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运动需合理,讲究“科学”二字

苏体汇 2019-12-10 15:10:57

近日,35岁年轻演员高以翔先生在录制追跑类真人秀节目中猝死,这一消息造成震惊的同时引出社会对年轻人心脏健康问题的关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年均心脏猝死人数超过54万,每分钟都有1人因心源性猝死离开,且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并且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比例正在增加。不过,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耿直医生告诉我们:由运动直接导致的死亡以及别的意外状况,即使在非常强烈的运动水平下几率仍然很小。“大家不要害怕运动,但一定要在运动之前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

与运动有关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并且其导致的危害往往是致命的。一些专家认为,年轻体育活动参与者运动相关猝死的风险已达到每年1/40000到1/80000。一般来说,心血管系统正常的健康个体进行运动不会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健康个体进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很低,但是在进行较大强度运动时,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风险会短暂的上升,尤其是具有已诊断或隐匿性心血管疾病的静坐少动男女。

一般来说,心源性猝死原因分为两点:1.心脏本身原因,但患者本人可能不知晓,或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2.外界的诱发因素:繁重、高压的工作状态,熬夜导致神经过于兴奋,超出本身承受能力的运动量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心脏超负荷运转,产生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可能性。

那么,运动中的心血管风险可以预防或者控制吗?江苏省体科所的专家表示:绝大部分的风险是可以预防或控制的!

但是前提条件是首先你要足够了解你自己,然后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身体所发出的信号,而最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本身足够的强大,也就是说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来应对这个复杂世界。

1. 全方位了解自身情况

运动前充分评估心肺能力,了解自己的体能状态和心肺功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才能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人群,更要充分评估基础疾病再进行科学运动。而心肺运动试验作为一种诊查手段,能够评价运动时心功能的情况,预测自己的最大活动能力,指导科学运动,减少不良事件的风险。

2. 拥有最强心脏

医学上的心力储备就是指心脏因身体需要而增加射血的能力。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心脏储备也不同,这与一个人的长期健康习惯,近期工作压力,当下疾病状态、体育锻炼情况等一系列因素有关。而运动对心脏的好处不胜枚举,除了增强心肌收缩力,运动还能增加心脏血管的扩张能力、促进心脏的侧支循环建立;运动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表现为肺活量水平明显增加,肺交换效率提高,更好地为心脏供氧,保护心脏……

总结

运动可以有效帮助个人身体素质的提升,预防疾病的发生。但同时每个人在运动过程中应适当而行。合理的运动强度,科学的时间安排,在全面了解自身状况的背景下锻炼出“最强心脏”,让运动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

(来源: 扬子晚报、江苏省体科所)

0 阅读:4

苏体汇

简介:关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