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7:知名清算(上)》7月14日内地公映,由克里斯托弗·迈考利执导,汤姆·克鲁斯主演。
这是一部命运多舛的电影。影片2020年2月在威尼斯开机,不久因为疫情蔓延而停机。后来虽然复工拍摄,但由于电影多国取景,拍摄期间又经历了多次停机。于是,这部原定2021年7月北美上映的电影,先后四次调档,直到今年才和全球观众见面。
人工智能造反了
近期好莱坞爆发的编剧演员集体大罢工,导火索之一就是他们反对人工智能参与到剧本撰写、演员表演中。编剧担心人工智能海量生产剧本,演员担忧人工智能生成的数字演员。可见,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已经产生。
《碟中谍7》紧紧抓住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焦虑心理,提出更为惊人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想要控制人类,怎么办?《碟中谍7》里的反派是一款人工智能程序“智体”。智体在一次军事行动中突然自我觉醒,短时间内不断自我升级迭代。它不再受任何人的控制,反过来要控制人类。
这是《碟中谍》系列出现的第一个虚拟反派。人们看不到智体,但电子设备遍布每个角落。影片中,欧美各国的军事、经济系统防火墙被智体轻松攻破,它来去自由。
《碟中谍7》的故事虽然局限在特工领域,但能看出美国人对人工智能的高度危机感:人工智能可以轻松统治世界,人类要么臣服,要么被毁灭。
智体以超乎想象的运算能力,站在了网络世界制高点。它可以任意干扰伊森·亨特(汤姆·克鲁斯 饰)行动小组的通讯,肆意侵入小组成员的电脑,即使这些成员是一流的电脑天才也无计可施。人类在网络世界中面对智体,不堪一击。
智体固然可怕,可是,人类的自私贪婪更可怕。美英等国的情报部门意图找到控制智体的方法,他们认为谁拥有了智体,谁就能号令天下。各国情报部门的插手,导致伊森·亨特在对抗智体的同时,还要对抗人类,四面受敌。
伊森·亨特在对抗智体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物的精神升华。他过去执行的艰巨任务,是出于作为特工的责任心。这一次,他不再是为一个国家、一个部门奋战,而是为了拯救人类。
《碟中谍7》中反派还衍生出新的形象,那就是人工智能的代理人。
智体找了前特工盖布瑞尔(埃塞·莫拉雷斯 饰)为它效力,盖布瑞尔依靠智体的科技赋能,摄像头、面部识别等仪器对他通通失灵。盖布瑞尔自身拥有超一流的特工技能,他成为足以威胁伊森·亨特生命的敌人。盖布瑞尔这个角色,就像是《三体》中外星人在地球的代理人,甘愿臣服于强大的新势力。
伊森·亨特和盖布瑞尔的对抗,代表着当今人类社会两种思想的碰撞。
伊森·亨特代表人类的独特性——挑战不可能。这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核心驱动力,人类总是在关键节点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从而站在了地球生命的顶端。他是智体无法控制的人类。
盖布瑞尔代表人类的普遍性。他也是现实中很多人类的投射。很多人或许会想,既然超越不了人工智能,为何不按部就班地活着?盖布瑞尔是智体的坚定拥护者,严格执行智体的每一道命令,被科技统治了思想。
数字信息时代以来,电脑科技的噩梦就一直萦绕在好莱坞电影人脑海中。《终结者》系列,人类世界被“天网”的核打击毁灭;《我,机器人》,机器人有了独立意识,甚至背负了谋杀的罪名;《黑客帝国》系列,未来人类被智能系统“母体”控制,完全生活在一个假象世界中。
《我,机器人》
《终结者》等作品对科技的恐惧,属于远距离幻想,影片中还涉及到穿越时空。《碟中谍7》对人工智能的凝视,契合时代热点。影片已经发出疾呼,如果科技行业不提高警惕,智体造反可能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事故。
好莱坞最后的“硬汉”
高难度特技表演一直都是《碟中谍》系列的看点。第四部,伊森·亨特攀爬迪拜塔;第五部,他徒手紧扣升空的飞机舱门。这些经典动作场面均由阿汤哥亲自上阵完成,堪称好莱坞的“成龙”。
1970-1980年代,好莱坞的动作片领域诞生过史泰龙、阿诺·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等银幕硬汉。他们主演的《第一滴血》系列、《终结者》系列、《虎胆龙威》系列,曾经以硬派写实的动作风格征服观众。
那是电脑特效尚未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影中流行的是拳拳到肉的打斗,真实的撞车和爆破。汤姆·克鲁斯是硬派写实年代的仅存硕果,《碟中谍7》中的大量动作特技镜头都是实拍,一改近年来好莱坞电影特效镜头泛滥的通病。
《碟中谍7》中的沙漠枪战、罗马飙车,都只算是热身戏。片中真正的高潮大战,是“夺命列车”。整段戏发生在一列飞速行驶的列车之上,它穿行于阿尔卑斯山脉间,伊森·亨特和他的小组成员要里应外合夺取智体钥匙。
整段戏不是单纯打斗追逐,而是人物在追逐中完成剧情表演,文武戏穿插。IMF成员格蕾丝(海莉·阿特维尔 饰)易容成白寡妇(凡妮莎·柯比 饰)去进行智体钥匙的交易,伊森·亨特骑摩托车在山间追赶列车,他要及时上车带走格蕾丝和钥匙。
伊森·亨特错过了一个上车节点之后,不得不骑车从悬崖一跃而下,之后在高空中打开降落伞精准降落到列车上。
这场戏中,阿汤哥驾驶摩托车飞越悬崖的镜头是实拍!这将是2023年度最令人难忘的动作镜头。他从悬崖高处跃下的那一刹那,电影中没有任何音效,影厅里安静得能听见细针落地。所有观众都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着他拉卡降落伞。阿汤哥在用生命表演。
飞越跳崖只是这场戏的开端,之后伊森·亨特还要与反派盖布瑞尔在列车顶战斗。两人都是近身格斗的高手,在飞速行驶的列车上用匕首和拳脚对抗。这场戏也是实拍。
影片更为震撼的场面是结尾的列车坠落。导演为了拍摄车头坠下断桥的场景,特意制造了一辆火车头,一次成功,实拍了火车头坠毁的镜头。
伊森·亨特与格蕾丝在摇摇欲坠的车厢中自救的场景,也看得人血脉偾张。他俩要穿过多节车厢,每一节车厢都会逐一坠落到大桥之下,那种覆灭式的视觉效果,让人想起了《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场景。
《碟中谍7》在阿汤哥的努力之下,将好莱坞硬派写实动作戏发扬光大。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挑战自身极限的真实动作表演,远比电脑特效震撼。
《变形金刚7》《雷霆沙赞2》《蚁人3》是目前好莱坞主流的特效大片。这类电影就是典型的视效大片。《碟中谍7》强调写实化的大场面,阿汤哥坚守住了好莱坞硬派写实动作大片的底线。
可惜的是,《碟中谍7》内地首周票房仅为1.83亿元,猫眼专业版预测影片票房为4.6亿元。回望《碟中谍6》12.45亿元的内地票房,第七部的市场表现不佳。影片不够好吗?豆瓣评分8.0,在今年暑期档相当可以了。
内地电影市场的主流观众是95后、00后为主的年轻一代。对于30岁以下观众而言,阿汤哥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了。更遑论,今天的中国观众更青睐于能产生情绪价值的国产影片,《长安三万里》《八角笼中》在周末的票房始终力压《碟中谍7》。国产片和观众有着紧密的文化纽带相连,这点进口片无法比拟。好莱坞电影在国内的溃围,是一种年龄断代、文化差异以及思维不同的多重困局。
时代变了,阿汤哥不再是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票房成绩配不上影片的用心和精彩,希望第八部能够给这个系列带来一次完满落幕。
【文/崔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