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打造了一台“大号路由器”,其实是一台高颜值ITX主机

硬件宅机第 2022-12-13 19:56:56

一、前言

一直以来,ITX凭借着小巧的体型和丰富的玩法而深受部分玩家的钟爱,不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ITX主机受限于体积和散热能力,所以性能上很难做到极致。尤其是近期Intel 13代CPU和老黄家RTX40系显卡的发布,使得硬件的功耗/体积进一步增大,其中RTX40系已经发布的两款显卡,个个都是大板砖,想要用它们组建小巧型的ITX主机,难度很大。

当然,对于不一味追新和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来说,选择面就宽广了许多,如AMD ZEN4 R7及以下CPU,Intel 12代i5及以下 CPU,再配上一张体积不是那么夸张的RTX30系或AMD RX6000系显卡,还是很有搞头的。今天我们分享的,正是一台基于AMD 5700X+华擎 B550 ITX+雷克沙 战神铠 DDR4 3600+金士顿 NV2+讯景 RX 6650 XT+乔思伯 HX6200D+Tt 钢影 SFX 650W+分形工艺Ridge的主机,这台主机主打白色,颜值较高,能够完美融入家居环境,同时也兼顾了性能和体积,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下面就将折腾过程和体验分享给大家吧。

二、配机思路及配件介绍

配置单如下:

配件全家福。

个人觉得近期性价比最高的两款U是i5 12400F和R7 5700X,i5 12400F本人在多多上以每颗800出头的价格入手了2颗,5700X盒装也只需1200多,对于不追新的实用主义者来说,真的是便宜够用的好东西。

至于最后为什么选择了AMD方案,主要是因为最近快递不是很正常,而本人手头正好有一张B550 ITX主板,为了省事,所以就直接拿来用了。

R7 5700X,8核心16线程,规格和5800X较为接近,但频率有所降低,所以不存在5800X的积热问题,用来组建ITX最适合不过了。

主板,华擎 B550M ITX AC,老早以前就入手的,就直接翻出来用了。如果是全新配机,个人更建议i5 12400F+H610I或B660I,虽然CPU核心少了俩,但游戏性能并未下降太多,总价却更便宜一些。

内存选择了雷克沙 战神铠 DDR4 3600 16G×2内存,3600MHz无疑是最适合ZEN3平台的甜点频率,同时16G×2套装的价格只需700出头,性价比很高。

内存采用黑红相间的外包装,看上去简约大气,很有科技感。

背面的参数规格指标一览。

里面还有一层高强度防静电吸塑内衬包装,保护性较佳。

内存采用黑白相间的铝合金马甲设计,外观简约大气,还能保障散热效能。

内存支持XMP 2.0超频技术,开启后频率可达3600MHz(CL 18-22-22-42),完美契合AMD ZEN3平台。

背面和正面造型一致,只是少了一张贴纸。

特写一张,质感还不错吧。

内存采用无光设计,不喜欢光污染的实用党表示深得我心。

端部做工也不错。

由于此次选用的机箱对显卡的长度(不超过335mm)、高度(不超过137mm)和厚度(57mm)都有一定限制,所以经过一番功课后,最终选择了讯景 RX 6650 XT 8GB 海外版 OC,该显卡体型适中,能够完美适配Fractal Design Ridge机箱,同时2K分辨率下畅玩游戏没啥压力,性能表现也还不错。

显卡外包装正面一览,“MERC308”则是其在海外的型号名称。

背面一览。

显卡采用了全黑外观,给人一种沉稳低调的感觉,三风扇设计能够保障显卡的散热效能。

肩部一览,可以看出,显卡的厚度比2槽位略厚一点;另外,肩部的“XFX RADEON RX 6650 XT”字样通电后会发光。

显卡采用了和RX 6600 XT一样的单8pin供电接口。

视频输出接口,3× DP 1.4+1× HDMI 2.1组合基本是这个级别显卡的标配。

显卡标配了黑色铝合金背板,质感不错,在背板的尾端,进行了开孔设计,能够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简单拆解一下。

讯景 RX 6650 XT 海外版 OC采用和和RX 6600 XT 海外版 OC同样的PCB及供电设计。

显卡采用Navi 23核心,搭配了8GB三星GDDR6显存;供电方面,显卡采用6+2相供电+Dr.MOS+固态电容设计,整体做工用料还是不错的。

显卡的散热器采用4热管+大面积鳍片+镀镍处理,散热效能和抗氧化性都非常不错。

SSD方面选用了 金士顿 NV2 1TB SSD,该SSD采用PCIe 4.0×4通道,同时1TB的价格只需400出头,性价比非常高。

SSD采用了卡纸包装,很难无损拆解,提供了较佳的防伪性。

背面一览。

SSD采用单面设计,所有元器件都集中在正面,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贴纸也位于正面,如果放到无元器件的背面就更好了。

接口特写。

拆解一下,可以看出,SSD采用了慧荣SM2267XT主控,该主控支持PCIe 4.0×4接口,支持4个CE通道和无缓存方案。

Nand采用了金士顿自封装的FB25608UCT1-AF QLC颗粒,单颗容量为256GB,4颗组成1TB容量。

SSD背面采用无元器件设计。

受限于Fractal Design Ridge机箱的空间,如果要装独显,CPU只能采用下压式散热器了。当然,下压式散热器里也有性能强劲、价格平实的高性价比之选,譬如本人这次选用的乔思伯 HX6200D。

散热器采用黑白相间的外包装配色,正面印着散热器的效果图。

侧面是散热器的规格表,另外要注意的是,该散热器近期的新版本已经提供了对AM5平台的支持,但这个表里并没有反应出来。

附件一览,散热器支持I、A全平台,包括最新的LGA1700和AM5平台。

散热器的风扇和本体都采用全白设计,颜值很高,同时该散热器还能提供高达200W的解热功耗,这在下压式散热器中是颇为少见的。

散热器的热管和鳍片间采用回流焊工艺,大大保障了其散热效能,散热器的鳍片间采用了扣fin工艺,能够大大限制鳍片发生形变。

背面一览,散热器采用6热管设计,底座和热管之间采用焊接工艺。

散热器采用大面积纯铜底座设计,外观采用镀镍并经过打磨处理,看上去略有镜面效果。

散热器的鳍片采用阶梯式设计,能够有效避开高梳子内存及主板散热片,兼容性非常高。

侧面也采用扣fin工艺,散热器的细节做工非常扎实。

散热器标配一把高风量12015风扇,风扇还支持5V ARGB,玩家可配合板厂的软件来实现神光同步功能。

该风扇采用FDB动态液压轴承,扇叶经过两次动平衡处理,噪音控制较好。

电源采用Tt 钢影 Toughpower SFX  650W,该电源采用SFX规格,拥有650W额定功率,能够满足中高端平台的供电需求,电源还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采用全日系电容+全模组设计,提供7年质保,综合素质较高。

电源外包装采用黑灰相间的配色,辅以白色文字,看上去简约清爽。

背面是电源的参数规格指标介绍。

附件比较丰富,配备了说明书、质保卡、线材、螺丝及ATX转接架。

电源配备的模组线材也比较丰富。

主要线材采用16AWG规格,做工非常扎实。

电源采用SFX规格,体积非常小巧,其内部配备了一枚90mm智能温控风扇,可在低负载下智能启停,大大降低了噪音。

侧面一览。

电源采用全模组设计,模组接口也比较丰富。

铭牌一览,可以看出,电源通过80PLUS金牌认证,转换效率超过90%,同时其12V输出功率为648W,占比非常高。

电源配备了一枚AC硬开关,旁边采用了大量六边形散热开孔,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

机箱选用了Fractal Design Ridge白色版,该机箱外观简约,颜值高,同时功能强大、散热通透、组装方便,一下子就戳到了我的心头。

机箱采用了牛皮纸箱外包装,给人一种简约环保的感觉。

附件非常丰富。

机箱采用“白幼瘦”式风格设计,白色的外观配合纤细的体型,有一种极致简约的美感。

机箱前面板采用进气网孔式设计,并配备了布面防尘网。

I/O接口一览,机箱配备了1个USB TYPE-C接口、2个USB 3.0接口、1个开机键和1个音频接口。

机箱左侧板上部采用大面积网孔设计,能够为显卡区域提供进风。

顶部也采用网孔设计。

尾部一览。

右侧板也采用了大面积网孔设计。

机箱底部一览。

内部结构一览,可以看出机箱的结构不同于常规机箱,采用了上、下分仓式设计,显卡位于上部,CPU、主板和电源位于下部。

由于显卡槽位位于上部,所以要通过这个转接卡来实现显卡的安装。

背面一览,机箱上部标配了2把14cm风扇,可以给显卡提供进风。右下侧提供了2个2.5英寸磁盘位。

三、装机分享

个人建议先在外面装好散热器,再进行装机。

然后发现上面的散热器安装方向会顶到电源转接线,于是又旋转了180度。

而且这个机箱的主板是倒置结构,所以下面这个方向,才能保证热管朝上,散热效能最大化(逆重力热管可以无视)。

安装电源。

安装PCIE转接卡,转接卡和横梁是一体的,所以插入转接卡后,固定横梁螺丝即可。

安装显卡(这里还要用到附件里的PCIE延长卡)。

基本差不多了,看看整体效果,还不错吧。

背面一览。

机箱支持横置和竖置两种形式,先试试横置,先将两个底座装到右侧板上。

装好就是这样。

再试试竖置形式,先安装底座。

底座和机箱合体。

最终效果就是这样子的。

背部一览。

放入工位,效果还不错。

和家居环境还挺契合的。

四、测试及体验

下面开始测试,CPU、主板、内存信息一览。

CPU-Z基准测试,锐龙7 5700X还能战。

国际象棋单线程及多线程测试。

7-ZIP压缩、解压缩基准测试。

AIDA64内存、缓存基准测试。

磁盘性能测试,先看看SSD的SMART信息。

CrystalDiskMark基准测试,该SSD的定位并非高端,所以跑分比较一般,当然,打游戏也足够用了。

图形性能测试,RX 6650 XT的规格如下。

3Dmark Fire Strike基准测试。

3Dmark Time Spy基准测试。

3Dmark Port Royal基准测试。

游戏测试结果汇总如下。

可以看出,5700X+RX 6650 XT的组合在1080P和1440P分辨率下,开全高特效畅玩绝大多数游戏还是没有压力的,对于不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来说,这套配置完全够用了。

另外,RX 6650 XT还支持RSR、FSR等技术,开启后鏖战4K分辨率也不在话下。

散热测试,CPU测试采用AIDA64进行烤机(室温24.3℃),单勾FPU烤机20分钟,Clear前10分钟的温度,并记录第10到20分钟之间的平均温度。

尽管大多数ITX机箱受限于体积,散热能力比较一般,但本人这台机子通过烤机后,CPU平均温度也就70℃出头,可以看出其散热效能还是比较给力的。

显卡由于独占一个仓位,所以散热效果也不差,FurMark烤机8分钟后,核心最高温度也就75℃。

功耗测试,这套配置的功耗还是比较低的,双烤功耗还不如RTX4080一张显卡的功耗高,Tt 钢影SFX 650W表示完全hold住。

五、总结

其实一直以来,三哥玩DIY都喜欢追求极致性能,所以折腾ATX机型较多,折腾ITX较少,不过偶尔看到心仪的ITX方案还是会折腾一下,就拿这次折腾来说,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尽管目前13代、ZEN4 CPU和RTX40系、AMD RX7000系显卡争相发布,性能也更高一筹,但AMD 5700X+华擎 B550 ITX+雷克沙 战神铠 DDR4 3600+金士顿 NV2+讯景 RX 6650 XT的组合并不过时,性能依然够用。同时Fractal Design Ridge机箱功能强、散热好,玩家无需担心配件温度过高;加之其设计巧、颜值高,能够完美融入家居环境,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上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近期配机有所帮助,谢谢欣赏!

1 阅读:265

硬件宅机第

简介:资深电脑数码玩家,旨在分享知识,解决问题。