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当年王扶林导演大胆启用新人,采用全国海选的方式,从全国各地遴选演员,选出最适合贾府的演员。
这些演员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大多都没有专业的影视表演经验。
比如陈晓旭来自鞍山话剧团,张莉来自成都战旗歌舞团,邓婕是川剧团,周月是话剧团,袁玫是安徽黄梅戏剧团,沈琳侯长荣是扬剧团……
还有对表演一窍不通的,比如金莉莉来自杭州人民公社,牟一是成都汽车公司的干事,郑铮刚才部队复员……
王扶林对演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像,要像大观园的人,会不会演戏并不重要。
对于书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王扶林导演的要求最高,这两个角色的挑选,决定这这部电视剧的成败。
选角导演几个月的奔波,选出了一百多位演员,剧组把这些演员集中到北京集中进行培训,通过两期学习班的学习和表演,最终确定这些演员,饰演什么角色。
林黛玉的候选人,有陈晓旭,张蕾,张静林,胡泽红,沈璐和王晓杰。
而贾宝玉,则迟迟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寻找贾宝玉。红学家吴祖光说,贾宝玉还没出生呢,你们到哪里去找?
书中对贾宝玉的容貌是这样描写的: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或是: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所以,贾宝玉是“男生女相”的代表,有些脂粉气,他爱混迹脂粉堆,又爱食用胭脂,但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娘娘腔",也有阳刚的一面。
这样的演员,很难寻找。
剧组寻找了成千上万的演员,但是都不符合导演心目中的“宝玉”形象。
有人劝王导,不如还是找女演员反串吧,之前的《红楼梦》贾宝玉,不都是女演员反串的吗?
王扶林坚决不同意,他不信,偌大的中国,选不出一个适合贾宝玉的演员。
剧组在报刊杂志上刊登了《谁人饰演贾宝玉》的消息,全国范围大面积寻找演员。
可是,直到学习班快结束,“黛玉北上”已经开始拍摄,“贾宝玉”的演员,还没有找到。
这个时候,有人推荐了欧阳奋强,欧阳奋强走进王导的视线中。
正好,当时王扶林要带人去寻找开篇的那块大石头,就让邓婕去找欧阳奋强,来宾馆见他。
这才有了之后欧阳奋强饰演的“贾宝玉”。
最佳“宝玉”。其实,在欧阳奋强之前,有一个人,是王扶林心目中的最佳“贾宝玉”人选。,为了让他进组,为了保证他的前途,王扶林为此还去找央视领导,答应他拍完戏,直接留在央视。
当时,红楼剧组拍完后,央视可是只给了剧组两个留京名额的。
可见,这个人,是多么的让王扶林满意,可惜,最终还是擦肩而过。
这个人,就是黄大年。
可惜,没能找到一张黄大年少年时期的照片,来一张同样曾是“贾宝玉”候选人洪剑涛的年轻照片吧。
1984年,也就是红楼剧组选演员的时候,黄大年17岁,还在中国戏曲学院读书,他学京剧,工小生。
黄大年长得很漂亮,个子不高,一张娃娃脸,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有一种符合宝玉的妩媚而又阳刚的脂粉美。
剧组去戏曲学院选演员,黄大年觉得很好奇,就溜出去试了镜,试的就是宝玉的戏。
王扶林对他很满意,觉得他就是自己心目中的“贾宝玉”。
于是,剧组定下,黄大年就是贾宝玉的最佳候选人。
当时剧组的制片主任任大惠去找戏曲学院的领导,说明来意,希望黄大年可以去红楼剧组拍戏,要签合同。
学院领导问,这个戏要拍多长时间?任大惠说,要拍两三年。
学院领导说,两三年之后,黄大年就要面临毕业了,如果他去拍戏,那么,他毕业之后谁来负责他的工作?
毕竟,当年是分配制度。
任大惠没有当场答复,说自己回去请示一下。
回到剧组后,任大惠和导演王扶林商量,黄大年的毕业分配问题,两人写了一份申请,专门去找央视领导。
央视领导拍板,如果拍完《红楼梦》,没有单位接受黄大年,那么,就让黄大年进入央视工作。
这个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擦肩而过。于是,选角导演按照黄大年的个头标准,遴选演员,王扶林筹备剧组其他事情。
等到半年后,剧组筹备的差不多,王扶林派人去找黄大年。
这时候,黄大年已经长到了一米七八,五官也张开了,身体也变得强壮,没有了之前宝玉纯真稚嫩之感了。
王扶林很失望,这样的黄大年,已经不适合演“贾宝玉”了,无奈之下,只好放弃。
他舍不得这么好的苗子,希望黄大年可以饰演剧中秦可卿的弟弟秦钟,黄大年考虑到秦钟的戏份不多,加上学校的事情,就婉然拒绝了。
就这样,黄大年和“贾宝玉”,和红楼剧组擦肩而过了。
虽然没能演成“贾宝玉”,但这段经历,成为黄大年最美好的回忆。
回忆起这段时光,他说,
自己从小喜欢文艺和传统戏曲,很早就看过《红楼梦》和《西厢记》,当时剧组来渲染,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一心奔着贾宝玉而去,当时听说定了我时,觉得圆了一个梦。后来一想那时候年纪太小,17岁,完全不懂情爱,没谈过恋爱,演戏会有困难。
毕业后的黄大年,先是去了浙江京剧团,之后又借调到浙江歌曲团,1993年,去了有线台,从1994年就一直在西湖明珠频道做主持人。
之后,王扶林又选了很多人,最终确定了由欧阳奋强饰演“贾宝玉”,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经典的“贾宝玉”形象。
想想当年的选角,多么的纯粹和专业。为了一个演员,可以在他未进组之前,就给他保障工作,还是进入央视。
也正是因为这种纯粹和专业,才有了经典而不可超越的87版《红楼梦》。向王扶林导演致敬,向87版《红楼梦》剧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