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你要为我做主”,是长期教育下的巨婴思维

胖胖说他不胖 2024-10-06 19:29:17

hi,我是胖胖。

昨晚写完文章后,胖胖刷了会短视频,无意中刷到了一段《天道》中的对话。

这部剧改编自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不少人把它奉为圭臬。

胖胖觉得它确实是个好作品,但得承认,时代背景不同了。

当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胖胖还很小,现在再看,前后有一部分的观点放到现在呢已经不太适用了。

胖胖也斗胆提出一些看法,觉得读书、刷剧都要结合时代背景,不能一味迷信过去的“真理”,得有辩证思维,不能死读书。

剧中丁元英提到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有主吗?我们想要的主,其实不过是‘你为我做主’的主。”

那如果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普通人也很难在互联网刷到了,胖胖并不是觉得这句话有问题,而是这段话的前后铺垫的话,和现在的时代背景不同,有些话随着时代变迁会逐渐“失效”,它们的真理性被时间慢慢稀释。

那些在过去被视为真理的观点,未必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环境。

那这篇文章现在刚好是凌晨三点写的,怕白天忘记,就浅谈一下。

我们有自己为自己做主的土壤吗?

这部剧将这一类“劣根性”归结于“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属性”这一点,胖胖不否认,觉得是有道理的,但也想从另一个角度聊聊后天性自我意识,自己为自己做主的土壤。

有么?

这种“你要为我做主”的意识从什么时候潜移默化的植入到每个人的脑中呢?

抛去各方的家庭环境的诸多原因先,那从“一张白纸”的小学阶段,你看,从小学开始,我们班里就有班干部,班长、课代表、组长,管理得井井有条。

学生之间的地位,不是靠个体的意识和能力,而是通过老师赋予的角色来决定的。

班级里纪律好、成绩好,还有流动锦旗、先进班干部、优秀学生的评选。

很明显,这种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从小就给我们灌输了“谁是管理者,谁是被管理者”的概念。

那你像在学校,成绩就是一种硬性的“江湖地位”。

成绩好,你就是班里的班干部;

成绩差,就容易被边缘化。

家长呢,也常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前排后排、楼上楼下,全都是比较的对象。

如果比不过别人,那小孩子心智各方面还不成熟,自尊心各方就会受到打击,家长可能还会加倍施压。

那前提就是学校的这种规则设置,就是有问题的,让人从小就在比较中成长。

别人家孩子当了班干部,而你家孩子不是,这种身份差异很容易让人觉得自己不够好。

那这种是几千年的文化属性,其实也没错。

你像我们看两晋时期就有各种士庶之别、阶级分化,早就深植于我们的文化土壤中。

你看《梁祝》背景下的士族和平民,等级分明,那时候胖胖还记得电影中老师问学生是坐牛车,马车,还是轿子,那你坐的交通工具不同,你座位也有不同。

那现代很多学校的规则设计,其实也是延续了这种传统,让人从小在群体中被区分为级别,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那就形成了“我们骨子里的主,是你要为我做主的主”。

没有“主”的人,总觉得不自在。

因为从小我们就在这种层级分明的体系中被教育,习惯了被管理、被安排。

这样一来,走出校园后,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需要被管理,不然没有人给我们“做主”,生活就缺少了方向。

于是,就常常会抬头四处张望:

谁来管我?谁来替我做主?

那不正是因为“因缺有需”,正因为我们内心缺乏这种自我意识,你需要,它才会存在,才会不断寻找外部的主。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从小在白纸般的阶段就被引导发展出独立的自我意识,那班长、班干部这样的角色可能根本就没有存在的空间。

这其实不是个人的问题

那胖胖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活得轻松自在,不再为别人的眼色所左右,不再动辄害怕得罪人呢?

仔细一想,这其实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环境的问题。

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二元对立的——你像工作有铁饭碗和非铁饭碗之分,你在学校有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之别。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等级制度和阶级分化早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土壤中。

从小我们就在这样的班级制度里被强化,你一张白纸被画上了条条框框,就很难在画出其他的东西,很难跳出这种思维的牢笼。

那如果我们一旦能够从小建立起独立的自我意识,不再依赖所谓“主”为我们做主,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管理自己。

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通过班干部这样的角色来强化管理和控制。

那学校班干部的存在,就不应该仅仅是管理,而是一种纠错,一种服务,一种作为服务者的存在,帮助同学,而不是发号施令。

如果我们从小就培养出“自我主义”精神,懂得为自己的行动和选择负责,我们将赋予自己主导权。

我们有权决定坐在哪里,有权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如果我不愿意做某件事,不应该被强迫。

而学校也应该是一个平等和尊重的地方,而不是一味通过管理和约束来操控孩子们。

长期教育下的巨婴思维

现在很多学校的规则,胖胖觉得,培养的其实不是有自主性的人,而是一群考试机器,一群永远需要别人指引的巨婴。

这些学生习惯了张嘴索取,一旦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立刻情绪失控。

这样的教育模式,难道不是在不断强化“别人必须为我做主”的依赖心理吗?

那从班级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自制力,也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个体意识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自治能力,能够根据自身的意识去自发地安排生活,那么他就不再需要别人为他做主。

胖胖觉得,当我们真正具备了这种自我意识,现有的那些等级划分、外部做主的根基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放眼望去,眼下这种自我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男女老少中有不少人都表现出典型的“巨婴思维”——总需要有人为他们做主。

比如,有些人在谈恋爱时,不需要自己去喜欢谁,而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去相亲;

在选择职业时,不去主动思考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而是完全依赖父母告诉他什么行业赚钱,直接按图索骥。

这类人都需要外界的约束和管理,那没有了这些指导,他们就不知道如何生活。

其实这种依赖实际上带有一种“受虐”倾向:

他们需要别人为他们做主,甚至觉得被管理才是生活的常态。

胖胖会觉得,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典型的“巨婴思维”。

不仅不反感被控制,反而害怕失去这些外在的指引——一旦没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他们就会手足无措,失去方向感。

孩子在白纸阶段时的教育

换而言之呢,当孩子还处于白纸阶段时,自制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就应被培养出来。

这种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自律,它实际上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自我领导力。

这样的自我领导力,意味着当孩子步入社会后,他能够独立决定每天该做什么,比如什么时候工作,吃多少,如何规划生活,而不是依赖外界强加的规则。

这种自发性的自我管理比任何形式的老师任命或假装选举出来的班干部更有意义和价值。

当然,胖胖这里谈到的自我管理并不意味着孤立或与世隔绝。

相反,胖胖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你都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如何去实现这些需求,同时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群和谐相处。

就不需要别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你自然而然就知道如何行事。

这意味着,你清楚自己的需求,知道每件事的意义,并能按既定的步骤去完成。

当然了,胖胖这里并不是说孩子完全可以放任自流,他们还是需要适当的引导,但关键在于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内在驱动力。

如果我们每个人的自主意识足够强,自我管理能力足够出色,就不再需要外界的干预或指挥。

这个自我意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可以乱来啊,而是说我们都明白规则的价值,并主动遵守这些规则,因为我们知道这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好处。

就像胖胖减肥这件事,别人天天叫胖胖减肥,说胖胖需要控制体重,但如果胖胖自己没有意识到减肥的重要性,你外界的督促再多也只能坚持一时,很快就会反弹。

只有我真正从内心深处理解到为什么要减肥,才能持续下去。

当胖胖有了这个内在的驱动力,想像彭于晏一样从胖子变成帅哥,胖胖就会主动管理自己的身材,而不是依赖教练或外界的控制。

那胖胖还没意识到减肥对自己的好处,那胖胖把这个内驱力放在写公众号上,一天坚持一更,也可以。

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有人管着。

那几千年的文化让我们习惯了被管理,渴望“包青天”文化,渴望有人来替我们做主。

你像现在很多公司的领导和老板作威作福,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知道很多员工还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意识的这个觉醒。

那如果从小学校不再唯分数论,不再唯班干部职位,分等级,那孩子们的自主意识有了逐步的引导,就会被激发出来。

没有了“被管理”的思维定势,才能摆脱一些土壤的限制,真正实现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进步。

1 阅读:23

胖胖说他不胖

简介:一个喜欢吃吃喝喝囤肉的大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