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死磕合肥之原因分析:孙权暗自与大哥孙策遗言较劲

魏蜀吴 2024-08-25 21:44:31

(孙权故事第11篇)

原创作者:余世亮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遇袭,伤势甚重,他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又招呼孙权,将印绶交予他,对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孙策;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才,用以保守江东,我孙策不如你。”到夜间孙策便去世了,年仅二十六岁。

十九岁的孙权,正式继位掌管江东事务,开始统治江东地区。

虽然作为大哥的孙策充分肯定孙权能力,甚至以“我不如你”等自贬方式抬举他,但是孙权对孙策所主的“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的遗言耿耿于怀。

孙权内心是自卑的。我们越缺什么越想证明什么。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自身的能力需要一次次外部的认证才能证明,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卑。真正的自信,是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

孙策的一生,短暂而辉煌。孙策以17岁的年龄,收拾了父亲的烂摊子,扛起了孙家大旗。在安葬了父亲孙坚、安顿了母亲及幼弟之后,匹马直奔寿春,在袁术帐下做了一名马前卒。他因作战骁勇而威名渐显,在数经军事上的坎坷后,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又组织起了父亲的残留旧部。在屡经袁术的敷衍戏谑之后,坚定独立自主的信心,他向江东进发。一旦离开袁术的钳制,他立即如蛟龙入海,孙策才智超群,勇猛坚决,可称当代第一。(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攻刘繇、败王朗、破严白虎,接连拿下了丹阳、会稽、庐江、豫章等地,一手打下了江东基业。

因此,孙权急需用武,以巩固自己的威望,他需要一场自己主导的大胜,以证明自己在军事上的能力及成就,并想以此证明“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孙策”的遗言不能成立!于是,孙权乘赤壁之胜而进,将目光瞄准了合肥。

一、孙策的遗言,或许源自孙权指挥匡琦之战的失败

孙权兄弟五人,大哥是孙策,长于孙权七岁;三弟是孙翊,小于孙权四岁;四弟是孙匡,生平年岁不详。另一位弟弟孙朗,不见于《三国志》的本传,而见于虞喜所著的《志林》,是孙坚的一位姨太太所生的儿子。

由于孙权父亲早在初平二年(191年)在南征荆州时遇袭身亡,当时孙权只有虚龄十岁。17岁的长兄孙策就承担起家长的职责,与此同时孙策积极培养孙权,在孙权15岁时,孙策就为孙权配备团队,让他担任阳羡县(今江苏宜兴)的县长。后来,朝廷又任命孙权为代理奉义校尉。

建安四年(199年),18岁的孙权随大哥孙策讨伐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败逃后,又进军沙羡,讨伐江夏太守黄祖,收得了庐江、豫章二郡。

据《三国志·陈矫传》记载了,孙权指挥匡琦攻城战,广陵太守陈登打败了孙权。匡琦之战,是孙权拥有军事指挥权的首次战役。

(匡琦城位置)

陈登(163年—201年),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沛相陈珪之子。东汉末年将领、官员。建安二年(197年)陈登出使许都(治今河南许昌),向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深得曹操嘉许,被任命为广陵(治今江苏扬州北)太守。陈登就任广陵太守后,移治于射阳县(治今江苏宝应)。古城遗址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与现在的盐城市射阳县挺远的。

匡琦城,是陈登选择在邗沟岸边的军事要道上,修建的一座纯军事堡垒。意味着对沿邗沟北上之敌,上了一把锁。

有了匡琦城和整个广陵郡作后盾,陈登对抵抗江东孙策有了底气,并有了“吞灭江南之志”。(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先贤行状》)

建安四年(199年)趁孙策西征黄祖,陈登派出间谍到江东授予严白虎余党印绶官职,准备图谋江东。(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江表传》)而孙策却有趁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在即,北上偷袭曹操的想法。(《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孙策想北上袭击曹操,最便捷的行军道路就是经过邗沟,直奔许县,而陈登的匡琦城犹如一只拦路虎。年轻气盛的孙策,自然没把一座小小的匡琦城放在眼里。他觉得不用自己动手就能攻下匡琦城,与此同时,也是为了锻炼孙权,孙策将进攻匡琦城的任务就交给孙权。

孙策拨给孙权足够多的吴军,这些吴军将匡琦城团团包围。陈登下令把匡琦城的全部城门紧闭,命令将士不要发出任何声音,更不准出城迎战。这一招果然麻痹了敌人。吴军认为陈登的军队很软弱,不是自己的对手,斗志就松懈下来了。

有一天夜里,陈登下令城内士兵秘密集结,突然从南城门杀出,直捣吴军的营地,同时派出骑兵截断敌军后路。刹那间,匡琦城外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正在睡梦中的吴军惊恐万状,分不清究竟来了多少敌军,又发觉后路被截,仓促迎敌,军营一片混乱。陈登眼看偷袭得手,亲自擂鼓助威,激励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吴军士气更加低落,被陈登军杀得大败,抛弃船只四散奔逃。陈登随即命令将士乘胜追击。等到战事结束时,吴军伤亡竟高达万人。匡琦首战陈登大获全胜。

孙权不甘失败,不久孙策给孙权又补充了兵力,再一次向匡琦城发起进攻。陈登一面连夜派人去向曹操搬救兵,一面命令在城北十里的地方,放上干柴干草,每隔十步远就放上一堆,横与竖都整齐排成行。到了夜里,陈登就命令一支小部队把柴草堆全部点起火来,接着城头上的将士敲锣打鼓,大声呐喊,装出迎接援兵到来的样子。

吴军将士望见远处无数排列整齐的火光在闪动,以为曹操的救兵到了。再一听,匡琦城里喊声震天动地。吴军害怕受到内外夹攻,队伍很快就惊慌崩溃了。这时候,陈登再一次擂响战鼓,指挥部队奋力冲杀,将士们士气高涨,勇猛无比,见了败退的吴军举刀就砍,提枪便刺,这次又歼敌一万余人。陈登取得了匡琦城保卫战的最终胜利①。

孙权进攻匡琦城战败,使得孙策正在准备袭击曹操的难度加大,再加上不久孙策又遇袭,这让孙策对匡琦之战的败绩更加在意。为此,这就有了孙策临终遗言:“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孙策。”同时,孙策希望孙权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那就是“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孙策不如你。”孙权擅长治理内政和稳定时局,而非军事能力。

孙策的遗言,虽然日后的事实一一得到验证,但是年轻气盛的孙权却不认可,他想取得比大哥孙策更大的战绩,来证明自己军事能力比大哥强。

要取得比大哥孙策更大的战绩,孙权自然就是占据中原腹地,而不是偏安于江东。这就能很好解答孙权为什么死磕合肥的秘密?

有学者认为,合肥就像一柄悬在东吴头上的利剑,让孙权寝食难安,所以,孙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合肥拿下。正所谓“守江必守淮”,孙权只是想拿下合肥,在淮水构筑第二道防线,才能真正地高枕无忧。如果合肥攥在魏国手中,那么战略防御体系就称不上完美。其实,对于北伐,孙权并未做过多奢想,他只是想固守江东而已!

这一说法看似有理,但大家可能疏忽这样一个问题:攻城不易,守城更难。《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孙权和吕蒙谈论夺取徐州的意图。吕蒙答道:现在曹操远在河北,新近击败袁氏父子,正安抚幽州、冀州,没有空暇顾及东方。徐州的守兵,听说力量微不足道,我军前往,自然可以攻克。但是那里的地势是一片通达的陆地,精锐的骑兵驰骋自如。主上今日得了徐州,曹操十日之内必来争夺,即便用七八万人据守,还是值得忧虑。

同理,就算孙权能够攻下合肥,孙权也守不住合肥!这个道理,孙权也明白。足以说明,孙权死磕合肥不是为了占领合肥,而是想证明自己能征善战而已。

这就有了,孙权一战合肥,不胜!

孙权接着二战、三战、四战、五战,结局都一样就是失败!

孙权五战合肥,不仅不能证明孙权能征善战,相反证明孙策遗言的正确。用一句话来总结:不听大哥言,吃亏在眼前。

二、孙权首次进攻合肥,战败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二十七岁。第三次进攻荆州江夏郡,终于攻灭黄祖,将势力向西扩张到了上游的荆州地带。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在鲁肃的劝说下接见诸葛亮,与刘备联盟,遣周瑜、程普等率军出阵大破曹军于赤壁。

曹操退回北方后,孙权亲自率军渡江,进攻淮南的合肥。这是孙权首次进攻合肥。

赤壁之战后,曹操战败退回北方,留曹仁、徐晃、乐进等将驻守荆州北部。而孙权则急于开疆拓土,又把目标对准了被曹军占领的合肥。建安十四年(209年),孙权下令围攻合肥。曹操在接到合肥被围的消息后,立马派出了将军张喜前去解围。

据《三国志·张纮传》记载,孙权攻合肥,久攻不下,生气之余想自己率轻骑去搞突袭,还好被劝住了。当时合肥的守将叫刘馥,他左等右等张喜不见踪影,心中十分烦恼。孙权攻城数月,再加上连日下雨,城墙眼看要塌了。

怎么办?除了加强防备,别驾蒋济给他出了一计,对外谎称援军将至,并派主簿假装前去迎接,再另派三名守将带信出城,扮作偷入城中。结果,三个守将有两个被孙军截获,孙权马上知晓曹操的援军将至,于是只好撤退了。

就这样,第一次合肥之战结束,曹军就这么“无中生有”地赢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只给周瑜和程普三万吴军抵抗曹操几十万大军。孙权嘴上说得很好,“你周瑜和鲁肃、程普率兵先行,我当继续调集人马,多运辎重、粮草,作为你的后援。你能战胜曹军,就当机立断;如果失利,就退到我这里来(当时孙权在柴桑),我当与曹操决一胜负。”

我也不是说,孙权故意不给周瑜、程普更多的兵力。但在周瑜、程普在赤壁打败曹操后,孙权如果能够调集更多的人马沿长江北上,一鼓作气攻下江陵、襄阳,攻占荆州全境,即能实现鲁肃提出的“榻上策”,即“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想不到孙权完全能够实现“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大好形势下,一时心魔作怪,不管胜利在望的荆州而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孙权灰溜溜逃回江东。

三、“孙十万”第二次进攻合肥,再败!

第一次合肥之战结束后,曹操意识到合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于是重筑合肥,修整了水利设施,以做长期防守的准备,之后由张辽、乐进、李典屯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出征张鲁,孙权趁机率十万大军再袭合肥。当时曹军只有七千守军。在此情况下,合肥护军薛悌拿出一份曹操的指令,封套上写着“敌人来了再打开看”,指令内容为:“如果孙权大军到来,张辽、李典率军出战,乐进守城,薛悌则不参战。”

几位将军看完,都有点蒙了。如今的形势敌众我寡,兵力对比悬殊,如果弃城不守,反而出城迎战,这不等于羊入虎口吗?大家并不打算遵守曹操的指令,而是打算坚守城池,等曹操来救。决定一出,只有张辽急了。

张辽认为,魏公远征张鲁,如果等他来救,黄花菜都凉了,还是应该趁敌人不备,先给他一记重拳为上策,这样既挫了对手锐气,又可安定军心,然后方可凭城拒守。

当夜,张辽招募了八百兵士,隆重犒赏一番,于第二天早上出征了。在此次冲锋战中,张辽身先士卒,杀死数十人,斩敌两员大将,一直冲到了孙权的主营大旗下。敌方突然来袭,令孙权大惊,待退到一座高山后,才看到张辽的人马不多,于是下令将张辽重重包围。张辽见状,杀出一条血路,带着十多人冲了出去,但听到身后曹军兵士呼喊后,他又折返回去,将其余兵士全部救出。

这一战从早上打到中午,一举打出了曹军的气势,灭了孙权的威风。这一场混战,张辽杀出了“江东小儿止啼”的威名。

张辽首战告捷,大幅提升了七千曹军的斗志,再加上合肥防御工事坚固,孙权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最后,孙权看军士斗志不高,以及流行起了疫病,只好下令撤军回江南。

但张辽等人并没打算放过孙权,就在孙权掩护主力撤退时,张辽在城上看到他身边仅存千余人,于是下令步骑兵追击。由于主力军已撤走,甘宁、吕蒙奋力抵抗,凌统在掩护孙权撤出后,又杀回去与张辽大战,为孙权撤出危险区赢得时间。

孙权好不容易行至逍遥津北岸,谁知板桥已被曹军撤去,一丈多宽的桥没有桥板,这怎么过去呢?身边亲信见状,叫孙权抱紧马鞍,放松缰绳,然后猛地一鞭子抽在马上,只见孙权胯下坐骑腾空而起,一跃飞过了逍遥津。

待孙权到了南岸,属下贺齐痛哭流涕,说:“主公您无比尊贵,更应处处小心。今日之事太危险了,差点造成巨大灾难,我们都恐惧不已。身为江东之主,万金之躯,千万不能以身试险了,希望您记住这个今天这个教训啊!”孙权听后,也很惭愧,说他以后再也不干这种事了,这次教训铭心刻骨啊!

第二次合肥之战,又称逍遥津之战,以孙权大败告终。后人根据作战双方的表现,称赞张辽为“张八百”,孙权为“孙十万”,这多少对孙权是有点讽刺的。

综上,十万吴军对七千曹军,最终孙权被张辽八百勇士痛扁,还差点被生擒,这就是孙权的军事能力!孙策如果地下有知,会不会暴跳出来指着孙权鼻子说:“我早就告诉你了‘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孙策’,你还是没有记住我的遗言。”

四、第三,第四,第五次合肥之战,孙权一败再败

吴黄龙二年(230年)曹真主张转守为攻,于是曹真、司马懿、张郃三路伐蜀,诸葛亮全力迎敌。乘此良机,孙权再次征讨合肥。镇守合肥的魏将征东将军满宠,就是当年帮助曹仁成功抵抗关羽的那位,他在原合肥离水较近的地方修建了合肥新城。

同年冬,孙权扬言要再攻合肥。为防备孙权来袭,魏征东将军满宠申请重兵布防,调集兖州、豫州兵力驻扎在扬州境内。

孙权果然来攻打合肥城,但连空虚的老城都拿不下,对于重兵布防的新城更是望洋兴叹,最终不克而还,三攻合肥结束。

吴大帝嘉禾二年(233年),孙权为试探新城虚实,发起四攻合肥。但合肥新城,位于旧城西北三十余里外。满宠修建合肥新城,就是弥补了旧城的不足(东吴军可以乘船直达城下),如果东吴攻击新城,则必须下船,走上三十里的陆路。东吴水师在船上待了二十多天,愣是没敢下岸。

孙权觉得这样回去太丢脸,怎么也得上岸放把火,好歹证明自己来过。于是就派人上岸抢东西,谁料他的心思早被守将满宠识破。

吴军刚上岸就被早已埋伏的六千伏兵袭击,孙权只好退走,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第四次合肥之战。(《三国志·满宠传》有载)

诸葛亮在休养生息数年后,挥兵近十万,开启最后一次北伐,然后邀请孙权一起出兵伐魏。吴嘉禾三年(234年),孙权亲自带兵十万,进驻巢湖口,开启了最后一次攻打合肥。

此次出战,东吴兵分三路,除了孙权攻合肥这一路,还有另两路,一路由陆逊、诸葛瑾率万余人攻向襄阳;另一路由将军孙韶、张承向广陵、淮阴进逼,此为三路北伐兵马。而此时镇守合肥的将领,叫做张颖。

但曹魏早已看穿孙权的内心,他只是在表面上响应诸葛亮,实际只是一个旁观者,况且合肥城池坚固,即便孙权进攻,亦不足为虑。尽管如此,但老将满宠还是十分警惕,他提出率军救援新城,魏明帝曹叡没有同意;他又提出撤除合肥新城退至寿春的计划,魏明帝曹叡也没同意。

情急之下,76岁的满宠招募数十位壮士,在上风口顺风放火烧了吴军的攻城器械,还射杀了前来救火的孙权侄子孙泰,算是挫了吴军的锐气。

最终结果,正如魏军所料,新城守将张颖等拒守力战,使得孙权久攻不下,之后曹叡率大军东行,亲自来救援,孙权恐惧,只好再次撤退。孙韶军亦同时回师。只有陆逊军继续战斗,但不久亦撤退。

第五次合肥之战结束,也是孙权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攻合肥。

综上,孙权的五次征讨合肥,其战绩惨不忍睹。第一次,孙权被虚假情报吓跑;第二次,孙权被“张八百”痛扁,还差点被生擒;第三次,孙权被满宠识破计谋而退;第四次,孙权被满宠伏击;第五次,先折了侄子,又被张颖顽强抵抗,最终孙权被曹叡吓跑。

前文说过,孙权想证明自己能征善战,每次都率十万以上的大军攻打合肥城。基于此,孙权就不会让周瑜、陆逊、诸葛恪等人协助其北伐,怕他人抢了“孙十万”的功劳。在此我们回顾一下江东屡次战役的指挥者,平定江东,是孙策的;赤壁之战、南郡之战,周瑜的;偷袭荆州,吕蒙(含陆逊)的;夷陵之战、石亭之战,陆逊的;这些战役压根就没孙权什么事!

孙权就像一个赌徒,明知是输,但就是要赌,希望下一把就能把以前输的,全部赢回来。这就是所谓的赌徒谬论,其特点在于始终相信自己的预期目标会到来。由此孙权就跟合肥杠上了!

社会像一个超大的赌场,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个赌场中生活,用自己的付出,博明天的获得。话又说回来,人活在这个世界,谁又不是在赌呢?

(二〇二四年八月二十五日星期日写于丽水)

注:

①详见拙著《试解孙策发动匡琦战役之谜:兼论舍即为得》,发表在二〇二一年八月八日的《今日头条》和《三国余记》微信公众号

②除赌徒心理、匡琦城图片外,其他图片均由摄影师余媛提供,不胜感激!

0 阅读:22

魏蜀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