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猫“双十一”购物节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电商盛宴,每年的预售活动更是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目光。然而,今年的“双十一”预售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不少消费者投诉称,预售产品不仅价格比直接购买更贵,而且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让原本满怀期待的“尾款人”瞬间变成了“韭菜人”。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消费者对预售活动的信任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据了解,今年天猫“双十一”预售活动依旧采取了定金加尾款的支付模式。消费者需要先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然后在预售结束后支付尾款以完成购买。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在预售结束后,一些商品的价格竟然比直接购买还要高。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些商品在预售结束后立即降价,使得那些已经付了定金的消费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为了证明自己的遭遇,不少用户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预售前后实付价的对比图。这些图片清晰地显示,在一些商品上,直接购买的价格确实比预售价格更低。面对这样的情况,消费者们纷纷表示不满和失望。“凑满减、下定金,再定好闹钟提醒自己付尾款,结果一通操作下来还贵了几十块钱,又得再退款重新买,预售的意义何在?”一位消费者抱怨道。
另一位消费者则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好久没参加双十一活动了,本来想买一双鞋,提前领券、付定金130元、付尾款870元,总价1000元。付尾款的时候觉得价格不对劲,然后关了付款页面,重新点击产品链接,显示直接购买价格居然只要895元,只能把原本预售付尾款再退款。”这位消费者的经历无疑戳中了众多消费者的痛点,也让大家对预售活动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
虽然涉及商品预售后价格涨幅大多在1元-150元之间,看似涨幅不大,但这种情况却让消费者们感到十分气愤。“我们当时付定金不就是为了省钱吗?现在付了定金比直接买还贵几十块钱,预售还有什么意义?”一位消费者愤怒地说道。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投诉,天猫客服并未给出正面的回应。他们只是表示:“平台在此向您表达真诚的歉意,一定会尽量完善各种功能。”这样的回应显然无法让消费者们满意。他们希望平台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预售价格高于直购价格的情况呢?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平台的销售策略有关。为了制造“双十一”销售数据的繁荣景象,平台可能会故意提高预售价格,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预售活动。然而,当预售活动结束后,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直接购买,平台又会降低商品价格。这样一来,那些已经付了定金的消费者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此外,还有一些消费者质疑平台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他们认为,平台在预售活动开始前可能故意隐瞒了商品的真实价格,以诱导消费者参与预售活动。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有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种促销手段所迷惑。同时,平台也应该加强自律,规范自身的销售行为,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此外,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打击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天猫“双十一”预售争议事件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电商平台在追求销售业绩的同时,也要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只有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希望未来天猫能够吸取教训,改进预售活动的设计和执行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公平、透明、便捷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