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农历七月十五,是谓中元。
中元节又称鬼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
传说中,这一天地官会放出阴灵,让他们得以归家团圆。
儿时,得了长辈谨言慎行的叮嘱,心中对鬼节总充满畏惧与恐慌。
长大后,见过生离死别,才明白:那些曾经敬而远之的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
中元节,是生者对逝者的追思和缅怀,是情感的寄托和慰藉。
读懂中元节的四大习俗、四大禁忌,也就明白了它背后的庄严肃穆、追怀思念。
01 四大习俗
·秋尝祭祖
陆游写道:“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zhuàn)享先。”
按儒家礼制,人们在享受秋收的喜悦之前,要先请祖先品尝新粮谷物。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的孝道文化。
尽管逝者已逝,却仍活在子孙后辈的心中,当感恩祖宗的庇佑与恩德。
家家户户都会供上今年的新米,备好丰盛的佳肴,焚烧纸钱,虔诚祭祀。
祈愿远在他方的亲友,再无病痛之苦,再无贫困之累,一切安好。
·普度亡魂
古语有云:“慈悲胜念千声佛,造恶徒烧万炷香。”
一个人真正的高贵,莫过于心地良善,慈悲为怀。
与清明祭祖不同的是,中元还会普度在外的孤魂野鬼。
寺庙会诵法念经,用新粮净水在四周挥洒,为亡魂施食和超度。
道观则会设坛打醮(jiào,法事道场),赈济孤幽,普利十方,请地官赦罪,早升天界。
百姓们也会在地上供施酒食,于路边焚烧纸衣,让孤魂得以温饱。
因为,不是所有孤魂都有家可归,不是所有亡灵都有人祭祀。
若能助其消弭(mǐ)戾气,脱离苦海,早日轮回,亦是无上功德。
·河灯度孤
《中元闻梵》诗云:“绕经筵(yán)、万盏红灯,莲花夜放。”
中元夜,人们会在荷花灯上写明亡人名讳,再点上蜡烛,任其漂流。
河即水,水为阴。在古人的生死观念中,水是生者从此岸到彼岸的必经之路。
河灯即为牵引之灯,象征光明与希望,在黑暗的幽冥之地,若有灯盏为亡灵指路,便不会因迷失无法升天。
在放下河灯衷心许愿的那一瞬间,从某种意义上,就唤醒了善良与美好。
·盂兰盆会
中元节,亦是佛教的盂(yú)兰盆节。
传说,释迦牟尼座下弟子目连的母亲,生前吝啬贪婪。
待儿子外出时,便宰杀牲畜,大快朵颐,毫无念子之心。
因此,她死后入了饿鬼道成为黑狗,日夜饱受饥饿之苦。
目连心中不忍,偷偷给母亲送饭,但饭到嘴边,便化为焦炭。
于是目连向佛陀求助,借十万僧众之力,敬设盂兰盆供,让母亲吃饱转入人世。
此后,佛教每到中元都会举行盂兰盆会,劝人向善,劝子行孝。
“百善孝为先”,慎终追远,祭祀祖先,孝顺父母,就是最深的福报。
02 四大禁忌
·言行不敬
《朱子家训》有言:“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中元祭祖时,长辈总会嘱咐孩子们谨言慎行。
管住自己的嘴,不要随意说出不庄敬、不吉利的话。
毕竟,地官降世赦罪,阴间亡魂归家,中元这天神鬼齐聚。
“敬鬼神而远之”,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对逝者的尊重与感恩。
举头三尺有神明,敬因知果,才能得祖先庇佑,趋吉避凶。
·独走夜路
民间俗语说:“清明时节人找鬼,中元时节鬼找人。”
阳气于夏至盛极而衰,阴气顺时而生,到七月则阴气成。
到了中元这日,阴气大盛,鬼门大开,晚间更是百鬼夜行。
所以,最好在子时(23点)之前回到家中,千万不要独走夜路。
以免冲撞鬼魂,弄得身心不安,再加上夜深天凉,也容易受寒感冒。
·乱踩冥纸
《中元家祭》诗云:“纸钱真伪谁知得,凭仗仁人孝子心。”
为表孝心,为渡孤魂,大多数人都会为先人逝者烧去纸钱。
除了纸钱,还有鞋帽、衣裤、车房等冥器,以祭奠亡灵。
此时,路边难免会有尚未燃尽的冥纸,千万不要故意乱踩。
逝者为大,这是对死者极大的冒犯,也是对生者心意的践踏。
·外出野泳
《淮南子》中讲:“阴气为水。”
中元时,水中阴气最重,据说常有“水鬼”出没。
如果外出野泳,可能会惊扰亡魂,或是被拉下水发生事故。
从科学角度讲,时下天气转凉,游泳稍有不慎,就容易抽筋溺水。
同时,要尽量避免在水边玩耍,选择室内游泳也要做好热身,谨防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