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就像一个大戏台,这一帮戏子刚刚偃旗息鼓,另一帮戏子已经开始摇旗呐喊,恁地是好戏连台,热闹非凡,绝不冷场。
在这个戏台上,有人戏码多,有人戏码少,有人唱得好听,有人唱得不好听,而燕昭王就是唱得特别精彩的一位。
燕昭王是那种人们常说的“倒霉孩子”,因为他有一个奇葩的父亲。
他的父亲燕王哙很可笑,当国王当的好好的不当了,学尧舜让位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
相国子之人不咋地,当时还是太子的燕昭王就联合燕国将军进攻子之,一时间燕国大乱。
就在燕国闹得沸反盈天之际,邻居齐国以帮助燕国平乱为名,前来趁火打劫,差点儿将燕国覆灭。
后来,燕国军民奉太子为王,也就是燕昭王,才将齐国人给赶出去。
可是即便如此,燕国也被打得千疮百孔,大伤元气。
面对眼前这么个“烂摊子”,燕昭王并没有气馁,而是咬紧牙关默默担当起了强国重任,通过他的一番努力,最后燕国不仅实现了复兴大业,还彻底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我觉得燕昭王之所以能够成功,和他的三个特点是分不开的。
求贤若渴燕昭王临危受命,成功将齐国侵略者驱逐出燕国,可谓功勋卓著,英明神武。
但他并没有因此盲目自信,而是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在治国理政能力上的短板和不足,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将招揽人才作为富国强军的第一要务。
他求贤若渴,寻找人才的步伐十分紧凑和坚定,但是始终物色不到自己心目中管仲、百里奚、孙叔敖之类的大贤高才。
为此他很失望,有人告诉他老臣郭隗很有见识,他便前去找郭隗商量。
善于纳谏这位老郭同志非常有意思,国王向他取经,他不好好回答,而是给国王讲起了故事。
这个故事很出名,就是一个国王喜欢千里马,他的侍者支了一千两黄金去给他买,结果却买回来一副千里马的枯骨。
国王很生气,侍者淡定地解释说:“世人听说你肯花重金买马骨,还怕没人把活马送过来吗?”
后来,果然有很多人主动送来千里马,国王得以如愿以偿。
讲完故事,郭隗就告诉燕昭王:“大王想要招揽贤才,那就把我当马骨试试吧。”
燕昭王听后,深有所得,当即给郭隗加官晋爵,拜他为老师,还专门给他建造了一座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府邸。
从此燕昭王求贤若渴的美名远播海外,各国的人才都摩肩接踵、争先恐后地前来燕国求见。
由此可见,燕昭王是一个特别善于纳谏的人,臣下的意见建议只要有道理,他都虚心接受,而且立刻付诸实践,对于一位国王来说,具有这种品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用人不疑虽然前前后后来了很多人才,但燕昭王还是一眼就相中了来自赵国的乐毅。
燕昭王充分相信乐毅的能力,一来就封他为亚卿,赋予他很大的权力,让他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开展强国建设。
面对燕昭王的信任,乐毅也不遗余力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治理国政,发展生产,操练兵马,使燕国一步步强大起来。
后来,燕昭王觉得燕国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和齐国相匹敌,加上又切齿痛恨齐王的倒行逆施,于是要求乐毅率领军队进攻齐国,以雪前耻。
乐毅认为齐国是大国,实力不可小觑,因此又联合秦、赵、魏、韩四国共同讨伐齐国。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将五国军队交由乐毅一人指挥。
乐毅也不负所托,率领军队将齐国洗劫一空,还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逼死了齐湣王。
这一仗不仅替燕昭王报了前仇旧恨,还彻底奠定了燕国的大国地位,这和燕昭王对乐毅的充分信任,还有乐毅个人的忠勇刚毅是分不开的。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乐毅是赵国人,燕昭王能够无条件地信任他,将至高的权力和举国的军队全部赋予他,充分说明燕昭王是有眼光、有胆识、有格局的。
结束语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就这样接近尾声,燕昭王的绝地反击告诉我们:
成大事者,首要重视人才,但也要慧眼识珠;
成大事者,重在广开言路,但还得明察秋毫;
成大事者,贵在用人不疑,但还要掌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