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红尘中历练,在人群中升华,这尘世终将如你所愿

尘谷行知 2024-07-05 12:23:55

文字|尘谷行知

笔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天道》这部电视剧的,在那篇文章里面,我引用了宁采的一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哲人孤独,从局外人看来,他们总是与周遭这个喧哗的世界格格不入,因为在他们所思考的维度世界里面,很难接收得到能够与其共鸣的思想频率。

他们的寂寥感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命的底层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样的孤独归属感,才是宇宙天地万物得以彰显终极真相的最后一道防线,或者叫生命的源头。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通过后天修炼,使得自己的认知模式发生转变后,在他越靠近宇宙真相的时候,就越容易产生孤独的感受状态。

而如果这个人一旦冲破这堵心智上的隔离墙,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一场兴奋难掩的“开悟”体验。

所不同的是,哲人只是一类思想家,不能算是“开悟”者,正因为没有达到开悟的境界,故而他们的灵魂时刻都会被凡夫的孤独寂寞感所侵扰。

但是,有点觉悟性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智慧是不可能体验得到孤独的,圣贤就是这一类人。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道德仁义,本身就是世间一切的真相,道与德相互牵引吻合,仁和义相互协调制衡,这才使得天地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地运作下去。

智者进入精神的道德境界后,与天地万物融合在一起了,物我两忘,超越一切物质层面的享受,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孤独感袭来。

我们在《渔父》这篇传世经典中不难看出,屈原和渔父之间的思想交锋,不过都是两种生命维度之间的较量,你无法判别哪个的境界高,哪个的境界低,对事物全局的观看点不同,导致当局者自身看到的东西不同,这个时候再讨论谁对谁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屈原在愤懑中感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于是他将自己的生命全然托付给汨罗江,以换取精神上的尊严。

或许他仅仅只是跟着自由的“道义”行进,没有想太多,所谓“舍生取义”。

又或许他真的如大多人所同情的那样,因为无法排遣内心的寂寥感,找不到命运的现实出口,只能选择将自己忧国忧民的愁绪融入进冰凉的江水里面,至少可以暂时消停心念的纠缠和折磨。

在凡俗的世界里面,似乎每个人都极其迫切地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希望所有人都能认可自己当前所拥有的一切。

比如金钱和地位,比如美貌和身型,比如自己的遭遇和感受,比如学识和阅历,比如某种思想或者观念。

当有一天,我们发觉身边的人都不曾真正在意过自己,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所言所行,于是便会失落,心态变得越来越低沉,感觉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一样。

每一种成长方式,都需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这是宇宙能量的对等法则,任何人都抗争不过。

你想要把自己的思考方式提升到哲人的世界,就必须学会忍耐孤独时的无助;你想要把自己的人格修炼到圣人的境界,就必须做好在俗世中经历大磨大难的准备;你想要通过修行成就佛道,就必须拥有放下尘世一切荣华富贵的勇气。

孤独的屈原,在报国无门的悲恸中,只能将自己的心事向江河里面的鱼儿诉说,在人生走到绝境的时候,他怎么也打不开孤独的心灵枷锁,这是作为思想者最大的悲哀之处。

同时,屈原也达不到圣人的境界,因为他的心念一直牵系于家国情仇,心被外在事物所牵累,自然也就无法做到圣人的“情顺万物而无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正如渔父对他所说的:“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既然世人的心智都昏迷而污浊不堪,那你为什么不搅动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扬起本性上的波澜,让他们自我觉悟呢?既然世人都沉醉于名利欲望,那么你为什么不与他们同享福禄,从而慢慢点醒他们的美梦呢?如果你不这样自命清高,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也就不至于落得现在这种被流放的落魄窘境了。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面,也有同样的一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在身心修炼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在“中庸”的状态,有所和,有所不和。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俗世的激流中进退自如,不会受到任何的伤害。伟大的诗人屈原同样是根本不可能远离人间,遁入空门,做一名心无挂碍的出世修行者的。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他最后只能通过最不可理喻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留给世人一尊他那孤独的背影。

生命的蜕变,需要孤独作为陪衬,更需要孤独中的种种磨难来滋养灵魂,如此方可破土而出。

越是心灵的觉醒者,越喜欢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当孤独感消融之时,就是他在人群中闪耀的时候。

0 阅读:15

尘谷行知

简介:世间“知行合一”智慧,践行格物致知。人生看得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