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迁都北京,朱棣准备了18年,他为什么要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圣恒看历史 2024-06-21 19:14:26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都城建立在南京。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打败了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即皇帝位,就有了迁都北京的想法。为了迁都北京,他力排众议,整整准备了18年,不惜斩杀反对迁都的大臣,最终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到了北京,那么他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

一、朱棣担忧有人在北方造反

朱棣本身就是造反当上的皇帝,得位不正。

他当了皇帝后,最为担忧的就是有人仿效他,再次掀起一场夺权之战,特别是在他登基之初,这种担忧更是达到了顶点。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紧邻蒙古瓦剌和鞑靼等部族。这些部族时常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给明朝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北京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明朝的北方门户,更是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防线。

因而朱棣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是否将都城继续设在南京,并派遣得力人手守卫北京?

他比谁都清楚,北京是他的起家之地,地理位置偏远,易于集结兵力发动叛乱。而南京作为明朝初期的都城,政治经济地位显著,是朝廷权力的中心。如果将都城继续设在南京,则北平的战略地位不容小觑,必须派遣得力人手去守卫,但是这样的话就存在极大的风险。

而朱棣造反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手握的兵权,使他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去挑战皇权。继续定都南京的话,就得派遣人手去守卫北平,那么该如何确保这些人不会效仿他,利用手中的兵权发动叛乱?可是,派谁去他都不放心,于是就决定迁都北平,自己亲自去守,这就有了朱棣“天子守国门”的说法,这样能在他的得位不正上扳回一局。

二、北京是永乐大帝的“龙兴之地”,曾是金元两代的故都,定都北京对朱棣意义非凡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之地,有着独特的命运和变迁。

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平附近已有约500年不在汉族朝廷中央政权控制之下;而靖康之变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

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北平(范阳)在全国的地位日渐显著,成为辽的南京,金元两代的故都。

元大都的繁华令人赞叹,朱棣希望自己的发家之地重现元大都的繁华,实现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能达到历史高峰。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大都改称北平。徐达将城中部分居民迁往开封,平毁了元朝宫殿,在旧址堆土筑成景山,为了便于防守,将北面城垣南移。徐达所做的这些象征着元朝统治的结束和新朝代的开始,也改变了城市的地理格局。由于运河淤塞,南方的物资主要由海运和陆运转运,增加了运输的成本和时间。

就这样,原本繁华的元大都城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洪武三年,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这里成为燕王之国。徐达死后,华北边防部队主要由朱棣率领,北京也就成为明朝北部边防的中心。

朱棣费尽苦心在此经营多年,统治比较稳定。另外,北京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迁都北京可以促进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有利于实现朱棣的理想,恢复北平昔日的辉煌。

三、迁都“龙兴之地”这也是朱棣仿朱元璋对安徽凤阳的做法。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对安徽凤阳的特殊情感促使他将其立为陪都,以彰显其重要性。这一做法为后来的皇帝提供了借鉴。

朱棣,作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燕平北平是他的龙兴之地,自然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地位。这里是他成长的摇篮,在这片土地上,他见证了人民的疾苦,这里有着他难以言表的特殊情感,他继承了朱元璋的传统,将北平作为自己的陪都,希望北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迁都北京,有利于朱棣对全国的统治

北平的地理位置在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更有利于对全国的统治。朱棣的老巢就在北平,临近北方边疆。

1、迁都北京,在对外方面:

更便于监控和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侵扰;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朱棣一生好战,自从即位以来,多次北征,迁都以后,对来犯的外敌亲征更加频繁,治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1)朱棣亲征鞑靼

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朱棣派使节赴鞑靼,要求和平共处,不料,他们竟拒绝,并挑衅朱棣,杀了派去的使节,激怒了朱棣。

朱棣派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十万兵马征讨鞑靼。

结果丘福与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一同被鞑靼杀死,全军覆没。 朱棣震怒,为打击鞑靼的嚣张气焰决定亲征。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亲率50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明军大获全胜。

(2)朱棣亲征瓦剌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朱棣再度出塞亲征瓦剌,朱棣率兵挺进进至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温都尔汗西北),瓦剌非常嚣张,大有让朱棣有来无回的架势。答里巴汗与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王,率骑兵分三路列阵距明军十余里的山头上,约三万余人,每人带从马三四匹,用于替换疲惫的战马。

明军在和马哈木作战时,虽然把马哈木赶得逃到山顶,但明军的东西两翼死伤严重。

傍晚, 54岁的朱棣跨上战马,指挥数百精骑为前锋,火铳随后齐发,终于打败瓦剌部,紧接着阿鲁台遣使来朝,瓦剌马哈木这才泄了劲,不得不遣使向明朝谢罪。

(3)朱棣再征鞑靼

永乐二十年(1422年),朱棣迁都北平的第二年,朱棣认为阿鲁台“凶悖之心复萌”决定再次征伐,此时的朱棣已经62岁了,再次亲征鞑靼的气势依旧不减当年,狡猾的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乘夜逃离,避而不战。

朱棣率明军到达煞胡原,俘获鞑靼的部属。在回师途中,朱棣又击败一贯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迫使兀良哈部的余党投降。

(4)亲征阿鲁台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63岁的朱棣再次亲征阿鲁台,还没等朱棣出手,阿鲁台已被瓦剌打的溃散而逃。十月,凶悍狡黠的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投降。

(5)亲征鞑靼

阴险狡诈的鞑靼部首领阿鲁台再次来犯,他率军进犯山西大同、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等地狼子野心,丧心病狂。

朱棣决定灭了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至七月,65岁的朱棣再次亲征,不过这是他最后一次亲征鞑靼了。

听闻朱棣亲自来战,阿鲁台迅速逃往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境内之哈剌哈河下游),朱棣令全军急速追击,追到答兰纳木儿河,搜索方圆三百里都不见阿鲁台部踪影,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却病死在回朝的路上。

朱棣深知蒙古人的顽强和不要脸,而且发展迅速,因而他在迁都前都做好了准备,决定用毕生的精力与蒙古人作战斗。朱棣的老爹就是因为蒙古人而打的天下,仇恨的种子延续到朱棣这一辈,自带与蒙古作战的基因。那些游牧民族在边境不断骚扰,又杀又抢,抢完就跑,令人不胜其烦,他们发展迅速,一旦放松就有可能造反。这对英勇善战的朱棣来说决不会任他们所为。

可是,南京离漠北遥远,要发兵追赶,等到了漠北,人家早跑没影了,而北平距离长城很近,朱棣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蒙古侵略,迁都北平是朱棣的明智之举。

2、在对内方面:

在朱棣夺位之前南京是明朝的首都,辅佐建文帝的多为江南人士,南京有大量的旧势力和反对者。迁都北京有助于朱棣摆脱南京的旧势力影响,朱棣在南京杀戮过多,难免遭人嫉恨,有损执政基础。从稳固皇位考虑,迁都北平更为有利统治。

靖难之战胜利后,给北军打开城门的是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朱棣在占领京城的时候建文旧臣纷纷投降。

他们中的一些遗老旧臣,是否还想着建文帝,希望恢复建文帝的统治?他们的祖辈和亲朋好友都扎根在南京,人际关系在这里网盘根错节,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可能会背叛,这些人能背叛建文,就能背叛朱棣,这是令朱棣困扰的,他感到这些像一个无形的网在束缚自己。

这些人如:佯装投降而差点刺杀朱棣的景清,主动开城门投降的李景隆,靖难之战中和朱棣对抗的郭英、顾成、平安、何福,徐达的长子徐辉祖等等。而朱棣迁都北平就不一样了,迁都北平可以摆脱这些人的束缚。

迁都北平,对外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对内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由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的统一。

五、朱棣想扩张明朝版图

朱棣是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他很希望明朝的版图能扩张到像元朝那么大,最好能超过元朝,他想越过长城向北进攻。他曾率领明朝的精锐五度深入漠北追击蒙古,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开拓了疆土,在南方征服越南,设立了交趾布政使司,将这一地区纳入明朝的版图。在西北设立哈密卫,在东北则直至库页岛,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当时中国东北的疆域囊括了女真各部。

由于以上多种原因,朱棣风风火火开始着手准备迁都的工作。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下诏将北平改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计划迁都。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开始营建北京。

永乐七年,朱棣以北平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

永乐八年,朱棣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

永乐九年(1411年),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

永乐十三年(1415年),久废的大运河重新畅通,北平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下令正式营建北京,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的事宜,对于反对的臣子,一律革职或严惩。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落成。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朱棣迁都北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优势、政治考虑、军事战略、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有朱棣的个人意愿,就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迁都北京反映了朱棣政治眼光高远,有高瞻远瞩的魄力,朱棣的这一决策不仅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在一定程度上威慑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朱棣的迁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明朝统治,巩固了朱家政权,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0 阅读:25

圣恒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