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斯克正遭遇他的至暗时刻。
特斯拉全球裁员10%,超过1.4万名员工被裁,搞的惊天动地。
有媒体透露,马斯克内部期望的裁员幅度实际上可能高达20%。
特斯拉全系车型再次宣布降价。
此次降价后特斯拉Model3与小米SU7的价差又缩小了。
有网友调侃:
不知道特斯拉降了,雷总还会降吗?
特斯拉股价年内已累计跌超40%,今年以来市值蒸发超过3200亿美元,马斯克个人财富也缩水了将近600亿美元。
特斯拉突然撤回所有应届生offer,赔偿一个月违约金。
......
2024年,很可能是马斯克“风不调、雨不顺”的一年。
这一切,被认为与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白热化有关。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付了38.68万辆,相较于上一季度下滑了20.1%,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5%,成为自2022年以来特斯拉交付业绩最疲软的一季。
不过,马斯克在发送给员工的邮件中承认给一些被裁员工的遣散费“过低”,并表示将纠正此错误。
起码,这一点比国内一些老板们还是显得有格局多了。
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特斯拉都扛不住了,其他车企大部分也都卷上了天。
宣称不打价格战的理想祭出“史上首次”大规模降价的大招,L7、L8、L9及MEGA全系车型降价1.8万到3万不等。
而就在理想宣布降价的前一天,小鹏汽车也推出了5亿元的限时购车补贴。
一夜之间,新能源车企集体进入了“打折模式”。
传统燃油车市场更是没法看,惨烈无比。
去年,
英国路特斯汽车宣布裁员。
美国福特、通用汽车宣布裁员,通用还关闭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信息技术中心。
瑞典沃尔沃汽车宣布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员工裁员10%。
德国奔驰宣布裁员,德国大众宣布启动“提前退休”计划。
......
至于国内的合资车,更是腹背受敌。
一方面,新能源车市占率节节走高;一方面,国产车替代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燃油车的裁员降价,我们很容易理解,大势之下的必然。
2024年3月,中国新销售汽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首次过半,照这样你裁员比例低于一半甚至都算胜利了。
好割裂啊!
我们一边看到国内新能源车突飞猛进,一边看到汽车行业裁员降价,哀鸿遍野。
燃油车企大裁员,合资车企裁员,新能源车连龙头特斯拉也裁,全球汽车行业似乎不是在裁员,就是在裁员的路上。
但是,凡事都有AB两面。
众多车企里有一个特别扎眼,我翻了翻这几年比亚迪的年报数据发现。
比亚迪,2021年员工数为28.8万,2022年员工数达到了57万人,2023年员工数更是高达70.3万人。
有点离谱了!
整个欧美车企以及合资车裁员的总数,加一块还没比亚迪一家增加的人数多。
有人会说,国内车企太卷了,赚量不价,赔钱赚吆喝。
2023年比亚迪的毛利率升到23.02%,而特斯拉的毛利率下降到了18.2%,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更是继续降到了17.4%。
2022年比亚迪的平均年薪为10.47万元,2023年平均年薪为12.71万元。
而且2023年比亚迪招聘的人里有3.3万是研发人员,他们的平均年薪达到了21.2万元。
2020年到2023年,比亚迪人数增加了3倍多,销量暴涨了6倍多。
比亚迪不仅没亏钱,不仅赚了量,还赚了钱。
在比亚迪疯狂招人的同时,其他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也在疯狂招人。
比如,从无到有的小米汽车,如今已经拥有了接近4000名员工。
新势力小鹏汽车,也要新招4000人,当然还有华为、领跑、极氪等等。
欧美车企和国内新能源车之所以出现这种割裂,主要还是双方制造成本的巨大差别。
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上游矿产资源,到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制造等,整个电动车产业链的搭建。
我们应该以更广的视野和维度,站在产业升级大势的形势上看总账。
去年开年,我就说过23年必然是新能源车,甚至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大卷的元年。
特斯拉也好,比亚迪也好,蔚小理各种新势力也好,降价裁员不是第一次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残酷的淘汰赛才刚刚拉开帷幕,新能源车之间的竞争,远没有到白热化的程度。
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新势力会苦苦挣扎,而马太效应下品牌向头部集中又势不可挡。
更惨烈的一夜之间覆灭也不足为怪,比如曾经火热的威马、恒大和高合等车企。
没有谁能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置身事外,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差别只在于谁能赢得多一点主动性,谁能笑到最后。
我们天天喊的经济转型,就是要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
中国的制造业产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美国、日本、德国加起来还要大,但制造业毛利率也就12%到15%,还比较低。
而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产能在全球占比很大的时候,他们制造业的毛利率能达到百分之四、五十。
就像汽车,10年前我们整个燃油车几乎都是外资在主导的,我们国内的附加值非常低。
也就是说,我们花钱买的车,利润大头全被外国人拿走了。
现在新能源车不一样了,整个产业链我们都有优势,高附加值逐步变成了我们自己的。
而且,我们的优势产业也逐渐开始走出去,去寻求更广阔的市场。
产业过剩?有!
但如果放在全球更大市场就不过剩,还要看什么产业,有些产业是产业升级,是未来生存权的竞争。
不然,他们为什么不大喊我们的衣服鞋帽,纽扣铆钉等等过剩了。
本质还是利益之争。
如果有一天,中国人花的钱、为刺激经济而“撒”的钱,其中多数利润都是中国自己在挣,这样的经济才是我们国家想要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