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关爱孤寡青年人,你还可以有个机器人女朋友。
当然,这里的机器人并不是广义上的“自动化机器装置”,而是类人机器人。
早在2008年,日本就已经脑洞大开,拍摄了一部名为《我的女朋友是机器人》的影视作品。男主角次郎是一名20岁的普通大学男生,没什么朋友的他邂逅了一名机器人女孩并逐渐爱上了她。电影结尾,次郎在大地震中遭遇灾难,机器人女友奋不顾身拯救了次郎,但自己却不幸损坏。
全世界的人类对于机器人的好奇心都是相似的,除日式小清新的幻想女友外,还有美国的机器毁灭地球视觉大片。早在2004年,由好莱坞巨星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美国惊险科幻大片《我,机器人》上演,首周票房破5000万美元,主要探讨机器人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国内第一台类人机器人是在2000年11月底于国防科技大学问世的,名为“先行者”。“先行者”具有最基本的人类外观特征,如身躯、脖子、头部、眼睛、双臂与两足等,还具备一定的语言功能。
我国第一个类人机器人
当然,比起2016年4月份面世的“佳佳”,先行者在美观度上确实有点不可言说。16年的技术发展,不仅让类人机器人在外形上进步了不少,也能进行人机交互。此外,还包含了定位导航、自动避障、对话理解和用户检测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研发机构的中科大主动提出了关于机器人的人类品格属性。中科大表示,赋予了机器人善良、勤恳、智慧的品格。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科大对于佳佳的商业化道路规划之一,是在与人类交流互动、情感沟通方面进行探索。尽管中科大倾向于陪护和养老等领域,但毕竟是在情感需求方向上的规划。人将机器人当做家人,并倾注自己的感情,这一天似乎并不远。
据国外媒体CBS News消息,作为已经接受机器人技术的开放型国家,日本正在面临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的情况,而为了填补家庭成员角色空白,日本正寻求用增加机器人数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日本大阪大学工学博士、机械人研究工程师石黑浩就设想,未来日本家庭组成很可能由“一对夫妻+两个孩子+一条狗”变成“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一条狗+一个机器人”的基本形态。
不过,在考虑孩子之前先考虑一下伴侣情况再说吧。“空巢青年”代表次郎在《我的女朋友是机器人》中,也表现出了伴侣型的情感需求。
不免想到笔者最初提出该选题时同事的反应。
笔者与同事的聊天截图
美女机器人不少,但是自然而然就想到某种不可描述的人类繁衍需求了,而性机器人或将变革人类婚姻革命
据网易科技报道,爱尔兰国立大学的法律讲师John Danaher就表示,性机器人最终都会融合包括社交机器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人类情感复制能力的所有属性,换言之,机器人可能成为婚姻伴侣的替代者。
当然,单身狗们现在就想抱一个机器人女朋友回家恐怕还不能实现,受限于技术水平,美女机器人们并不能完全成为人类替代品,比如最明显的说话卡壳和语调生硬问题,研发者们估计还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状态。
最后,解决一个广大女性同胞们困扰已久的问题:机器人研发了那么多,为什么都是女机器人啊,难道是因为研发者都是男性?
未来图灵非常不好意思地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国内一家知名机器人研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可以确认,跟开发者性别确实有关系,大概是他们觉得市场上对女性般的柔和言行与亲切感接受度更高吧!
未来图灵偷偷想象了一个画面:导航里志玲姐姐的嗓音换成郭德纲……太美了,实在不敢想象。
作者:mingya
本文为未来图灵独家文章,转载请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