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员被德军判死刑,比利时王国去求情遭拒,江苏妇女将其救下

葫芦娃史书 2024-11-06 04:11:32

世人皆知二战时期比利时沦陷于德军之下,却鲜有人知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位来自江苏的中国女子,竟在纳粹铁蹄下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救人传奇。1943年春天,比利时小镇艾尔伯蒙,一位名叫罗杰的年轻游击队员被德军逮捕,判处死刑。即便比利时国王亲自出面求情也未能改变他的命运。然而就在生死攸关之际,一位名叫钱秀玲的中国妇女站了出来,说她有办法救人。在当时的比利时,连国王的请求都被无情拒绝,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女子究竟凭什么,能让冷酷的德军改变主意?她与德军高层之间,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渊源?

一、从江苏到比利时:钱门闺秀的不凡人生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宜兴老宅雕花的木窗上。1913年的这一天,钱家迎来了这个富商之家的第五个孩子——钱秀玲。钱家在宜兴经营着"裕泰隆"纺织厂,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

钱家老宅坐落在宜兴城西的老街上,占地近千平方米,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宅子的正门上方悬挂着"裕泰隆"的牌匾,两侧的对联上书写着"诚信为本,德行为先"八个大字。

钱秀玲的父亲钱德昌不仅是个成功的商人,更是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实业家。他创办的"裕泰隆"纺织厂不仅解决了当地数百人的就业问题,还在宜兴城西建立了一所义学,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钱德昌却对女儿的教育格外重视。钱秀玲从小就在家中聘请的私塾先生指导下,学习诗词歌赋。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她还接触到了当时新式学堂的课程,这为她日后的求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年仅18岁的钱秀玲考入了上海大同女子大学。这所学校是当时中国最早的新式女子高等学府之一,校训"明德、励学、爱国、利群"深深影响了年轻的钱秀玲。在大同的求学时光里,她不仅接触到了先进的科学知识,更认识到女性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改变了钱秀玲的人生轨迹。比利时政府决定将庚子赔款用于资助中国留学生,钱秀玲的兄长钱卓儒获得了这个机会。当得知这个消息后,钱秀玲立即向父母提出要随兄长一同前往比利时留学。

这个请求在当时的钱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父母眼中,女儿已经订了娃娃亲,对方正是在比利时留学的宜兴青年。让女儿远赴重洋已经够让人担心的,更何况还要与未婚夫在异国他乡相见。

然而,钱秀玲展现出了惊人的决心。她以绝食相抗,整整三天滴水未进。最后,钱德昌夫妇不得不让步。1932年春天,钱秀玲和兄长踏上了前往比利时的轮船。

在鲁汶大学,钱秀玲先是读了一年预科,随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化学系。这所创建于1425年的古老学府,见证了这位东方女子的成长。在校园里,钱秀玲不仅刻苦学习,还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她那端庄优雅的东方气质,常常引来同学们的赞叹。

然而,命运的转折再次来临。在比利时相见后,钱秀玲果断解除了与未婚夫的婚约。这个决定让钱家震怒,父亲以断绝经济来源相威胁。但此时的钱秀玲已经获得了庚子赔款的官费资助,她没有向家庭的压力低头。

在鲁汶大学的图书馆里,钱秀玲结识了医学院的学生葛利夏。两人志同道合,很快坠入爱河。1936年,他们在布鲁塞尔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新婚的小夫妻原本计划学成归国,为祖国效力。然而,命运却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二、德军占领下的比利时

1940年5月10日,德军闪电般突破比利时防线,这个欧洲小国在18天后被迫投降。艾尔伯蒙小镇,一夜之间街道上多了许多身着灰绿色军装的德国士兵,他们用铁丝网和路障将小镇分割成数个区域,设立了严格的检查站。

每天清晨五点,德军的铁蹄声就会打破小镇的宁静。盖世太保在街道上巡逻,挨家挨户搜查可疑人员。居民出门必须随身携带德军发放的身份证明,晚上九点后实行宵禁,违者当场击毙。小镇居民连在街上谈话都要东张西望,生怕被巡逻的德军听见。

德军在艾尔伯蒙设立了一个军需物资仓库,每天都有大量军用物资从这里运往前线。当地的面包房、奶牛场都被德军征用,居民们的口粮被严格配给。每个家庭每周只能领到两磅面包,半磅黄油,而德军却在居民面前大吃大喝。

这种压迫很快激起了比利时人民的反抗。1941年初,一个名为"白色旅"的地下组织在艾尔伯蒙悄然成立。这个组织以当地的面包师、邮递员、教师为骨干,利用他们的职业便利,秘密收集德军情报。

"白色旅"的成员白天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夜晚则化身为抵抗战士。他们破坏德军的电话线路,在军需仓库附近投放炸弹,甚至帮助被德军通缉的英国飞行员逃脱。每次行动后,他们就像幽灵一般消失在黑暗中。

罗杰就是"白色旅"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这个22岁的年轻人是艾尔伯蒙邮局的邮递员,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小镇的街道上。他利用送信的机会,将德军的调动信息传递给地下组织。

1943年3月8日,一场意外打破了罗杰平静的生活。当天下午,他正在邮局分拣信件,突然闯入的盖世太保将他按倒在地。原来,一名被抓获的地下组织成员在严刑拷打下供出了罗杰。

第二天早上,德军在小镇的广场上贴出了一张告示。告示上写着:"艾尔伯蒙邮局职员罗杰·范德比尔特因参与反德活动,破坏军事设施,协助敌军逃犯,判处死刑,将于三日后执行。"

消息传开后,整个小镇陷入恐慌。德军实行连坐法,一旦发现有人参与地下组织,与其有关的人都会受到牵连。许多人开始躲在家中,不敢出门,生怕被德军抓走。

罗杰的父亲是小镇的警察局长,他四处找关系想救儿子。通过层层关系,消息传到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的耳中。国王虽然已被德军软禁,但还是冒险派出使者,向德军驻比利时最高长官米哈耶上校求情。

然而,米哈耶态度强硬,他甚至威胁说:"如果再有人为这个叛徒求情,就一起处决!"这个回答让小镇的居民彻底绝望。就在这时,一位来自东方的女子站了出来,她就是在小镇开设诊所的钱秀玲。

德军占领期间,钱秀玲的诊所成了小镇居民的避风港。她不仅为病人治病,还经常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居民。由于她是中国人,德军对她的警惕性相对较低。现在,她决定利用这个身份优势,试图拯救罗杰的生命。

三、中德军事合作的历史纽带

1943年的一天,当钱秀玲在德军布告栏前查看公告时,一个熟悉的德文名字引起了她的注意——阿历山大·冯·法肯豪森。这位德军驻比利时总督的名字,竟与她家族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渊源。

这段渊源要追溯到1934年南京。那年冬天,法肯豪森作为德国军事代表团成员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他随团拜访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并与蒋介石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会谈。在会谈中,法肯豪森以流利的日语与蒋介石交谈,展现出对东方文化的深刻理解。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军事威胁日益加剧。国民政府急需现代化军事装备和训练体系,而德国则成为最理想的合作对象。一方面,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失去了所有殖民地,与中国处于相似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德国的军事工业和军事理论在世界上仍然保持领先水平。

1935年,在前任德国顾问赛克特将军的推荐下,法肯豪森接任了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一职。他在南京设立了办公室,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军事援华工作。期间,钱秀玲的堂兄钱卓伦作为国防部联络官,经常与法肯豪森接触。

法肯豪森与其他德国顾问不同。他不仅仅将这份工作视为赚取报酬的差事,而是真诚地希望帮助中国建立现代化军队。在他的建议下,中国开始采购德国的军事装备,包括山炮、高射炮和战斗机等。同时,他还亲自指导中国军队的训练工作。

1936年春,法肯豪森与钱卓伦一同前往五台山视察军事训练基地。途中,两人共同打猎、品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张在五台山顶拍摄的合影,记录了这段跨越国界的友谊。这张照片后来成为钱秀玲营救罗杰的重要凭证。

然而,1937年后中德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随着德国与日本结盟,希特勒下令撤回所有在华德国顾问。法肯豪森起初拒绝离开,他给德国外交部写信说:"我已经与中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愿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离开。"

但希特勒以叛国罪相威胁,法肯豪森被迫于1938年初离开中国。临行前,他向蒋介石承诺:"我绝不会将中国的军事机密泄露给日本。"这个承诺,他始终信守。

回到德国后,法肯豪森本想过平静的生活。但希特勒为了笼络军界元老,任命他为比利时总督。1940年5月,法肯豪森来到布鲁塞尔,成为德军在比利时的最高军事长官。

正是这个任命,让法肯豪森与钱秀玲在战火纷飞的比利时重逢。当钱秀玲看到法肯豪森的名字时,立即给远在重庆的堂兄钱卓伦写信。很快,一封回信和那张珍贵的五台山合影寄到了她的手中。信中说:"法肯豪森将军虽然现在是德军长官,但他始终是一位正直的军人。如果你遇到困难,可以去找他。"

这封信和那张合影,成为了钱秀玲挽救罗杰生命的关键。她准备冒险一试,利用这层特殊的关系,去见这位德军总督。而这个决定,也让这段尘封的中德军事合作往事,在战火纷飞的比利时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四、救人传奇背后的故事

1943年3月10日清晨,钱秀玲带着罗杰父母写的求情信和五台山的合影照片,搭乘最早一班火车前往布鲁塞尔。德军总督府设在布鲁塞尔市中心一栋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内,门口站着全副武装的卫兵。

钱秀玲向警卫出示了证件,并说:"我是法肯豪森将军在中国的老朋友,有重要的事情要见他。"这句话让警卫犹豫了一下,随后进去通报。通常情况下,想见德军总督至少要提前一周预约,但令人意外的是,法肯豪森第二天就接见了钱秀玲。

在总督府富丽堂皇的会客厅里,当钱秀玲拿出那张五台山的合影时,法肯豪森的面容明显缓和下来。他接过求情信,仔细阅读后说:"我会考虑这个请求。"三天后,罗杰的死刑被改判为终身苦役。

这次成功的营救在艾尔伯蒙小镇引起了轰动。很快,越来越多的家庭找到钱秀玲,请求她帮助营救被德军逮捕的亲人。每次钱秀玲都会先让被捕者的家属写一封详细的求情信,再由当地市长出具品行证明,然后她才会前往布鲁塞尔求见法肯豪森。

然而,频繁的求情行动也给法肯豪森带来了麻烦。盖世太保对他的"软弱"表示不满,向柏林发去了措辞严厉的报告。1943年底,希特勒甚至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公开批评法肯豪森:"过分仁慈会削弱我们的统治。"

但最惊险的营救还是发生在1944年6月的一个夜晚。当时钱秀玲已经怀孕五个月,正准备休息时,突然有人急促地敲响了诊所的门。门外站着三个年轻人,他们带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在艾克兴市,96名无辜居民被盖世太保扣为人质。

原因是前一天,布鲁塞尔盖世太保头子米哈耶和另外两名盖世太保军官在艾克兴遭到暗杀。德军下令,如果36小时内找不到凶手,就要分批处决这96名人质。

尽管身体不适,钱秀玲还是立即动身前往布鲁塞尔。这一次,法肯豪森没有立即接见她。他的秘书说:"将军正在开重要的军事会议。"但钱秀玲坚持要求通报,说事关96条人命。

第二天,法肯豪森才见到钱秀玲。这次他的态度明显不同:"我已经受到怀疑,不能再帮你了。"但在钱秀玲的再三恳求下,法肯豪森最终还是想办法将96名人质的死刑改判为苦役。

这次营救后不久,法肯豪森突然被召回柏林。原来,他卷入了一场针对希特勒的谋杀阴谋。当天钱秀玲去求情时,他正在与其他参与暗杀的军官开会。虽然暗杀行动最终失败,但由于证据不足,法肯豪森只是被软禁在意大利的一座监狱里。

后来统计显示,在德军占领期间,钱秀玲通过法肯豪森成功营救了超过200名比利时平民。这些获救者中,大多数是普通居民,只有极少数是外国使馆人员或皇室成员。每一次营救,都是在法肯豪森的政治生命和钱秀玲的人身安全之间的冒险。

五、战后的荣誉与沉默

1945年5月8日,比利时宣布从德国占领下解放。艾尔伯蒙小镇的广场上,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热闹非凡。在庆祝的人群中,钱秀玲一家却显得格外低调。

战后不久,比利时政府开始收集整理德军占领期间的档案资料。通过被营救者的证词和德军留下的文件,钱秀玲在战时营救平民的事迹逐渐浮出水面。1946年春天,比利时政府特别召开了一场授勋仪式,向钱秀玲颁发了"国家英雄"勋章。

在授勋仪式上,比利时首相阿希尔·范·阿克尔这样评价道:"在最黑暗的时刻,一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女性,用她的勇气和智慧,为我们的人民带来了希望。她的行动证明,人性的光辉可以跨越国界,照亮战争的阴霾。"

艾克兴市政府更是做出了一个特别的决定:将市中心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钱夫人路"。这条长约800米的林荫大道,在战时是德军的巡逻要道,如今却成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中国女性的见证。

然而,在这些荣誉背后,钱秀玲却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1945年底,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法肯豪森作为头号战犯被押送至比利时受审。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死刑的判决。

当时的钱秀玲已经在联合国核能研究所工作。她立即向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求助,请求探视法肯豪森。在大使馆的协调下,她成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准探视法肯豪森的平民。

1946年2月,法肯豪森的审判在布鲁塞尔最高法院开庭。钱秀玲主动出庭作证,详细陈述了法肯豪森在战时营救比利时平民的事实。她提供了大量被营救者的证词,以及当时保存下来的求情信和市长证明。

法庭经过两个月的审理,最终认定:虽然法肯豪森作为德军总督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考虑到他在战时多次营救平民的人道主义行为,判处其12年监禁,而不是最初预期的死刑。

1947年,由于健康原因,法肯豪森获准提前释放回到德国。临别前,他给钱秀玲写了一封信:"感谢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让我更加相信,善良终将战胜仇恨。"

战后的钱秀玲始终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态度。1960年代,她和一些华侨在布鲁塞尔开了一家中国餐厅,同时参与创办了当地第一所中文学校。每当有人提起她的救人事迹,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那是每个善良的人都会做的事。"

1980年代,钱秀玲三次回到家乡宜兴探亲。面对亲友的询问,她从未提及自己在比利时的事迹。直到90年代末,一位比利时记者来到宜兴采访,当地人才惊讶地发现,这位一直默默无闻的老太太,竟在异国他乡写下了如此传奇的一页。

2008年深秋,96岁的钱秀玲在布鲁塞尔安详离世。比利时媒体以"永远的东方英雄"为题,回顾了这位中国女性在战火纷飞年代的非凡经历。当天,"钱夫人路"上飘起了无数白色的花瓣,那是艾克兴市民自发的悼念。

0 阅读:0

葫芦娃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