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石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原创文章,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24日《浔阳晚报》,经作者授权转载。
雷池,这个原本极为简单的一个名词,却融入了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从而使它凸显出了一些异彩。有个成语“不可越雷池一步”,是由“无过雷池一步”演变而来,围绕雷池的故事便从此语开始,这个故事发生在江州(今九江)。
晋成帝咸和年间,时为朝中重臣的中书令(即宰相)庾亮执掌朝政(庾是成帝司马衍的舅父,成帝的母亲是庾亮的妹妹)。不同历史上其他的外戚,庾亮掌政,但不专权,他对晋皇室是非常忠诚的。
淳化阁帖(庾亮手迹) 图源:维基共享资源
当时身为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的苏峻骄横不法,并抗拒朝廷命令,藏匿叛逆,庾亮担心他将生祸乱,便假借提升他为大司农(主管国家钱粮税赋与度支的官员,即唐代以后的户部尚书,有类于现今的财政部长),调他入京,藉此解除他的兵权。谁知苏峻这个久历官场的官油子一下子就嗅出了庾亮的诡谲,拒绝征调,并联络豫州刺史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叛乱,史称“苏祖之叛”。
此时正在镇守武昌的江州刺史温峤闻变,立即赶往寻阳,屯兵湓口(今九江市区江畔),并调集所部人马,准备东进勤王,保卫京师。庾亮听到此讯,命他千万不要离开寻阳,并亲笔写了《报温峤书》,信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这里的“西陲”指的是陶侃,“历阳”指的是苏峻。陶侃时为荆州刺史,因在偏居江南一隅东晋王朝的西边之地,故称“西陲”。
当时荆州的领地极广,统湖北湖南的大部、河南南及贵州东的一部,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一说为沙市市),被东晋朝廷视为重地。庾亮在信中对温峤表述的意思是:“我对陶侃的担忧远远超过了对苏峻的担忧,因此你必须坐镇原防,不得越过雷池以东一步。”看来温峤防地的东界到雷池为止。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陶侃是属枭雄一类的人物。对于晋代的风云人物,吕把陶侃划归王敦、桓温、桓玄一类,是属于那种拥重兵、握重权、对晋室怀有觊觎之心的人。这个观点很独特。说王、桓诸人如此,尚可理解;说陶侃如此,就有点让人感到意外。我们从传统教科书上接触到的陶侃基本上是个正面形象。庾亮即有“忧陶过于忧苏”之心,是不是当时在荆州拥有重兵的陶侃让朝廷有些不放心?这点只有那个时代的局中人心里才清楚。“无过雷池一步”,防的是陶侃,但事情后来的发展变化,又出乎庾亮之所料。
曾开设为茶馆的九江庾亮楼 图源:百度百科
苏峻攻建康,庾亮率军迎战,苏本行伍出身,庾为文人入相,一旦暴发军事冲突,武夫暂时的优势便显现出来,故两军对垒,晋军败,京城陷,庾亮乘小舟逃到寻阳。此时的江州成了讨叛的中心,各路勤王兵马都麇集寻阳,行辕大营设在湓口,陶侃也来到寻阳。当时诸将都担忧陶庾二人将相不睦,陶侃此来恐怕对庾亮不利。这时温峤与庾亮商量,提出应联合陶侃去攻打苏峻,庾亮也觉得讨苏平叛无陶侃不行,于是去拜会陶侃。陶讥讽地说:“君侯不是要防我吗,怎么又来求我呢?”(陶称庾“君侯”,是以官阶地位为称,看似尊词,实则讥讽。)庾亮躬身长揖,引咎自责,并说:“陶公素重社稷,万望能涵亮过。”(此时陶已68岁,庾为38岁,故称陶为公)陶侃见他如此雅度,大为感动,于是摈弃前嫌,同心戮力,很快讨平了叛军,并阵斩苏峻。
这就是围绕雷池的历史故事。讨苏之役,使身为江州刺史的温峤清楚地看到:寻阳郡(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设郡,领四县:寻阳、柴桑、彭泽、松滋〈今安徽宿松,隶江州)长江南岸的湓口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非常突出。于是平苏以后,他便将寻阳治所(郡、县同治)由江北移到江南,此为咸和三年(328年)事。自汉置寻阳县,境跨大江南北,治所一直设在江北鄂陵(今黄梅蔡山一带),是温峤将治所由江北移至江南鹤问寨(今七里湖一带),辖境不变。明清所修的《九江府志》和《德化县志》在“疆界篇”中均言“北抵黄梅孔家垅”。属寻阳(即九江)江北的辖境(自孔垅以南),是1936年才由国民政府民政部决定以江为界,将江北本属九江之地划归湖北黄梅所辖。
关于雷池,在学术上还有过一场小热闹。有黄梅本土文史作家曾撰写《雷池在哪里》一文(作者李华白),努力论证“雷池在黄梅”。论述中,作者不遗余力地“痛责”《辞海》把“雷池”解“误”了。该文登在《黄冈日报》上,据说《湖北方志地名通讯》也登载了此文。
今开设为浔庐餐厅的九江庾亮楼 编者摄于2024年5月
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佩服作者的“学术韧劲”,他在溯根考源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确实读了很多的书,追寻到《太平寰宇记》为“雷池讹误”之始;但在行文方式上,感觉是“斗气”多于“叙理”;其结论是:《太平寰宇记》断言“雷池在望江”而撇开了黄梅,《辞海》又采用了《太平寰宇记》的说法,作者故而对此“耿耿在怀”。我无幸读到《太平寰宇记》,不知道这部大著是如何表述“雷池”的。但我更不知道作者是怎么解读《辞海》的,其实这部权威工具书已经点出了雷池与黄梅的渊源。《辞海》对“雷池”的诠释是:雷池,水名,本称雷水,在湖北黄梅县境内,东流至安徽望江县注入长江,雷池只是它的又称。
我注意到《雷池在哪里》一文力求表明的一点是:现今的龙感湖就是古之雷池。这点《辞海》倒是没有明指。搞学术探讨,到《辞海》里去寻找支撑自己的依据,这条路走得很好。但总不能因为《辞海》里没有明确注明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对它“予以责难”吧!
今之龙感湖是否即为古之雷池,有待专门学者进一步考证,它涉及的门类很广,有历史的沿革,地理的变迁,水系的移位或淤塞。自然力和人力都可使山河变易,一两千年前的一些山水,在今天已“名存实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其名能存,正是依赖于典籍的记载,是文化力的表现。我认为《辞海》对知识的表述把握得很好,所言皆为真知信史,对于一些学术上尚无定论的意见,将几种说法同时列出,让读者自鉴自裁,这不是“滑头”,是严谨。鄙人有时写点小文章,也爱参读《辞海》,以其所言为据。我信奉《辞海》,故对于知识准确性的认同,一般我都赞从《辞海》。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到《辞海》在知识表述上的“硬伤”。
如今,作为一条小流的雷池已不存在了,但庾亮的“无过雷池一步”之语却成为典故,并形成了成语而世代相传。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关于这个成语,又有两个不同的构句,一曰“不可”,一曰“不敢”,曰“不可”有警示性,曰“不敢”有自律性。“不可越雷池一步”,这里的“雷池”表示的是一个界线(限),这个含义同此语初诞时的意思基本一致。“不敢越雷池一步”,这里的“雷池”表示的是一定的规范。这一演进使“雷池”的引伸意义就大多了,且完全脱离了它作为河流的本义。雷池,由地理名词进而泛指一定的规范,这种演进表示了文化的发展和灵活。这就促使我们更要不断地学习,努力让自己的思维与文化的演进合拍。“雷池”就是这么给我们上课的。
老石
【读后记】
一般认为,龙感湖就是古雷池,但若细细考来,总会有史料方面的冲突。那时候的寻阳治所在江北,且长江主泓道在今龙感湖一带。但编者以为,寻阳从江北迁至江南,主要是因为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江、彭蠡湖发生了巨大的地理变迁,长江主泓道移至今九江——湖口一带,形成了后来的浔阳江,江南的经济军事价值得以凸显,而江北的寻阳却因水道的变迁而难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