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备耕(六)地下虫害防治

淇泉老翁农业 2024-09-24 15:25:26

危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及金针虫,称为地下三大害虫。这几种地下害虫均咬食小麦种子、幼苗、根及地下茎,特别是小麦出苗后的一段时间内危害特别严重。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需重新播种或改种其它作物。因此,做好地下害虫和防活,也是保证苗全、苗壮,确每有足够穗数的关键措施,夺取高产的重要保证。

蝼蛄

1、形态特征:蝼蛄是土居害虫,身体粗壮,前翅皮革质,较短,后翅膜质,较大,折叠于体背,前足特别发达,开 掘式,腹部末端有尾须二根。若虫和成虫相似,仅具翅芽。初孵化时为乳白色,后逐渐变为淡褐色。

2、发生规律:华北蝼蛄需3年完成一代,非洲蝼蛄在淮河以北地区2年完成一代,长江以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两种蝼蛄均以成虫和若虫在60厘米以下的土中越冬,春季气温转暖,开始上移表土活动。夏季因气温且增高,又潜入较深的土层,进入产卵盛期。秋季又到地表活动,为害秋播小麦苗,形成一年中第二次活动危害高峰。秋后地溫渐低,逐渐下移停止活动而越冬。

蝼姑的发生为害,受土壤温度、湿度和土质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土壤湿度对它的活动也有影响,雨水多或水浇麦田,土壤湿度大对蝼蛄活动有利,为害严重。一般在10—30厘米处,土壤湿度接近或超过20%时,活动最盛。小于15%时,活动就受影响。所以有蝼蛄“ 跑湿不跑干”的说法。

蝼蛄白天躲在土中,晚上出来活动交配、取食,尤其在春、秋两季,降雨后的闷热、无风天的夜晚,活动为害重。蝼蛄的趋光性强,因此,在村庄附近往往发生较重。两种蝼蛄对有机肥料、马粪的趋性很强,成虫还喜欢在新鲜的土杂肥内产卵。

3、危害特点:受害的根茎被咬成乱麻状,造成幼苗枯萎死亡。另外,在土中活动时,所开掘的隧道使幼苗的根和土壤分离而失水枯死

金针虫

1、形态特征:金针虫是鞘翅目叩甲科昆虫幼虫的统称,又称铁丝虫、铁条虫、蛘虫。身体细长,圆柱形略扁;体壁光滑、坚韧,头和体末节坚硬;无上唇。颜色多数为黄色或黄褐色。因形似金针而得名。

2、发生规律:在春、秋两季表土温度适合金针虫活动,上升到表土层危害,形成两个危害高峰。夏季、冬季则向下移动越夏越冬。如果土温合适,危害时间延长。当表土层温度达到6℃左右时,金针虫开始向表土层移动,土温7~20 ℃是金针虫适合的温度范围,此时金针虫最为活跃,土温是影响金针虫危害的重要因素。春季雨水适宜,土壤墒情好,危害加重,春季少雨干早危害轻,同时对成虫出土和交配产卵不利;秋季雨水多,土壤墒情好,有利于老熟幼虫化蛹和羽化。

3、危害特点:金针虫以幼虫咬食发芽种子和根茎,可钻入种子或根茎相交处,被害处不整齐呈乱麻状,形成枯心苗以致全株枯死。幼虫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危害秋播小麦,10月下旬越冬。第二年的4月

蛴螬

1、形态特征:

蛴螬体肥大,较一般虫类大,体型弯曲呈C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头部褐色,上颚显著,腹部肿胀。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数量的多少常为分种的特征。如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幼虫为3对,黄褐丽金龟幼虫为5对。蛴螬具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10节称为臀节,臀节上生有刺毛,其数目的多少和排列方式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

2、发生规律:

蛴螬一到两年1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即金龟子,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成虫交配后10~15天产卵,产在松软湿润的土壤内,以水浇地最多,每头雌虫可产卵一百粒左右。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幼虫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因此蛴螬对幼苗及成株的为害主要是春秋两季最重。土壤潮湿活动加强,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春、秋季在表土层活动,夏季时多在清晨和夜间到表土层。

3、危害特点:咬食小麦幼苗根茎,断口整齐。

防治措施

这几种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是:种子包衣,使用具有杀死地下害的的种衣剂拌种或包衣。

土壤药剂处理:若前茬病虫发生严重,防治地下害虫等于播前整地时,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8千克,或10%噻唑磷颗粒剂2千克,或0.1%二嗪磷颗粒剂2千克,与肥料混匀,结合播前施肥施入土壤。同时也可在虫害发生点片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灌根。

0 阅读:0

淇泉老翁农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