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抽烟伤肺这一点人人都知道,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我们天天用的社交软件正在伤害你的灵魂。怎么办?本文会教你一个办法,只要勤加练习,就能彻底改变你的社交生活,从而拯救自己的灵魂。
壹、你知道吗?你对手机软件的瘾不是一般的大!
比尔·马厄(Bill Maher)是美国的一个著名主持人,他最经典的节目就是《马厄脱口秀》(Real Time)。每一集到结尾的时候,他都会以一段独白为节目划下句点。他谈的话题通常和政治有关,但2017年5月12日则不然,他看着镜头说:
“社交媒体巨头必须停止假装他们是人畜无害的小可爱,好像在为我们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们其实是穿着T恤的烟商,正在向儿童兜售一种会上瘾的产品。因为,坦白讲,查看你获得几个“赞”跟抽烟没什么两样。”
马厄对社交媒体的担忧,是源自之前一档叫做《60分钟》的节目(60 Minutes)里播放的一个单元。那个单元的标题是“黑进大脑”(Brain Hacking),一开始主持人安德森·古柏(Anderson Cooper)采访一位瘦削的红发工程师。
这个工程师叫崔斯顿·哈里斯(Tristan Harris),留着硅谷年轻人普遍喜欢、刻意打理的胡碴。他曾是硅谷几家新创企业的创办人,早年也在Google做过软件工程师。在这个封闭的世界里,他偏离了科技领域的老路,成为特立独行的奇葩角色:揭弊者。
“你看,这玩意儿就是吃角子老虎机。”哈里斯刚开始受访时就举起智能手机说道。
“怎么说?”古柏问道。
哈里斯回应:“每次我查看手机,都像在玩吃角子老虎机,瞧,看看我收到了什么?科技公司有一整套伎俩,他们可以让你长时间使用他们的产品。”
“那硅谷这些人到底是在编写App?还是通过写程序来操纵用户?”古柏问道。
哈里斯说:“他们就是写程式来操纵用户。有一种说法一直很盛行,说科技是中性的,选择怎么使用科技,完全操之在个人手中。那根本不是真的!”
“科技难道不是中性的吗?”古柏打岔问道。
“当然不是了!他们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长期使用他们的产品,因为那是他们盈利的重要手段”。
马厄觉得那个采访看起来似曾相识。他就在节目里播放了哈里斯受访的一小片段,接着打趣说:“我以前好像在哪里也听过这种说法?”接着,他播放老一代主持人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1995年对杰佛瑞·维根(Jeffrey Wigand)所做的访谈。维根也是个揭弊者,当时他向全世界证实了多数人已经怀疑的事情:大型烟草公司刻意把香烟做得更容易上瘾。
“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公司(Philip Morris)只想要你的肺,”马厄最后总结:“App商店想要你的灵魂。”
贰、救赎灵魂第一步,从“不要点赞”开始
一般人普遍以为点赞是facebook脸书发明的机制,后面一系列微博、微信等各种多媒体平台学会了。其实不然,点赞是我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发明的。还记得在电影里,北宫爵无欢的24K纯金点赞吗?只是那个电影在2005年上映的时候风评太过糟糕,大家对谢大帅哥那个黄金手点赞的动作都没啥印象了。
前面是跟各位读者开了个玩笑,真正的“点赞”机制其实要归功于几乎已被全球互联网人人遗忘的Friend Feed ,它于2007年10月导入这项功能。就在16个月后,更热门的脸书推出了竖起大拇指的经典“点赞”图标图示,社交媒体的发展轨迹就此永远改变了。
脸书最早宣布这项功能,是2009年冬季由企业公关主管陈凯英(Kathy Chan)发文宣布这项创新的动机。他解释道,许多脸书发文吸引的众多留言或多或少是表达同样的意思,例如“太棒了!”或“我很喜欢!”。“赞”按钮是让人更轻易表达认同的方式,既可节省时间,也可以只留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留言。
“赞”按钮就是从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起始,逐渐发展成脸书自我改造的基础,脸书借此把自己从一个大家偶尔查看一下的有趣娱乐,转变成开始支配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电子“吃角子老虎机”。
这个按钮导入一套丰富的社群认可新指标,并以无法预知的方式出现,因此营造出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让人忍不住想一再翻看自己的账号。它也为脸书提供了更多关于用户偏好的详细信息,让他们的机器学习演算法把用户的人性偏好消化成统计数据,以便利用那些资料来对你做精准的广告投放,提供你粘性更高的内容,让你在脸书上停留得更久。
不出所料,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迅速效仿FriendFeed和脸书,在自家平台上也加入类似的“一键认同”功能。然而,我不想把焦点放在“赞”按钮对社交媒体公司的好处上。相反,我想把重点放在它对“人类需要实际对话”这件事所造成的伤害。
数学家克劳德·香农提出了著名的“信息论”。根据他在“信息论”中的精确定义,点赞这个动作在非琐碎的交流中其实是信息最贫乏的类型,只提供一丁点关于发送者(也就是点赞者)的状态信息给接收者(也就是发布者)。
人类大脑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可以处理面对面互动时所产生的大量信息。以一丁点信息来取代这种丰富的信息流,是对这种社交处理机制的最大侮辱。把这个情况比喻成“在限速下驾驶法拉利跑车”可能还太过保守了,更恰当的比喻是“用一头骡子来拖着法拉利跑”。
我建议你对社交媒体圈普遍爱用的“一键认同”功能要有所防范。不要把这种简单的点击视为鼓舞朋友的有趣方式,要开始把它们视为一种毒药,因为它们真的不利于你培养有意义的社交生活。
简言之,你应该停止使用它们,永远不要点赞。既然不点赞了,也不要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写一些“真棒”或“不错”之类没有营养的话。你应该默不作声,静静地浏览就好。
我之所以建议对这些看似无害的互动采取如此强硬的立场,是因为那些机制使你误以为网络互动是取代对话的合理选项。
“对话为主的交流”背后的动机前提是,一旦你相信互动和对话是等效的,即使你意图良好,劣质互动免不了会持续增加,到最后会开始排挤真正重要的优质社交。
如果你突然消除那些琐碎的互动,那会向大脑发出一个明确的讯息:对话才重要,别被屏幕上那些闪亮的东西分散了注意力。你可能以为你有这种判断力和自制力,可以在这两类互动之间拿捏平衡,但多数人其实真的做不到。
有些人担心,突然放弃社交媒体的互动,可能会惹恼朋友圈的人。例如,我曾向某人建议这么做,她担心,如果朋友发出新生儿的照片,她不留言,对方会觉得那是冷漠无情的疏忽。
不过,如果你们的友谊真的那么重要,与其担心对方觉得你冷漠,不如花时间跟对方好好通个电话。相较于在一堆敷衍的留言中再多添一笔“真棒”,安排一次见面拜访,对你们双方都更有价值。
如果你采用这个方法来增加实际的对话,建议同时对社交圈发出一次全面通知:“最近我不太使用社交媒体”。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这样做所引来的抱怨。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个朋友,最后决定探望新晋妈妈,此举不仅强化了双方的关系,也比在社交媒体上点赞或留言100次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当你不在社交媒体上点赞及留言后,有些人免不了会从你的社交圈消失──尤其是那些与你的关系只存在社交媒体上的人。没关系,就让他们走吧。总有些人喜欢宣扬维持许多“弱连结”的所谓“人脉”很有价值,那种观点是过去十年左右发明的,是过度活跃的网络学家把网路上琐碎的东西不当地沿用到社交圈的结果。
人类从古至今一直维持丰富又充实的社交生活,不需要每个月向高中时期短暂认识的人发送一些信息。你回归以往那种稳定的状态后,生活中也并不会有任何东西明显地减少。一位研究及教导社交媒体的学者向我解释:“我觉得我们人类,先天就不适合与那么多人保持联系。”
成为电子产品方面的极简主义者以后,要不要继续使用社交媒体、以什么方式使用,是很复杂的决定,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然而,无论你最终决定怎么做,为了你的社交生活着想,我建议你采用一套基本原则:不再把社交媒体当成维系关系的工具。简言之,不再点赞,也不要留言。
结语
我一向推崇深度阅读、深刻思考,拒绝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智纲智库的路虎老师总结为“逆碎片化生存”,我觉得非常贴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觉得一个负责任的专家,就应该以行践言,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只有你做到了“逆碎片化”,你的灵魂才得以“生存”,否则就是随波逐流混日子的行尸走肉。
我常常被朋友问到:“我这个事情你竟然不知道?我在朋友圈发了的,你没看吗?”我确实没看,因为在微信出来没多久的时候,我就把发现页的朋友圈窗口关闭了。我从来没有在“朋友圈”像翻阅“奏章”一样看看朋友们在发些什么内容。只有近期需要沟通或见面的对象,才会“临阵磨枪”点他头像,进去看看他最近他都发了些什么东西,了解下近况。
平心而论,你在他朋友圈看到再多的发布、点了再多的赞、留了多少的言,都不如真诚的问一问:你需要什么帮助?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实际的事情?近期我们要不要约个时间当面沟通一下?相信透过“不要点赞”的实操练习,能帮助更多人脱离社交媒体的上瘾风险。我写作只为助人,不是为了读者给我“点赞”。读者是写作者的衣食父母,我的文章火不火不能以牺牲读者灵魂为代价。哪怕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学到东西就好,无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