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第一批24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城中,有三座著名的道观,合称“荆州三观”,即开元观、玄妙观和太晖观,是荆州有名的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2006年5月25日,“荆州三观”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三座道观,玄妙观、开元观位于荆州古城内,其中开元观就在荆州市博物馆隔壁,太晖观位于荆州城西门外,距荆州市3公里。三座道观始建年代从唐朝到明朝,都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是荆州古城重要的历史见证。此行有机会访遍荆州三观,与大家聊聊这三座有些相似,又各有千秋的道观,其中的故事也耐人寻味。
开元观开元观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荆西路,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如果只能选择参观其中一座,恐怕很多人会去开元观,毕竟这座道观与荆州市博物馆相通,顺便就看完了,相对比较方便。
开元观名“开元”,大概能够猜到它的始建年代了,开元观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迁移至现址重建。
唐代道教的发展达到鼎盛,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尊崇道教,有“两教并行,道先佛后”的宗旨,开元盛世年间,诏令全国各大城市兴建开元寺和开元观,如今开元寺遗存较多,开元观则仅存荆州这一座。
开元观是1956年湖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荆州三观”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观有山门、雷祖殿、三清殿、天门、耳房和祖师殿等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中轴线长度大概一两百米。
中国的道观出于修道成仙的需要,多建于崇山峻岭之间,而这荆州三观建于平地之上,为了体现逐步升高,就采用主体建筑逐级升高的方法,例如这中轴线上的第二座主要建筑三清殿,就建在高于地面1米的台基之上。
而最后一层祖师殿,就要建在高4米的砖砌台基之上,给人一种逐步提升,渐入仙山的感觉。这种平地起仙山的建筑风格,在后面两座道观中也是如此。
最后一层祖师殿是供奉着真武大帝的神殿,重檐歇山顶,四周有围栏,飞檐雕有龙头,有漂亮的木制藻井。
玄妙观玄妙观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荆北路,小北门内西侧,北靠城墙。同样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玄妙观名称历史上曾多次变更。公元1009年,宋真宗下诏更名天庆观,公元1297年,元成宗复改为玄妙观,公元1339年,元顺帝赐题九老仙都宫,到了清代为避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之讳,又改名为元妙观。
这个叫做“九老仙都”的景区,其实不仅仅是玄妙观,包括“松甲山”——荆楚三国文化、“湘东苑”——南北朝园林文化、“玄妙观”——千年古观文化、“荆楚非遗园”——荆楚非物质文化、“长生古街”——荆楚民俗文化、“古城墙博物馆”——古城墙文化,还有桃花岛、百花岛等等,平时门票65元,今年下半年免费。
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主要就看了看玄妙观,有时间也可以花点时间看看包含在内的新造景点,了解一下荆州历史文化。
玄妙观原由山门和六座殿阁组成,六殿阁分别名为四圣殿、三清殿、玉皇阁、玄武阁、圣母殿和梓潼殿。现在只剩下三重建筑,前为玉皇阁,中为三天门,后为置于崇台之上的玄武阁(又名紫皇殿),均为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重建。
玉皇阁前,竖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为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所立,名为“九老仙都宫记”碑。根据碑文叙述,元顺帝当时封观内主持道人唐洞云(道号元静真人)为八仙之后第九仙,玄妙观因而改名“九老仙都宫”。碑文为元代著名的洞庭学士欧阳元撰写,元代大书法家危素手书。字体为楷书,阴文,字迹清晰,笔力遒劲,是一件珍贵文物。可惜已有些辨识不清了。
和之前介绍的开元观建筑理念一样,最后的三天门和玄武阁建于高台之上,意为仙山,代表着神仙的高高在上。
其实如果你去过吴哥窟之后,就会发现同样的情形,神殿建于高台上,代表着神灵的威严。其实世界各地很多宗教建筑都会营造这种神灵高高在上的感觉,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三天门后为紫皇殿,玄妙观的整体建筑与开元观大同小异。
太晖观看了开元观和玄妙观,太晖观还值不值得去呢?太晖观位于荆州城西门外太晖山上,交通有些不太方便,需要自驾车前往,但可以告诉你,太晖观虽然不大,却是荆州三观中最有看头的一座,曾有“遍数琳宫,独此雄甲荆楚”的美誉。太晖观收取门票5元,不免费。
进入太晖观,你首先会看到一座明陵的神道,明陵和这座道观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是有的,这座道观和这座王陵的主人都是明湘献王朱柏。
1998年2月,因为盗墓份子炸盗,明湘献王陵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这座有地宫的王陵目前不开放,已经杂草丛生。
而太晖观,原来就是明湘献王朱柏所营建的王宫,离明湘献王陵不过百米,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开始兴建。
这个朱柏自幼天性聪颖,风度儒雅,解缙在《湘献王神道碑文》中说:“惟王幼而美异,长而通明,温恭粹德”,他还善于书画诗词,书法遒劲,解缙称其“书法深绎晋人,精思动合矩度。”因朱柏书法精湛,其父朱元璋每有诗作,皆喜爱让朱柏来书写。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柏在征讨五开蛮时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采取内部分化瓦解的办法分裂敌军,创造了平定叛乱后“不戮一人”的奇迹,使朱元璋大喜过望。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采纳“削藩”建议,朱柏担心自己难逃此劫,于建元元年(1399年)赶往武当山,开建灵坛,祈求神灵消灾赐福,并按道教特定的方法,将玉简金龙和玉璧秘密埋入地下,希望金龙能带上他的心愿递达天庭。然而,在醮事后仅几个月,他就因修建王宫僭越等级之事被告发。
作为朱元璋的第十二子,建王宫本来也没什么问题,但朱柏建造这座王宫,在规模和装饰方面都有僭越之嫌,如石廊柱上雕有盘龙,顶上盖有筒瓦等,即将竣工时被人告发有谋反之嫌。朱柏恐惧,因其笃信道教,道号“紫虚子”,便将王宫改为道观,名曰:“太晖”。但这也并没能给他消灾解难。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派遣军队把兵器藏在装满木材堆的车子里,伪装成商队,抵达荆州后,出其不意的包围了朱柏的府邸。5月18日,时年28岁朱柏闻讯既惊且怒,仰天叹道:“唉!我观前代大臣,遇到昏暴之朝而下狱,往往多自尽而亡。身为太祖之子,父皇逝世,我既不能探望病情,亦不能参与葬礼,抱憾沉痛,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乐趣呢!今日又将受辱于奴仆之辈吗?我岂能如此苟且求生!”
朱柏说罢痛哭不止,与家人饮酒诀别后,放火焚其宫室妃妾,并穿戴好亲王的衣冠,手执弓箭骑着白马跃入火中自尽,其家眷也随之赴火焚死。朱柏无子,死后封国被撤除,恶谥曰戾,永乐初年,明成祖称帝后怜悯朱柏无罪而死,恢复了朱柏的名誉,改谥曰献,并设置祠官守其陵园。
朱柏之死,对明朝的历史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明史》记载“湘王柏自焚死。下燕议周王罪。燕王上书申救,帝览书恻然,谓事宜且止。”可见朱柏之死触动了建文帝的恻隐之心,云“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于是暂停了对燕王朱棣的削藩行动,为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提供了可乘之机。也许是巧合,抑或是报应,在朱柏自焚三个月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后,朱棣率军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有一种说法是建文帝最后也同样选择了“圔宫自焚”的方式了断恩怨。
没想到这座不起眼的道观其实改变了明朝的历史,正是因为太晖观僭越,导致明湘王被逼自焚,而目睹了这一幕的燕王朱棣,先下手为强,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并随后由南京迁都北京,建造故宫,这大概就是历史的“蝴蝶效应”。
太晖观现存建筑朝圣门、祖师殿建在条石砌成的高台上,台高八点二米,是三观中最高的,正面和两侧共有石梯三道。登朝圣门,要爬三十二级石阶梯,而且台阶十分陡峭,上下不小心就会摔倒,这个和吴哥窟的台阶也是异曲同工,拜神需专心致志,容不得半点分心。
与另外两座道观不同,祖师殿四周,设有两米多高的围墙,围墙上镶嵌大小五百灵官,千姿百态,这是我在道观中第一次见到这种装饰,话说这又和吴哥窟的浮雕很像。
荆州三观为何能保存至今,成为荆州城著名的古迹,这还得从道教说起,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大修武当山建筑,武当山被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受此影响,道教得以兴盛,离武当山不远的荆州,明藩王室也普遍信奉真武大帝,把真武大帝视为“护国家神”来推崇,从而就使得荆州道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荆州三观能够历代重修,保存至今,也就不无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