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话叫“熟能生巧”,经过500多天的摸索,俄军终于逐渐找到了俄乌战争中的“窍门”,并且在短短几天内,连续击落18架乌克兰飞机,并且成功拦截了至少2枚美制ATACMS弹道导弹,这是自去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空天军取得的最大战绩,没有之一。
(俄罗斯空天军近日在俄乌战场上表现亮眼)
据参考消息25日援引俄新社的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在通报中首次确认击落了两枚美国制造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导弹。据环球时报日前引述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俄军还在最近几天(16~22日)击落了乌军约18架固定翼战斗机和直升机,其中包括13架米格-29战斗机、3架苏-25攻击机和2架米8直升机,最多的一天,在19~20日的24小时内,就击落了7架乌军米格-29战斗机。
(被乌军当作杀手锏的美制陆军战术导弹,刚开始使用第九天就被击落2枚)
虽然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以俄军的装备技术水平,击落乌克兰战斗机并不令人惊讶,但能在短期内连续击落这么多乌克兰飞机,说明俄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还有分析家认为,俄军很有可能是将最新的苏-57隐身战斗机投入了战场,从而对乌军形成了“降维打击”优势。
(当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空军总共分到700多架战斗机,其中大部分为苏-27、米格-29等型号)
在本次俄乌冲突中,俄乌双方的主力作战飞机大多为前苏联时代研制并列装的型号,双方在具体飞机方面差异不大,但是由于乌克兰主要装备的是老版本的苏联战斗机,即便是在战争爆发后,从波兰、罗马尼亚等前华约国家得到了一些补充,但也都是早期型号,无论是苏-27还是米格-29,其性能和俄军自用版本都有较大差距,即便是乌军的战斗机得到了北约的技术升级,但是在综合作战性能方面依然和俄军同型号战斗机有较大差异。
(乌克兰苏-24战斗轰炸机,该机是目前乌军唯一可以携带“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战斗机)
在以往的作战中,乌军一直依靠在周边国家部署战斗机,在作战时再进入乌领空作战的方式来与俄军对抗。由于乌军的防空系统和作战飞机大部分在战争一开始就被俄军摧毁,所以乌军战斗机得不到良好的空情支援,只能采用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方式躲避俄军的防空雷达监控,并且利用俄军的雷达盲区,对其发起突袭。特别是乌军对俄军发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更是全程采用超低空飞行方式,以躲避俄军防空系统。
(经过全面技术升级的苏-30SM、苏-35等战斗机对乌军的老式苏-27、米格-29等战斗机具备很强的技术优势)
不过在经过长时间摸索后,俄军显然也更新了自己的战术战法。根据公开的消息分析,俄军之所以能够在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击落乌军的战斗机和直升机,是因为俄军改变了战术。俄军通常是在乌军战斗机在前线机场着陆时,对其发动攻击。因为乌军装备的战斗机航程普遍有限,特别是米格-29甚至被戏称为“机场保卫者”。乌军把自己的战斗机主要部署在周边的北约国家以保存实力,一旦要发动空中袭击时,这些飞机要从北约国家起飞并穿越国境,飞往乌克兰境内的前线机场进行整备,然后再投入作战。
(战斗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由于飞行航线固定,且速度很慢,因此很容易被击落,图为乌军苏-27UB双座战斗教练机正在降落)
对此,俄军通过情报机构,很快获得乌军飞机的活动情报,然后在这些乌军米格-29在前线机场降落时,俄军就出动战斗机对其发动打击。降落中的战斗机航线高度固定,且飞机飞行速度缓慢,更重要的是,在降落过程中,乌军飞机无法使用各类红外和电子干扰设备。俄罗斯荣誉军事飞行员弗拉基米尔·波波夫少将对媒体表示称,“在这种情况下,一枚导弹击中飞机的概率为0.85;而在其他情况下,在综合反制攻击的情况下,飞机被击中的概率约为0.4”。
(苏-57已经量产,因此完全具备在俄乌战场上使用的可能性)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由于俄乌战争的需要,俄罗斯加快了新式的苏-57战斗机的生产和装备,同时西方观察家则相信,俄军已经把苏-57战斗机投入作战,从而对乌军形成了降维打击。这是因为乌军的前线机场虽然叫“前线机场”,但距离俄乌战线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如果俄军使用自己的苏-27战斗机实施越境打击,那么北约的远程防空系统也会很快发现来袭的俄军飞机,并向乌军发出警报,而在乌军战斗机遭到偷袭时,北约的防空系统并未发出任何警报,所以西方认为,俄军极有可能派遣了苏-57来执行越境打击任务,因为苏-57具备隐身能力、属于低可探测性飞机,能够最大限度躲避北约的防空系统,以达到“奇袭”的目的。
(虽然苏-57在隐身性能上,与F-22、歼-20还有差距,但是对付乌克兰那些老式的苏-27和米格-29还是绰绰有余)
从战略角度上看,俄军正在逐步夺取整个俄乌战争的战略主动权,而乌克兰在地面进攻失败,北约提供的重装备损失殆尽后,少量空军部队成为仅有的、能够对俄纵深地带发起打击的部队。如今又有相当数量的米格-29战斗机被俄军击落,未来乌克兰只会对北约F-16战机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乌克兰自身的战争潜力已经接近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