车。无独有偶,福特、奥迪也纷纷暂缓了既定的电动化战略。

欧美汽车巨头相继推迟电动化的大背景是,中国车企在这条卷成红海的赛道上蒙眼狂奔。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高达522.1万辆,超越日德位居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120.3万辆,成为我国出口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欧美政客有太多的偏见,要么论定是中国巨额补贴下养成的怪胎,要么指责中国搞行业垄断,就连我们国内也有不少声音将其贬低为没有技术壁垒的低端行业。

今天我会用大篇幅描写新能源汽车,看看一个产业如何在绞杀之下杀出重围,看看在信心晦暗的时刻,这个行业如何站在时代的春风。

1

发端

2000年的一个仲夏夜,德国莱茵河畔。

年近九十的同济大学老校长李国豪生平最后一次到访德国,专程约见了自己的学生,已是奥迪高管的万钢。

那一晚,李校长向万钢讲述了自己在建国前夜放弃德国一切待遇回国报效的故事。老人讲的温情又感人,字字句句都像是对万钢的提点。

就在三个月前,科技部部长访问德国时同样找到万钢,邀请其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回国,主持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工作。

盛情难却。这一年平安夜,在奥迪打拼了10年的万钢动身回国,回到母校同济做教授,研究方向就是新能源汽车。

彼时,我国汽车产业正蓬勃发展,走的是“市场换技术”之路,这是一条当年被日本汽车工业验证过的成功之路。

日本汽车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虽然早早起步,但起初造出来的车毫无竞争力。

直到二战前早早引入美国的福特和通用,才利用整车制造反向催化零部件制造,最后才在战后杀入美国市场,反手将老师傅拉下神坛。

于是,我国在九十年代打开市场大门,接纳全球主要汽车巨头前来跑马圈地,进而学习国外先进制造经验。

这才有了一批合资品牌如雨后春笋般飞速成长,衍生出今天不少为人熟知的汽车品牌。

但我国这种拿来主义的合作模式,已经比日本晚了半个多世纪,在行业巨头技术壁垒的挤压下注定培育不了本土整车巨头。

在汽车行业浸淫日久的万钢深知,在燃油车赛道,后发国家已经无法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技术积累相抗衡。若想弯道超车,新能源是一个绝佳的入口。

他的想法和高层领导不谋而合。

在我国的顶级智囊库里,一直有关于研究新能源车的建言,最著名的案例是钱学森。

早在1992年,钱学森就给时任副总理邹家华写信,建议“我国汽车工业应跳过用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

但限于自身研发实力不允许,直到钱老上书十年后,我国的新能源研发才有了根本性转变。

也就是万钢回国的第二年,科技部正式启动了“863 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由万钢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作为第一课题负责人承担了项目中技术最为复杂的燃料电池轿车项目。

万钢向最高层提出了一份十分详细的开发清洁能源汽车的路线图,这份建议最终被采纳,奠定了日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最强力的信号出现在2007年,技术派万钢正式出任科技部长,整个新能源产业由此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就在万钢描画中国新能源汽车蓝图的同时,埃隆·马斯克成为美国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特斯拉的CEO,并在2008年推出其第一款电动跑车Roadster,大获成功。

这一事件的革新意义在于,向全球用户证明,新能源汽车是真实存在的。

恰在此时,巴菲特的搭档索科尔前往比亚迪深圳总部参观考察,发生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段子。

为了证明比亚迪研发的蓄电池电解液无毒且可循环使用,王传福当着索科尔的面喝下一杯电解液。

段子真假无从考证,不久后,巴菲特向比亚迪投资2.3亿美元。

一个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新纪元正在到来。

2

思辨

如果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设定一个发展锚点,必定是2008年。

北京奥运会期间,500辆自主研发的中通新能源客车行驶上路,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第一次大规模亮相,由此拉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序幕。

此次亮相的意义和特斯拉的出现如出一辙。

当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新能源车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中国制造的车型已经开到现实应用场景,向全球的质疑者展现了新能源汽车商用的广阔空间。

也是在这一年,科技部下定决心,一项规模浩大的“十城千辆”计划落地。

通过中央财政补贴,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目标是让新生的新能源汽车快速获取受众,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在此之后,试点的城市数量和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不仅直接补贴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还减免购置税。

借由国家力量,我国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将新能源汽车推广至全国范围,在2015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保持至今。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在大力强推新能源车?

最核心的两条理由无非有两点,能源安全、产业升级,顺带着还有环保目标。

比亚迪的王传福曾经提到过一组夸张的数据:中国70%石油依靠进口,其中7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70%石油用在了汽车行业。

王老板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每年都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原油,其中大部分进口需要贡献给我国的燃油车。为此,每年需要耗费数以千亿计的美元外汇。

这还不算完,当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还只有3.3亿辆,人均汽车保有率只有0.23,远不如主要发达国家动辄0.5以上的人均保有量,美国的这一数据更是高达0.8以上。

考虑到未来我国汽车市场的膨胀空间,也就意味着原油进口量还要继续翻倍,同样也意味着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进一步加剧。

一旦发生战事,对方战舰只要开入马六甲海峡,我国的石油进口通道很容易被掐住咽喉,任你拉风豪车还是秋名山神车都有可能面临大面积停摆。

而新能源刚好可以避免以上问题。

这些年,我国同样在布局清洁能源电力系统,无论是传统的煤炭还是新兴的核电、风电、太阳能、水电等,我国的电力技术愈加成熟。

而新能源车的发展,刚好可以消化过剩的电力产能,同时无需造成额外的外汇支出。

发展新能源车的另一大动力,是本文一开始就提到的产业升级的战略需求。

汽车是仅次于房产的家庭第二大支出,且关联产业众多,只不过我国起步太晚,在这个列强环伺的行业里很难掌握真正话语权。

如果我国能够将新能源产业链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不仅可以避免燃油车的百年技术壁垒,还能够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成为领跑者。

而新能源汽车的想象远不止于此。

因为它的未来不仅在于锂电池和半导体的最新技术,还包括车辆辅助驾驶,这恰恰是未来高新产业中高附加值的部分。

3

浪潮

2014年6月12日,马斯克发了一篇告示,《 我们所有的专利属于你 》,宣布开放特斯拉的所有专利。

这一年,中国电动车产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

从这一年开始,一批从没有生产汽车经验的民营企业扎堆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蔚来、小鹏、理想、威马、乐视、绿驰、游侠、哪吒、前途、拜腾、恒大……

因此,一直有一种唱衰之声始终伴随在中国新能源车品牌左右,“中国电动车的发展全靠特斯拉开放专利 ”。

事实上,在特斯拉开源之前,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已经开始积蓄力量。

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江湖,有两个真正的巨头,一个是比亚迪,一个是宁德时代。

就在网传王传福当着投资者喝下电池液的那一年,曾毓群带领手机电池巨头ATL在自己的家乡福建宁德成立了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三年后,这家公司内部主攻动力电池的研发部独立出来,在宁德组建全新公司,简称“宁德时代”。

此后,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在新能源市场大杀四方,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电池供应商,成就小小宁德的宁王神话。

而2014年,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最密集的一年。

不仅中央财政补贴加大力度,地方政府也对新能源汽车追加补贴,以至于部分车辆的补贴价格超过售卖单价。

当扶持产业的利好消息层出不穷,各方造车势力便一拥而上,造成了新能源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但国家的巨额补助也让某些企业打起了歪主意,既然躺着就能薅国家羊毛,为啥还要花大力气搞研发。

于是一波骗补企业应运而生,很多老头乐车型就是在这个时候走上舞台。

随着2016年补贴退坡,造车新势力顿时迎来同行不同命,冰火两重天。

比起尚能上路一战的老头乐,还有很多新势力空有PPT上的绚烂图景,可往往烧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就是造不出量产车。

比较典型的是赛麟汽车,花了五十多亿造车,单是一个发布会就花了几个亿,结果费尽心机就造出了一个袖珍的老头乐,销量只有9辆。

更为戏剧性的是,企业创始人王晓麟还涉嫌“侵吞国资66亿”,并出走美国,也因此荣获“贾跃亭第二”的称号。

类似的故事已经一遍一遍上演。

有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车企数量超过487家,到了2023年,能够正常运营的只有四十多家。

不到五年时间,超过四百家车企倒闭在梦想来临的前夜,这背后是优胜劣汰的市场无情洗牌。只有那些站在产业政策风口下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在行业最高峰会师。

而这些最终仍然在江湖上拥有一席之地的汽车品牌,终将获得市场的馈赠。

比如理想汽车,去年全年累计销量37.6万辆,一举摘得造车新势力2023年销冠。

比如比亚迪汽车,去年全年产销量均突破300万辆,反超特斯拉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冠,并带动深圳、西安、郑州、合肥、济南、长沙等城市的产量激增。

比如蔚来汽车,和合肥互相成就,造就出一段耳熟能详的风投神话。

当行业激荡之后,新能源浪潮颠覆的不仅是传统的汽车产业链,同样为越来越多新兴城市产业升级插上了翅膀。

4

出海

今年开年以来,国内车企就打起了价格战。

最疯狂的是3月2号这天,一天之内9家车企接连宣布降价,就连特斯拉也未能免俗。

本轮价格战背后是国内汽车市场供给过剩,以及国内需求不足。

对广大车企来说,当国内生存状况愈加艰难,出海是缓解产能过剩的最佳途径。

一个月前,比亚迪在巴西总统府向巴西总统卢拉交付了一辆比亚迪唐,随车附送的还有一份比亚迪在巴西卡马萨里的投资计划书,预计将为巴西创造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

就在卢拉喜提新车的第二天,万里之外的中国深圳。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向到访的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交付了一辆仰望U8,非常适合中亚的地形驰骋。

自从疫情放开之后,很多国外元首访华时将中国电动车品牌作为访问日程之一。

这背后是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的主动出击。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杀入红海,汽车厂商们纷纷开始寻求海外扩张的机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刚刚加冕2023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比亚迪,在欧洲、东亚、东南亚、中东都可以看到比亚迪的身影,当之无愧的出海第一舰队。

不只是销量,中国汽车工厂也成为很多国家争相抢夺的对象,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正在争夺比亚迪的东南亚新工厂项目。

泰国目前是东南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正是在于紧紧拥抱中国的新能源车的风口。

比如比亚迪的首个海外整车工厂就落地泰国,除此之外还有上汽、广汽、奇瑞、长安都有在泰国布局建厂的计划。

而在环保主义呼声最高的欧洲,中国品牌同样深受青睐,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中国。日前,比亚迪第一艘运输船已达到德国不莱梅哈芬港。

当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开疆拓土,自然引起了欧美国家的警惕,尤其是最近比亚迪、上汽、奇瑞传出在墨西哥建厂之后。

目前应激反应最激烈的是美国,前两天,拜登刚刚发表一通中国汽车威胁论,决定通过“前所未有的手段制裁中国车企”。

这种反应完全可以理解。

现代汽车工业是美国制造业的旗帜,无论是在美国政界还是产业界都拥有无可替代的影响。

这次中国企业要到家门口建厂,这种给美国政坛带来的冲击性无异于当年日本汽车工业大举进攻美国市场,极大震荡美式工业的优越感。

当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从欧美试图祭出贸易保护主义杀招来看,已经从侧面证明这些年产业培育的成功。

百年汽车工业史上,同样也是一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史。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美国汽车的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是德国汽车的黄金年代,七八十年代后,是属于后发者日本汽车的黄金年代。

当下,中国汽车正在以一种和前人截然不同的动力方式走向舞台中央,期间经历的不堪与辉煌交相辉映。

虽然前路依然波诡云谲,竞争更加血腥,但新的序章已经开启。

88 阅读:46838
评论列表
  • 2024-03-14 20:36

    停产燃油汽车欧美喊的最响!可这帮流氓翻脸比特么翻书还快,转眼又延迟啦!给中国电动车企业点赞!!!

  • 2024-03-14 18:18

    深度解析,好文!

  • 2024-03-14 22:13

    如果军车也是新能源,乌克兰会是什么结果?军队普及了才是真本事

    生命如歌 回复: zhangjung001
    说的没问题,从没反驳过,说的是目前为止新能源还达不到这个高度,等到了那一天就没有质疑了,每一个产业的高光时刻都是全球公认的,路还很长,等世界离不开你的时候你自带光芒
    zhangjung001 回复:
    电器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就是军事设备也一样。无人机,激光炮,电磁炮,电磁弹射,电驱轮船(油→电驱动)。
  • 2024-03-14 23:04

    电动化终极目标是人工智能汽车,未来必定是欧美燃油车vs中国人工智能汽车[呲牙笑]

  • MA002 13
    2024-03-14 20:25

    我们同时也要预研下一个风口…核能源车

    勇往直前 回复:
    疯了,核材料全世界严格管控,民用不可能有核电池的,核爆炸方圆几里几十年都会变成无人区[笑着哭]
    今天天气真好 回复:
    飞机一架几千万,普通人有钱买?都能开上飞机了,开星际战舰不比开飞机香
  • 2024-03-15 11:33

    国内汉奸一直唱衰电动车 一会说电池不行 一会又说电池报废比燃油车污染大 可以不爱请别伤害 燃油车发展到现在 已经是尽头了 物理极限就摆在那里 反观电动车才刚起步 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燃油车的小小电池 支持得了智能化跟无人驾驶吗?只有电车的庞大电池可以 电动车跟燃油车就像当初的诺基亚跟安卓苹果一样 当时谁会想到诺基亚这个庞然大物会淘汰 但是你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分分钟淘汰你 现在的电动车也许并不完美 但是方向是对的 时间会给出答案 电车只会越来越好 新技术越来越多 中国必胜

  • 2024-03-14 21:25

    没什么好高兴,今后面临着数量庞大的废电池处理难题哦

    玩客3249859711 回复:
    你见过哪里有废电池积压吗?这不就说明专门处理废电池吗?
    用户17xxx61 回复:
    一辆车的电池要用好几年才能变成废电池,而燃油车只要运行就产生废气,那些说电池污染更大的人不是坏就是别有用心。何况燃油车全是对空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极大,治理成本很高,而电车运行时几乎不对大气产生污染,即使电池变废也很容易集中送到专门的处理厂进行处理,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几乎为零。
  • 2024-03-15 12:57

    未来的一切能源都是小型可控核聚变技术,相信20年以后还是由中国研制出来。

  • 2024-03-16 12:38

    不要把什么都拉向电动,战时的战机、坦克装甲、重型运输车能电动吗?去哪儿充电?!绝大多数关乎国计民生的交通运输工具去哪儿充电?全部或大部分的交通运输使用电气化将会万劫不复。辨证法“一分为二”提醒我们要警惕物极必反。当然我中华民族正在为崛起而努力奋斗,多储备科技力量很可喜,现在还正是该为那些奋力拼搏的人们唱战歌的时候。

    那你呢对对对 回复:
    重型运输车,现在已经是电车了,你知识匮乏了,自动驾驶的都有了
    过客 回复:
    无知小喷
  • 2024-03-18 15:19

    人工智能肯定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但是电动车不一定是,新能源车未来是趋势,但是电动车不能等同与新能源车。谁提前入局,谁先挣钱,不想后入局挣薄利,那么就等待下一个风口。

  • 电动车挺好的适合城市内交通,争取把燃油车价格干下来,我买一辆途锐开,再买一辆新能源给老婆

  • 2024-03-18 21:12

    电动新能源车和AI并不矛盾[呲牙笑],苹果有点力不从心[呲牙笑]

  • 2024-03-15 11:58

    弯道超车,再创辉煌!

  • 2024-03-16 06:52

    坚决支持中国加油干

  • 2024-03-16 07:42

    对于德国,法国这样的汽车生产国,新能源汽车对他们的冲击很大,但对大多数不产汽车的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极大 ,他们会敞开胸怀拥抱新能源汽车。

  • 2024-03-17 06:59

    美国的石油霸权快要倒台了

  • 2024-03-15 17:25

    大黄蜂!

  • 2024-03-15 08:27

    了不起!新王加冕!

  • 2024-03-19 10:12

    拿一笔钱不香吗。

  • 2024-03-15 18:06

    汽车能源未来是核电子微型电池

  • 2024-03-14 22:51

    这是在赌国运,胜负未分,将来再见?

  • 2024-03-15 01:28

    反应堆小型化技术都不够成熟,还搞到电动小车上

  • 2024-03-17 03:30

    除了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是真的颠覆性创新,现在的苹果创新吗?

  • 2024-03-17 19:57

    固态电池一旦成熟量产,秒杀燃油车!

  • 2024-03-16 09:18

    美国人自己是傻子就想让聪明人也当傻子

  • 2024-03-16 07:12

    建议研制新能源坦克,新能源飞机,新能源船,把老外的石油价格打下来

  • 2024-03-19 22:31

    嚯!看标题吓死个人![得瑟]

  • 2024-03-20 09:48

    份量拾足的重重的金牌…华夏加油…加电就得!

米米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