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曼先生对老子思想的理解,整体上是以圣人之治为主,兼论修行,作为著名佛学家,这个思路是无可挑剔。本文“选择性”地摘录叶先生对《道德经》32章(道常无名)的讲座内容,探讨她的理解方向,对于理解以出世思想理解老子之道的解读思路,很有助益。
原文: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 之与江海也。
叶先生先讲提纲契领地讲“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叶先生:这一章告诉我们圣人如何以道治天下。以道治天下,就要守着这个朴,这样,天下人自然都来归附于你了。
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清静无为。“朴”原指原木,没有做成器皿的时候就叫做朴,玉石没有雕成东西的时候是璞。朴和璞读音相近,繁体字只是偏旁不同。
道是清静无为的。“道常无名”。“常”是终古不变的意思。世人都希望一切好的事物能“常”,但是真正能“常”吗?天底下的事情没有能够“常”的。诸心无常就是这个意思。但老子从万事万物中提出了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就是“常”了。
“道”是造化的根,万物的本,不变也不迁,不坏也不灭,无形又无名,非常神妙。这个东西本来没办法给它起名字,老子给它强加一个名字,就称之为“道”。道小得没法再小,但天下一切东西都从它出来。
叶先生这段话有里两个关键词:道治天下;终古不变。
不少人喜欢从自己的偏好,来理解老子思想,把《道德经》定位为炼养之书,修行之道,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你可以用法家、用儒家、用佛家、用兵家、纵横家的角度来解释老子思想,但不可以因此否定老子书乃“道治之书”。
还有不少朋友受“易经之道”的影响,认为老子之道是变易之道,并以“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为例,认定老子所讲的“恒道”或“常道”,其中的“恒、常”就是关于“变易”的常态化解读。
这样的说辞实在是罔顾老子的思想主旨。《道德经》第一章就讲“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实在是太明确了:我所讲的不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而是那个永恒不易之道、永恒不易之名。
“有无之相生……前后之相随,恒也”,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现象。“恒德”:永恒不变、常态化的德;“先天地生”而后天地存的“道”是“独立不改”的,故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之说——因为不变,所以称之为“道纪”,若变了,则无此“线索”可循。
老子又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即:往古今来,它的名字就叫“不去”,不去也不来,尽虚空,贯古今,不生亦不灭,不增亦不减,它恒在不易。
正如叶先生所说:万物之本,不变也不迁,不坏也不灭,无形又无名,始终如一地存在。
下面是分解。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叶先生援引王弼注说:“道无形不形,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
她说:“道”虽然极其微小,但天下恩没有谁敢看低它。天地万物都是因它而成,没有它就不可能做成这些宇宙万物。越是混沌的东西越有有无数的可能性。道家把混沌之前的状态称之为无极,无极中什么都没有,但是在无极中就生出宇宙万物。
“道”虽然无名无形,可是放之则弥六合、遍八极,充塞于东西南北上下。因此,人们常常本末倒置,不懂得朴虽然小,但却是最根本,最值得重视的。这里讲朴散而为器,圣人出而为官长,就是说最原初、最根本的才是最可贵的。
禅宗里面常常问一件事情,就是你在父母未生前的面目。你从娘胎出来之前,小得没法再小,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叶先生说:《道德经》完完全全是为统治者而著的书,所以老子都是从领袖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这句话意思是假设侯王能够守着朴实,那么万物自然会来归附,这里的万物是指天下人。同样的,“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这里的”能辅万物之自然“就是能辅助百姓之自然。
侯王虽然是百姓的长官,但是也必须牢牢记住自己没有跟老百姓分开,所谓“大制不割”,就是这个意思,什么是“大制不割”,就是王弼说的“大制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故无割也”。
老百姓选举你当管理者,你不能脱离他们,否则就站立不住。原木做成器皿之后还是木器,侯王管理天下之后,还是属于众人的一部分。能够守朴,与人民同心同德,那么天下万物就服从你。
禅宗常问:主人公何在?我们在天地间犹如过客,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是逆旅中的体验。使我们能看、能听、能说、能写、能思的这个主人在哪里呢?找到主人公,就可以悟道了。守住这个主人,万物就能宾服于你,自然而然地服从你。
你不能够鸠占鹊巢,也不能反宾为主。这就是客随主便、入乡随俗。民为主,君为辅,这个一定要分清,这个非常重要。
侯王治理天下,莫若守朴。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扬长避短,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王弼注说“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讲的十分准确,只有“朴”愦然不偏,不智也不勇,不巧也不力,没有偏向任何“器”,万民才能安定祥和,和谐相安。
所以当领导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无为”,抱持“朴”,行无为之道,不用智,不用力,不用巧,“不以物累其真”,不会因物欲而扭曲它的真,“不以欲害其神”,不会因为私欲妨害它的神,这样自然宾服于你,修行的人认为,那就得到道了。
这一节,叶先生不仅认为《道德经》是“道治之书”,更以强调的语气说《道德经》完完全全是为统治者而著的书。
民间重修行之说,但《正统道藏》》《中华道藏》收录的著名道士,如河上公、成玄英、李荣、蔡子晃、陈景元、白玉蟾、范应元、王一清、傅山、宋常星、李西月等等,基本不否认《道德经》的政治用意。
著名道士王一清在《道德经释辞》中说,仅以修炼之道阐释《道德经》是片面的,“若概以炼养之意释之,则隘矣,然非老子之旨也”。在他看来,“老子之道,极深研几圣人南面之术也”。
历史上的修行者的注解,在他看来“言多乖劣,罔合经旨,互有得失,罔见全书”,多少都有穿凿附会之嫌,不得要领。
即便是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他的《老子想尔注》也非常注重《道德经》中的治国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救世情怀。中国道士自古有“逢乱必出,盛世必隐”的传统,这跟道家“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家国情怀,以及逆天改国运的“反者道之动”思想是分不开的。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叶先生对这一节只是三言两语,且只讲道家的“气”,并认为“佛家打坐的原理很多都是道家的”,“比如说丹田的气动了,热气往上的时候,口中的唾液立刻产生了,这就是水火既济。
若沿着王弼注的方向一直解读下去,大意应为:就像甘露自然降落,圣人无为,百姓也就不用强制而自然有序。
当“恒道”落实在“可道”之道,生成制度体系,“无名”变成“有名”。但有了“名”,不可本末倒置忘记大道之母,所以“名”一定要“知止”,才能“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恒无为,名檏,虽小,而天下弗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