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和妻子周如枚的罕见合影,37岁离婚,死后树葬!

羽昕 2024-09-20 10:26:09

在北京一间温馨而充满书香的书房里,挂着一幅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梁从诫和周如枚静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他身穿简朴的白色衬衫,手中紧握木浆,而周则留着飘逸的长马尾,身穿具有五十年代特色的服饰。

这幅画面记录了他们年轻时的甜蜜与恬静,然而命运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在梁从诫37岁那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洗礼,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离婚后,梁从诫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晚年甚至选择了与众不同的树葬来结束自己的一生。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裂痕?

初识与早年生活

梁从诫出生于北京一所布满藤蔓的老宅中,这里历史悠久,周围环绕着成熟的槐树和银杏。他的父母,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文化人物,他们的家常常是诗人、学者和建筑师们的聚集地。梁家的书房堆满了从地板到天花板的书籍,墙上挂满了林徽因的书法和梁思成的建筑草图。

梁从诫的早年记忆中,总是少不了与周如枚一起在这个书房里玩耍的情景。周家距离梁家不远,位于一条典型的北京胡同中,其结构同样古朴而充满文化气息。

周如枚的父母,周培源和王蒂澂,同样是知名的教育家,他们的家中也是书香气浓,常常有来自各地的教授和学者访问。

两家人的关系密切,周末和节假日,梁从诫和周如枚经常一起在各自的家中互访。他们一起阅读童书,学习画画,或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院子里追逐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活动更加多样,包括一起去颐和园滑船,或者到北海公园玩耍。

他们的父母也经常一起进行文化交流。在梁家的客厅中,梁思成经常展示他的最新建筑设计模型,而林徽因则朗诵她的新诗。

这些活动经常吸引了周家人的参与,周培源则会分享他在教育领域的最新思考,王蒂澂偶尔也会讲解她的绘画作品。这种跨家庭的文化交流为梁从诫和周如枚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成长过程中,梁从诫和周如枚经常被家长带到北京的各大博物馆和图书馆,深入了解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两人的友谊在这些共同的体验中逐渐加深,形成了彼此间无法割舍的纽带。

学业与早期职业

梁从诫的青年时期充满了意外和调整。他一直梦想着能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建筑,追随父亲梁思成的脚步。

然而,在高考中,梁从诫与清华大学的分数线之间仅有微弱的差距,最终导致他未能如愿以偿。

尽管初时感到失望,他很快调整了心态,接受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梁从诫把这视作一种命运的指引,决定在新的领域寻找自己的道路。

在北京大学,梁从诫的学术生涯开始得到充实。历史系的学习环境严谨而开放,充满了各种学术讨论和知识的探索。

他参与了多个研究项目,与教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中国古代历史的多个方面。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学会了如何研究、分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毕业后,梁从诫获得了一个在云南大学教授历史的机会。云南的多样文化和独特地理位置让他眼界大开。

在云南大学,他不仅教授历史课程,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和文化活动,这让他对中国的边疆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云南的生活充满挑战,但同时也锻炼了他的独立和生存能力。在那里,他需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从找房子到处理日常生活的琐事,这些经历让他成长为一个更为成熟和自信的人。

1955年,梁从诫在完成了在云南的教学任务后,决定回到北京。回到北京后不久,他与周如枚举行了婚礼。

两人的婚礼简单而温馨,举行在一个小花园里,周围是亲朋好友的祝福。婚后,梁从诫与周如枚在北京定居,开始了新的生活篇章。

婚后不久,两人迎来了儿子梁鉴的诞生。梁鉴的到来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希望。梁从诫和周如枚共同抚养儿子,教他学习,带他游玩,努力为他创造一个充满爱和知识的成长环境。

在这个家庭中,梁从诫继续发挥他在历史学领域的才华,经常与儿子一起阅读历史书籍,讲述中国和世界的故事,激发他对知识的好奇和热爱。同时,梁从诫和周如枚也保持着与各自父母的密切联系,让梁鉴在文化丰富的环境中成长。

分离

1969年,梁从诫离开北京,下放到江西省的一个农村进行劳动改造。这个农村地处偏远,基本设施十分简陋,远离了他熟悉的学术环境和文化生活。

江西的农村生活对于梁从诫来说充满了挑战。他需要适应从事农业劳动,这是他此前从未经历过的。

每天,梁从诫与其他被下放的知识分子一起,早出晚归,进行着辛苦的体力劳动。他们需要在田里种植水稻,修建水渠,以及从事其他农村的基础建设工作。与此同时,他还需要参加无休止的政治学习和批斗会,这些都极大地消耗了他的精力和时间。

在这样高强度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下,周如枚和梁从诫的婚姻关系也经受了巨大的考验。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和社会动荡,周如枚最终做出了决定离婚。这一决定是在一次她前往江西探望梁从诫时提出的。

尽管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决定,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前途未卜的情况下,这一选择也许是周如枚认为最为现实的解决方式。

面对这样的生活变故,梁从诫表现出了难得的宽容和成熟。他没有表达任何怨言,也没有对周如枚的决定进行任何反对。

他深知,每个人都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作出最合适自己的选择,而他选择尊重周如枚的决定。这一态度也让他在周围人中赢得了尊重。

在离婚后,梁从诫继续在江西农村生活和工作。他逐渐适应了农村的生活节奏和劳动强度,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这段时间,他也开始了解并学习当地的民俗和文化,这在后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他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文化视角。

再婚

几年时间过去,梁从诫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变迁。在这期间,他回到了北京,重新融入了城市的生活。

在北京的一次文化交流会上,梁从诫意外地遇到了儿时的同学方晶。方晶自那以后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包括长时间的工作调动和个人生活的变动。

他们的偶遇仿佛是命运的巧合,两人自小就在同一所学校学习,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和价值观,这次重逢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方晶和梁从诫在交流中发现,彼此的兴趣和目标在多年后仍然高度一致。方晶也对环保和自然保护有着极大的热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最终决定结为伴侣,共同规划未来的生活。婚后不久,方晶怀孕了,他们的女儿梁帆出生,为两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喜悦和希望。

在家庭的支持和新生活的激励下,梁从诫开始寻找新的生活目标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方式。他深知环保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对自然和环境的破坏后,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

因此,梁从诫决定创立一个专注于环境保护的非营利组织——“自然之友”。

“自然之友”成立初期,梁从诫和方晶共同努力,从策划活动到招募志愿者,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他们首先在本地社区开展宣传,通过讲座、研讨会以及户外活动引导公众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梁从诫利用自己在教育和历史研究的背景,深入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而深刻的见解。

随着“自然之友”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更多的志愿者和环保专家加入了这个组织。梁从诫和方晶也开始与国内外的其他环保组织合作,共同推动更大范围的环保项目。

他们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植树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并参与制定地方环保政策,逐渐在环保领域内获得了认可和尊重。

晚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梁从诫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环保事业中,尤其是在他的组织“自然之友”逐渐在国内外获得了认可之后。

他积极参与组织各种环保活动,如清洁运动、绿色讲座以及青少年环保教育项目,致力于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实际行动的参与度。

在这些年里,梁从诫常常出席各种环保会议和研讨会,无论是在国内的大城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地区。

他不仅在会议上发表演讲,还亲自参与到实地的环保活动中,比如与志愿者一起植树、清理河流垃圾。他的这些行动激励了许多年轻人和社区居民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2006年的一个清晨,梁从诫在北京市郊区骑自行车时不幸遭遇了车祸,导致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尽管遭受了这样的身体打击,他的环保热情并没有因此减退。事实上,这次事故使他更加坚定了推动环保意识的决心。

在康复期间,他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通过网络和电话,继续指导和支持“自然之友”的活动,确保组织的工作不会因他的身体状况受到影响。

随着时间的流逝,梁从诫的健康状况逐渐下滑,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经常在各种场合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对未来的看法,鼓励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动,尤其是呼吁年轻一代认识到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010年,梁从诫因长期疾病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逝世,享年79岁。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梁从诫深知自己的时间不多,因此他特别强调生态葬礼的重要性,希望自己的离世能以一种环保的方式来完成。

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家人为他选择了树葬,这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安葬方式,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处理遗体,而是将骨灰置于生物降解的容器中,埋在特定的树下。

树葬仪式在一个安静的自然保护区内举行,参加的人员包括他的家人、朋友以及“自然之友”的成员。

在那里,他们选了一棵壮观的橡树,将梁从诫的骨灰安置其下。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梁从诫一生致力于环保的理念,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继续激励和影响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1 阅读:135

羽昕

简介: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碰撞,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